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怎样以一个知性和善意的灵魂个体存在于充满困惑和从众心理的当代,这是每个人必须思考的问题!
――――卡夫卡•陆(KavkaLu)



生活是一种选择,也是冥冥中的注定,《玛丽》是一个和信仰有关的电影,到耶路撒冷拍摄耶稣生平电影《这是我的鲜血》的女演员玛丽因为迷恋宗教精神救赎的意义决意留在了当地,而导演带着摄制组回到了纽约,信仰是一种极能覆盖人的力量,这不仅是演员入戏太深的原因,更多的时候,远离尘嚣的纯净是当代人渴望的精神彼岸,人心是会被崇高的道德情操所震撼和感动的,信仰正是一种让人逃离低级趣味,在浮躁的当代获得宁静的方法,这样的境界是精神的力量才能获得的。
一年之后,夜色阑珊的纽约华灯高照,而远方巴勒斯坦依旧战火纷飞,为了更好让观众了解世界的动荡,导演插入了真实的新闻画面,那个曾经让整个世界为之哀戚的,在枪林弹雨里死在父亲怀里的小男孩再次在银幕上控诉战争的残酷!而此时,一个叫泰德的电视记者正在做一个和宗教有关的访谈节目,他犀利的话语追问学者什么才是耶稣殉难的意义。那部托尼导演的《这是我的鲜血》也在此时公映了,这部和传统宗教观念不尽相同的影片引起了轩然大波,甚至有些极端的原旨宗教者以砸导演的车和制造电影院恐怖事件来表示不满,在些情节揭示了这样的困惑,信仰的终极意义是什么?是一字不改地机械读经还是以善良的美德影响他人更加接近信仰的意义。在首映会上泰德和托尼认识了,当他得知女主角留在了耶路撒冷,他便有了去探究的念头,在这个过程里电影展示了泰德现实生活的一些困惑,夫妻之间的淡然,婚外恋、孩子的诞生,这些问题经常让泰德无所适从,而玛丽的故事启发了他,当他去往耶路撒冷的那天他也就踏上了寻找灵魂归属的意义,在压力重重的现实世界,我们总是以生活压力和忙碌拒绝思考,我们也经常以沙发土豆的姿态看着远方的战火庆幸自己的安逸,我们也会在中产阶级的客厅里高谈阔论信仰的话题,可,面对流离失所的妇孺、面对那些战争孤残者期待的目光,我们仅靠祈祷上帝是不够的!或许,善意并不能改变世界,可是,它能影响你的周围,善意的传递最终会让世人摆脱争执,赢得爱和和谐共处的一天。
影片里有些对应镜头选得非常好,泰德和玛丽打电话时因为时差耶路撒冷的白天和纽约的暗夜正好反映了两人的心理状态,一个是找到信仰意义的虔诚者,一个是灵魂飘浮不定的寻路者,正是玛丽的故事打动了泰德,他鼓足勇气向妻子坦白了自己推托工作忙而搞外遇的事情,妻子看在早产孩子的份上原谅了他。家庭的保护随着日渐成为21世纪西方价值观的主流。导演经常性以景深镜头表现泰德在自己人生路上的迷茫,直到他回归了家庭。
这部电影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导演时常通过导演托尼对于消费时代文化进行评判,他似乎已经清醒认识到,电视的简单、搞怪早已让大众变得低级趣味,电影也只能让位于恐怖片和闹剧,探讨问题的电影遭受冷遇是最正常不过的。这样的现实下,关于信仰电影就有了深刻的社会意义。谈论信仰的电影是好莱坞乃至整个电影重要的组成,这些电影也总是在触及信仰根源的困惑也总是会引起不同教派的争议,信仰和救赎的关系问题成了此类电影经常性主题,本片的镜头时常扫过底层的街区,不露声色展现底层的暴力和他们的冲动,而在泰德的电视台似乎无意间扫到的新闻报道总是巴以冲突、恐怖事件惨烈的画面,这足以引起观众对于生活和信仰本身的思索,追问活着的意义和现实里不断发生的教派冲突对于信仰善意本身的荒谬性,这样的电影获得62届威尼斯电影节评审团大奖是众望所归的。
电影以大量事实说明了托马斯福音书里对于人和信仰的关系,这种拷问的意义在于它揭示了延续至今的教派冲突是多么的远离信仰和善意,电影站在了全人类的高度呼唤友爱和和平主义,这是影片的魅力所在。影片首映的那天,首映的影院收到了宗教狂热分子要炸毁影院的警告,如临大敌的警察迅速疏散了人群,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导演有些愤怒,而在耶路撒冷的玛丽则平静地走在她选择的道路上,一个电影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
上一世纪80年代有一部著名的探索宗教意义的电影《蒙特利尔的耶稣》,这部由德尼•阿冈导演的影片同样反映了演员在进入宗教剧世界之后的心灵走向的变化。
如果说《蒙特利尔的耶稣》的考洛比以器官捐献完成了肉体的升华和自省,那么玛丽选择在动荡的耶路撒冷留下因为她觉得体验比表演更有意义,所以和他们共同经历是体验人生的方法,导演以一个她在耶路撒冷遭到聚会炮击的镜头来展示她的感同身受,这种身临其境的震撼会让人对生活的态度转变,她无法回避那些需要关爱的眼睛,她已经把宗教的善意当成了普世的意义,留下变成了一种使命。演员是性情中人,会自然而然入戏太深,悲悯和善意经常促使人去做超越自己能力的事情,这不是导演和剧本的问题,这是演员听见了自己内心的需求。
在生命的长途里,每一天的行走都有着意义。而有灵魂的个体不再害怕孤独,无论在怎样的生活状态里,他终将微笑着保持善意。
从题材而言近年来各大电影节开始注重人间烟火,得奖片大多数是一些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和人心相互温暖的影片,这充分说明西方人精神生活里存在的对于恐怖主义和地区冲突的不安,作为一种慰籍家庭成为大多数人唯一可以信赖的港湾。
有一些评论者认为这样的题材过于普通,它们的得奖说明了人心的需求,在不安的世界里,民生电影和寻找精神栖地的电影更加容易得到评委的认可,不过,这部影片的缺陷在于它对于人物的塑造停留在表面,自悟的力量显得有些唐突和苍白,不过在一个日趋动荡的时代,家是我们唯一可以躲避的地方。

【附录:影片资料】
《玛丽(Mary)》2005意大利/法国/美国
导演:阿贝尔•费拉拉Abel Ferrara
主演:朱丽叶•比诺什Juliette Binoche、马修•莫丹Matthew Modine、弗洛斯特•惠特克Forest Whitaker
片长:83分钟
奖项:2005年62届威尼斯电影评审团大奖、Mimmo Rotella基金奖、天主教(SIGNIS)文化奖、金狮奖提名
个人评价:艺术性4.5,欣赏性4(比较平庸的获奖电影)

2006年12月19日 星期二 上午9时17分云间

独立影评人:卡夫卡•陆(KavkaLu)

版权所有,请勿私自转载

联络方式:MSN:kavkalu1967@hotmail.com
邮箱: kavkalu1967@126.com

玛丽Mary(2005)

又名:玛利亚再生

上映日期:2005-09-11片长:83分钟

主演:朱丽叶·比诺什 / 马修·莫迪恩 / 玛丽昂·歌迪亚 / 福里斯特·惠特克 / 

导演:阿贝尔·费拉拉 / 编剧:阿贝尔·费拉拉 Abel Ferrara/Mario Isabel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