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国家禁映之后的贾法·帕纳西,似乎活得越发通透,这次他再次探讨起了体制内的吃人故事。

起因是一个山区里的女孩由于饱受家庭教条的折磨,试图摆脱保守家庭的束缚,而荒诞的是,她想到的居然是向一名伊朗的女演员求救,因为家里人非常喜欢她,甚至每天都看她的电视剧。可多次致电未果,于是小女孩向女演员发送了一段自杀的视频。在导演贾法·帕纳西的鉴定下,认为视频并非伪造,女演员感到心中有愧,于是跟着导演贾法·帕纳西一起前往山区寻访真相,故事亦由此展开。
电影从一开始,就用一场道德绑架作为引子,思考伊朗社会背后的残酷与荒诞面,山区女孩以终结生命来换取女演员对其命运的关注,女演员也因此饱受良心的折磨,本该无关的两者,因为一个戏子的知名度而被牵扯起来。在前作《出租车》里,贾法·帕纳西已经用伪纪录片的手法,真人出镜扮演自己,以出租车司机形象来见证伊朗社会的千疮百孔,刻意模糊电影与纪录片之间的虚实,而《三张面孔》作为纯剧情片则变本加厉,除了贾法·帕纳西自己作为故事的见证者出现,更意图呈现一则乡村现实的审慎魅力。归根结底,都是源自于阿巴斯的「摆拍艺术」。
自被国家封杀以来,贾法·帕纳西的创作思路产生了巨大的改变,《这不是一部电影》中怒火燃烧,用纪录片形式将自己被囚禁的片段公诸于世,此后贾法·帕纳西仿佛找到了自己新的创作方向,对纪录片形式产生了强烈的执念,两部新作《出租车》和《三张面孔》都涉及伪纪录模式和相关摄影器材的运用,此外两者亦都是对师傅阿巴斯作品的迷恋与致敬,《出租车》的出租车摆拍向《十段生命的律动》看齐,这次《三张面孔》中,掘墓人和生命终结的土坑之于《樱桃的滋味》,导演下乡审视伊朗乡土之于《橄榄树下的情人》,外来客对乡村命运的无能为力之于《随风而逝》,寻找消失的女孩之于《生生长流》,都有迹可循,甚至可以说,是更为可刻意的拼贴。
贾法·帕纳西在《三张面孔》中的处理,似乎更像是在寻访阿巴斯的游魂。从导演和女演员进入乡村之后,一切矛盾开始显露无疑,整部戏开始从寻找女孩变为了直击人性,村民对于女孩生死的漠然,令来自城市的二人感到惊讶,他们发现,女性地位在这里的低下,更是令不少女孩惨遭被安排婚姻的下场。终于,真相被揭开,女孩并没有死亡,而是真正利用女演员心中有愧的心理,等到了女演员的来访。但每个人心中首先只顾及自己,女演员在释然之后只剩下愤怒,他人死活与之无关,于是愤而离开(与之前女演员自己见证村民们的漠然形成鲜明对比),小女孩也只顾自己的命运,在道德上绑架了他人。

贾法·帕纳西巧妙将乡村空间与「被围困」的意象相结合,造就了主人公们一次又一次在乡间小路上的被不同的事物所堵住,无论是瘫倒在地的牛,还是拖拉机,都只能让他们一次次后退,重新找一条依旧难行的路。正如女孩所述:「这里一切没规矩,没逻辑,除了那条路,他们制定出一条来,可又天天变」。
然而,电影进入第三幕,女演员终究没有选择无视一切,而是转向帮助女孩回归家庭,施暴者弟弟最终被赶出家门,电影用鸣笛声和驾驶位视角暗示女孩的弟弟砸碎了车前玻璃,结尾导演与女演员开车离开,再次踏上一条会被堵住的乡间小道,这次女演员终于选择下车步行离去,女演员扬长而去的背影,奔跑着追赶她的小女孩,三辆驶来的车……电影就这样缓缓收尾……

三张面孔سه رخ(2018)

又名:伊朗三面戏剧人生(港) / Se Rokh / Three Faces / 3 Faces

上映日期:2018-05-12(戛纳电影节)片长:100分钟

主演:贝纳兹·贾法里 Behnaz Jafari/贾法·帕纳西 Jafar Panahi

导演:贾法·帕纳西 Jafar Panahi编剧:贾法·帕纳西 Jafar Panahi/纳迪尔·赛义瓦尔 Nader Saeiv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