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是明代汤显祖创作的戏曲,讲述了杜丽娘和柳梦梅的一段突破封建礼教、由生到死、由死复生的浪漫爱情故事。杜丽娘之死分为《游园》和《惊梦》。《牡丹亭》被译成各种版本,在外面上演,获得了很多观众的喜爱和好评。在国内也被很多著名的戏曲家用自己擅长的唱腔演绎,如温如华的京昆版和张继青的昆曲版,后者更能将丽娘女儿家的细腻表现得淋漓尽致。为何这个一开始听起来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会流传千古,大概如《梁山伯与祝英台》一样,大家喜爱有如此梦幻般的色彩,明知不可化蝶双飞,依然感觉美好,愿意去相信爱情。如一些神话传说一样,《女娲造人》即使大家现在已经明白了要相信科学,她依然被载入教科书中。《牡丹亭》也是如此,一个在民间口口相传的故事,连人物的来历都说的煞有其事,但可能是因为,其后的丽娘复生,梦梅高中,两个人从此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这种童话般的结尾,让我仅仅在个人角度上很是排斥,也许,悲剧才是正常的,刻骨铭心的,符合那个时代的,美好的东西总是要毁灭的,这个世界充满了苦难,怎么会有人如此幸福。
我更喜爱目前能看到的《牡丹亭》那部电影,只录了张继青的昆曲,结局是杜丽娘之死,这才是最最正常的,最最让人心疼的悲剧,也是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第二十三回中林黛玉隔墙听曲,一曲《游园》竟就听得心动神摇,站立不住,伤春不已,那岂止是为春天终会逝去而悲伤,那是一个同样豆蔻年华,玲珑剔透的秒人儿的离世,在那无边的春色里。明代才女冯小青临终遗书曾诗:“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人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感叹命运的相同期望自己也有能付诸真心的郎君。“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所伤的春并非是春,而是这满腹的少女心事,韶华虚度、青春愁闷。
按照父母之言,依从封建礼教,杜丽娘的十六年长成了大家闺秀,有富裕的家庭,为官经商,天真烂漫,有仆人有婢女,不用为生计操劳,只需跟着先生学习三从四德,生活平淡幸福,可丫环春香却有意将小姐引去了后花园,爱玩的年纪,不定的心性,终让她突破了一直以来的大门不出 二门不迈的循规克己,在刚刚懵懂的知道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关雎》,又见识了从没见过的美景,心灵上感受到巨大的震撼。回到闺房,彻夜难眠,被压抑许久的爱情芳心怦然萌动。入夜后,一位梦神前来叩魂,引导她与倜傥公子柳梦梅相遇并相爱,在花园里赏春,在牡丹亭里云雨,谁知醒来却是南柯一梦,杜丽娘万般凄凉,后来渐渐成了心病,没有心药医治,丽娘便日渐憔悴,最后香消玉殒了。
《牡丹亭》故事情节和中心思想都有其可以成为传世之作的亮点,作为戏曲,汤显祖的文笔之功力见于他写的唱词,一字一句凄婉动人,优美迷人,满腹心事通过唱词表达出来,其中深意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让人从听觉视觉受到极大的震撼,直达内心深处,谁没有年轻过?谁没有意气过?谁没有寻梦过?谁没有恋爱过?“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汤显祖《牡丹亭》题记

牡丹亭(1986)

上映日期:1986片长:122分钟

主演:张继青 / 王亨恺 / 徐华 / 

导演:方荧 / 编剧:胡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