围观梅尔维尔——《海的沉默》

1944年5月10日,二战快要结束了,让-皮埃尔·梅尔维尔在夜里一场战事中思考战后自己该做什么的问题,想到自己在巴黎时代常去的影戏院,想起儿时父亲送给自己的16毫米摄影机,梅尔维尔觉得自己应当去拍电影,而且要有自己的摄影棚。
战后,为了进入电影业,梅尔维尔申请法国技师工会会员,他被拒绝了。他懒得搅合这种官僚体系,1946年建立了自己的制作公司,在法国电影系统外制作、发行自己的作品。在一部短片之后,他决定以讨论一番刚刚过去的战争,于是着手改编一部关于二战的小说《海的沉默》。剧组人手不足,巴黎市政府也未给剧组一些必要的外景拍摄许可,所以影片尽管只拍了27天,但是在一年的磕磕绊绊中完成的。最要命的是,梅尔维尔压根并没有得到小说作者维科斯的授权,维科斯找梅尔维尔会面,梅尔维尔接待他看电影片段,并说,如果你不喜欢这个电影,我就烧了底片。自然,维科斯非常喜欢这电影,我们也有幸看到这杰出的大师处女作。


■三个人的言语

二战,德均占领法国,纳粹军官沃纳·范·埃布雷纳克被指派据守一个小镇,他被安排在当地一间民宅内入住,屋子里住着一个老人和他的侄女。这军官未参军前是个音乐家,温文尔雅,彬彬有礼,每日绅士一般向老人与女孩儿打招呼,到晚上,他走到客厅壁炉前烤火,并滔滔不绝向两位主人谈论各种话题,战争、艺术、理想,以及自己过往的生活。回楼上客房睡觉前,都毕恭毕敬微微鞠躬,说:“祝你们晚安。”
老人与女孩儿给与的应答,只是无尽的,海一般的沉默。

□军官:“我们将结为良缘!”

在沃纳据守小镇的半年内,他每晚对老人、女孩儿所说的话,完全体现他这个矛盾体的纠结。
他首先是一名艺术家,会自我陶醉般地便列举起法国的文豪艺匠:“说起文学家,巴尔扎克、巴莱士、波德莱尔、博马舍、波阿洛、布封……高乃依、笛卡尔、福楼拜……拉封丹、法朗士、哥蒂埃、雨果……多伟大的吸引!他们蜂拥而来,好像剧院门口的人群,不知道让谁先进场为好。”随后说起音乐家:“那就要算我们那儿的巴赫、亨德尔、贝多芬、瓦格纳、莫扎特……”显然,作为音乐家的沃纳,对文艺有着满心的爱,这也造就他谈话中敏感、精致、优雅的气质。
因着对艺术近乎神圣的爱,沃纳成为一名怪异的理想主义者,他对纳粹所掀起的战争有一种荒谬的论点:德军对法国的入侵,至少有一样好处,便是促进法德之间伟大之处的融合。他极坚定地自语:“战争会同时给德国和法国带来一些伟大的东西,就像我父亲认为太阳会再次在欧洲普照一样。”甚至怀抱如此的幻想——“这是最后一次!我们以后不会再打仗了,我们将结为良缘!那将是世界上最好的婚礼。”
这种建立在邪恶之上的纯良理论,来自于沃纳对法国的热爱。他儿时受父亲影响,对法国的浪漫充满憧憬。在小屋的一天晚上,他来到炉火前取暖,向老人与女孩儿回忆起德国的冬天,并与法国的冬日相比较:“德国是头强壮的牛,充满力气、虎虎生威,而法国有的是智慧、思想,敏感而又充满诗意。”
然而沃纳终究是个军人,他严肃而好笑的理想很快被敲碎。在驻扎小镇期间,他曾去巴黎会见战友与朋友,所有的人都斥责他的“融合”理论:“政治家不是做白日梦的!”他们坚持要毁灭这个国家,全面建立符合纳粹的文化,一个军官甚至自夸在自己管辖的区域内,全面禁止法国文学书籍的传播。纳粹要做的,是将征服的各个国家一切关切灵魂的东西扯出来、毁掉,将德意志的强权灌输进去。沃纳在巴黎听到毒气室等杀人设施兴建的消息;从巴黎回到小镇,他立即看到一张告示,告知因一位德国士兵被杀,为此杀掉了当地十几名平民。面见这一切与自己浪漫想法悖逆的事端,他极其痛苦,甚至不再愿意每晚与老人和女孩儿聊天。军人必要对军队忠诚,所以当被派遣前线杀敌,他无奈地向老人与女孩儿道别:“我在过去六个月内说过的每一句话,这个房间里的每一面墙所听到的所有的一切,你们必须忘记。”这时候,他卸载艺术家的灵性,艰难回复到军人的本来面目,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显然,极端痛苦的选择矗立在他面前,而他只能选择归顺残暴。

