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红高粱》的色彩运用
作为摄影出生的第五代导演张艺谋,《红高粱》同时也是张艺谋第一时期——蓄势待发期的电影,改编自莫言同名小说的《红高粱》运用极富历史性的叙事策略,第一时期的他更注重视觉冲击力,运用红、黄、绿色彩的单纯化营造银幕空间,也讽刺了几千年来封建禁道统治对于女性的残害,歌颂了“我奶奶”对于人性的执着追求,同时也歌颂了抗日民族精神。这种大胆夸张极富风格化的色彩,正是导演审美和历史反思的载体。

红在讽刺:封建禁道统治对于女性的残害
《红高粱》一开头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就是大块的红色,红色成为影片的整体色调。开头运营红色调与侧面硬光,使得“我奶奶”的脸上有深深的阴影,让人有极其痛苦的感受。红色在中国本是吉祥的象征,而在影片中却具有强烈的讽刺效果,红盖头盖住的是封建女性的自由,红轿子前往的是贫瘠荒凉、黄土飞扬的十八里坡与患有麻风病的烧酒作坊掌柜李大头,客观描述了生存环境的艰难,而后知道父亲竟因为一头大黑骡子而把“我奶奶”卖给患有性病的李大头,更是讽刺了封建禁道统治对于“我奶奶”这一具有社会代表性的女性的残害。“我奶奶”身着红袄、红裤、红鞋,头顶红盖头,象征着强盛的生命力和人类原始的激情,被封建思想压榨的“我奶奶”无比渴望自己有着强盛的生命力与激情,因而爱上了有着红色所代表的强盛的生命力与激情的“我爷爷”,导演用红色讽刺了封建禁道统治对于女性的残害。

红在歌颂:充满生命力的淳朴人性
影片在中间段落十八里坡白天时运用大量的黄色与红色的对比色,表现十八里铺黄土飞扬的环境和十八里坡壮汉酿高粱酒的情景,这是十八里坡真实的写照,同时也是导演对十八里坡人性淳朴的歌颂。罗汉大哥怕"我奶奶"染上病,用红高粱酒帮忙消毒;壮汉们用红高粱酒打扫房子;老掌柜死后,外面的强光和抛洒的高粱酒和剪纸的红色预示着女主将获得新生……这无不体现十八里坡人们的热情与纯朴,壮汉们造酒时被“我爷爷”破坏,画面并没有变成代表愤怒的暗红色,而是变成代表希望的金黄色,表现出热烈与喜庆的气氛,也说明日子的红火和生命的灿烂。在祭奠罗汉大哥时,红色蜡烛,红色高粱酒,红色的光,表现出大家的愤怒和为罗汉报仇的决心。导演用红色歌颂了十八里坡人们充满生命力的淳朴人性。

红在翻腾:悲壮的抗日民族精神
影片的高潮与结尾段落运用了绿色与红色的互补色,在绿色的高粱地里,日本人活捉罗汉大哥和秃三炮,命令村民把他们剥皮这一戏剧性的情节,那被剥皮后喷涌而出的鲜红,无比残忍与可怕,这也激怒了十八里坡的村民,激起了他们的抗日民族精神。在家中准备外出报仇时,送行的酒宴中,血红色的高粱酒,代表着危险与血腥,暗示着大家被日本人杀害的结局。影片的结尾运用了极富风格化的红色与逆光,一片殷红的天空,仿佛是被十八里坡抗日英雄们的鲜血染成,日食后寂寥的高粱地上孤独站立在高坡上的“我爷爷”,孩子凄厉的歌声,无不营造出了悲壮的意境。导演用红色表达了对侵略者的愤怒之情,对抗日民族精神的哀悼和敬意。

电影《红高粱》以红色为基调,在此基础上有着黄色、绿色与蓝色为辅。影片的主题也层层递进,逐步加深,结合张艺谋独特的视听语言,彰显了他浓厚的历史意识和人文关怀。随着历史进程的发展,高粱划开的三道红色伤痕也逐渐显露,张艺谋在表现特定历史环境下中华民族的对女性的压榨思想和对人性淳朴的歌颂,也展示出中华民族最为根本的文化根源——爱国精神。



红高粱(1988)

又名:Red Sorghum / Sorgo rojo

上映日期:1988-10-10(中国大陆) / 2018-10-12(中国大陆重映) / 1988-02(柏林电影节)片长:91分钟

主演:巩俐 / 姜文 / 滕汝骏 / 钱明 / 陈志刚 / 计春华 / 

导演:张艺谋 / 编剧:莫言 Yan Mo/陈剑雨 Jianyu Chen/朱伟 Wei Zhu

红高粱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