□侄女:“再见。”

老人的侄女年轻、美貌,从始至终对军官只说过一句近乎无意义的话:“再见”。但这一句轻轻的“再见”,竟是整部影片喋喋不休的言语中,最具千钧重力的。这句道别包藏着私爱、国恨、以及永远没可能在一起的绝望。
沃纳在小屋内的自语时,时常会将目光落在女孩儿身上,他深深为她着迷。女孩儿起初的冷漠是真冷漠,是一个国民对敌人所能释放的最大寒意。而当沃纳的聊天越发将一种男人的优雅与威严倾注在理想与艺术的话题中,女孩儿的心理逐渐发生了变化。这位绅士为了表达爱意,又不让自己显得蛮横,在一个晚上向老人与女孩谈起儿时听到的法国童话《美女与野兽》,他以诚恳、坚定的语调复述故事中美女对野兽态度的变化,其间感情的凝重与婉转,仿佛他融进去,化作“野兽”:“她开始不那么在意它笨重的爪子了,她不再讨厌它了,一直触摸她,而她对它伸出了手……野兽立刻发生了变化,诅咒借以禁锢他的野蛮皮毛撕裂了,他是一个英俊的骑士,他有着一颗纯洁的心,富有感情而有教养,而且美女的每一个吻都让他增添了更多优秀的品质。他们的结合带来了无比的幸福。”
女孩儿尽管仍旧不发一言,自顾织着毛线,但细微的紧张动作却透漏了她细腻的心。之后的日子里,沃纳又回忆自己过去与一位美女的恋爱,这美女恶狠狠地将一只蚊子的腿尽数拔下,并咒骂这“大自然的造物”叮了她的脖子,这叫沃纳感到厌烦,于是与这美女分手。此时我们看见,小屋壁炉火焰跟前的女孩儿竟透漏一丝欣喜的神情,她已为这位军官倾倒。梅尔维尔有强大的画面操控力,即便我们未听到女孩说一句话,也能确凿肯定爱情的滋生。
老人则在旁白中确认自己侄女在爱情中的震动,“他用最从容的,赞许的目光看着我的侄女,这目光即有笑意又有庄严。而且我能感觉到我侄女的灵魂,正在她自我构筑的禁锢里面挣扎,这可以从一些细节看出来,比如她轻微颤抖的手指。”老人的话中的“挣扎”提示了这份爱情最终痛苦的结局,当军官最终不得违抗命令而要离别时,女孩儿再激动也不能自持,但她所能表达的爱意,又仅止望着军官,仿佛呢喃自语地说:“再见”。这便是“海的沉静”的意义。大海表面宁静,然而永远无法揣测海面下是如何丰富的暗潮与湍流。
这部处女作隐忍且难以持续的爱情表达方式,被梅尔维尔保留下来,成为自己的习惯,在他之后的冷面罪犯电影中亦多有体现。

□老人:“请进吧。”

在三位主角中,老人的角色相当于整个故事的叙述者。影片开头便是老人回忆沃纳到来的过程,在沃纳自言自语的间隙,老人也不断提示观众,他与侄女对这个军官的观察与态度。比如一个雨夜,沃纳没有走正门而是从厨房门直接上楼去了客房,老人的旁白就叙述沃纳的脚步声,并说“无疑他不想浑身湿透地出现在我们面前,那样有失体面。”旁白还深入老人与侄女采取沉默态度时内心所做的各种感想,比如最后军官要来告别,敲了门却不愿径自打开,等待主人的许可。老人不希望再对这个绅士太严苛,但又不愿对坚持了半年的沉默做妥协,于是内心旁白在作斗争:“今晚我该怎么做才不会有失尊严呢?”
作为故事中的角色,他只对军官也只说了一句话。即军官要离去时,他终究了解到这个军人内心巨大的矛盾,以及他美好愿景的可贵,于是当沃纳再次敲响客厅的门,老人说:“请进吧。”这句话最终显示老人与侄女愿意对沃纳有所反馈,也打开了并不宽大的交流门径。在军官即将奔赴前线的时候,老人又以书本与沃纳做了一次无声对话,他将一本书放在沙发边沿,沃纳打开,翻到老人希望他看到的引言:“一个士兵违抗罪恶的命令,是好的。”
沃纳转头看老人,此时士兵来催他上路,他对士兵说:“好的,我马上就来”,随后便离去了。这最后一次交流的失败,表示他们企图建立的友谊在战争之下是完全脆弱的。这个老人的全知式旁白,一方面是原著小说改编的方式,此外便代表了影片导演梅尔维尔自己对战争的态度。

■感情在哪里

作为处女作,[海的沉默]树立了梅尔维尔在电影风格上的立场。他遵守的准则是“节制”。大体的方法,是缓慢移动的长镜头,镜头内动作的收敛,人物面对一切冲击极少有感情外溢,叙事步态的不疾不徐。于是,[海的沉默]尽管从头到尾未曾断过老人的旁白与军官的独语,但在梅尔维尔这些技巧包裹下,不停歇的喋喋不休也同画面一起,神奇地成为沉默的一部分。
但节制仅在于梅尔维尔,他将情绪掀起波澜的过程全部交给观众。我们每回看完梅尔维尔的电影,都会发现无法停止对故事的思索,无法控制情绪兴起的漩涡。这一层情绪的激动,是因为梅尔维尔所有的故事都自始至终竖立着角色们永远无法化解的最深沉、最苦难的矛盾。[海的沉默]中是敌人如何做朋友。梅尔维尔的犯罪片中,这矛盾则是罪犯的“道”,比如[独行杀手]中的前言:“武士能忍受最不堪的孤独。”[第二口气]开头是:“人出生的时候就注定只有一个永久的权利——选择死亡。”[红圈]开头则引用佛家揭语:“尽管人们开始并不知道,但终究有一天他们会相遇,就算他们的人生际遇各异,他们所走的是不同的道路,到了特定的那一天时,他们终究会在红圈中会合。”(这红圈也便是死亡。)于是不难理解,何以梅尔维尔那般不动声色,我们却仍为一个不爱说话的冷面杀手激动,为一个纳粹军官激动,因我们知道他们必死、必然孤独无助的底细,但赞赏他们对命运的抗争,并毫不犹豫要同情他们境遇。成熟期的梅尔维尔,人物刻画也基本遵循这种郁郁寡欢的精神孤岛态度,不与世界、命运作妥协。
梅尔维尔[海的沉默]中创造的这节制风格,不仅仅造就他日后诸多经典,也直接影响了新浪潮时期布列松、德莱叶等导演。

■梅尔维尔的二战

梅尔维尔的名声,全在[红圈]、[独行杀手]这些冷静硬朗的杀手、盗贼身上。但他三部背景设置于纳粹德国占领的法国之下的电影,是决不能小视的杰作。[海的沉默]是梅尔维尔的长篇处女作,但已彰显梅尔维尔在战争问题上的思考深度,并且有能力以自己的风格将之阐述得条理清晰、气脉镇定。
1961年,梅尔维尔拍摄[神父莱昂莫林],讲述德占法国一个小镇中,信仰共产主义的女子与神父的一次思想、情感、信仰上的全面交锋,是[海的沉默]文学叙事的再次施展。但[神父莱昂莫林]并非梅尔维尔的自我回归。这影片是他意识到电影需要迎合大众所做的一次努力,他找来让-保罗·贝尔蒙多做明星的保证,虽然也有着喋喋不休的讨论,但向商业靠拢,使之成为梅尔维尔作品风格与倾向的分水岭。此后,梅尔维尔极少在电影中做任何关于意义的论争,只以有票房保证的犯罪题材做自己冷峻风格的游乐场,并发展出自己冷酷罪犯与精准犯罪场景的招牌风格。1969年的[影子军队],故事部分来自梅尔维尔二战时期地下抵抗组织的经历,这电影讨论的对待出卖同志者态度话题,更触及战争下人性深层的残忍与暴虐,但形式上已完全不复浓厚文学气息的战争意义讨论,梅尔维尔更注重的,是以自己犯罪片的攫取吸引力的手法,来展示地下组织搜寻、处死出卖者的过程。


[海的沉默]Le silence de la Mer (1949)
导演:让-皮埃尔·梅尔维尔 Jean-Pierre Melville
主演: 霍华德·沃侬 Howard Vernon 、妮科尔·斯黛芬 Nicole Stephane、让-玛丽·罗班Jean-Marie Robain

海的沉默Le silence de la Mer(1949)

又名:沉静如海 / 海之沉默 / The Silence of the Sea

上映日期:1949-04-22片长:88分钟

主演:Howard Vernon/Nicole Stéphane/Jean-Marie Robain/Ami Aaröe

导演:Jean-Pierre Melville编剧:Jean-Pierre Melville

海的沉默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