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任何划定的道路来引导人去救赎自己,他必须创造自己的道路。但是,创造道路,他便拥有了自由与责任,失去了推脱的借口,而所有希望都存在于他本身之中。”——萨特
(让我多插几句题外话,这部短篇西西弗斯最后那一幕让我感觉是反神论的,“上帝死了”,西西弗斯的的惩罚结束,不过他依旧在推着石头,虽然没有了神的强加,这块荒诞的石头依然在,你可以创造出另一条路,但是并不代表这去逃避拒绝这人生的本来。)<哎,看看就行<>

正文开始
简单的构图色彩,以线条(速写)的形式来讲述这段人尽皆知的故事,通过线条变化体现人物轮廓,明暗对比,来凸显西西弗斯推石头上山的过程。全片无配乐,基本上是人的呼吸和喘息声(音响),无音乐渲染比较干净,减弱了配乐对人物动作的削弱,整个过程仿佛就是1个镜头,推石头上山,然后突然镜头拉远整个环境显现,前面是整体过程特写镜头。

速写的基本要义就在于,用尽可能少的线条凸显人物的比例,动作。

西西弗斯的动画就像是小时候玩儿的连环画(一本书的边角画上画,通过快速翻页呈现出动画效果。)不同神话中那样推石头,通过大环境镜头,表现山的高,最后推上去又落下来的循环,体现命运的荒诞。
以往我们更多把注意力放在推石头这件事上,但是这部影片中则用特写,模糊大环境,重点放在西西弗斯和石头的运动,通过西西弗斯沉重的呼吸声来体现这段神话,如果说单纯推石头这段长镜头就显的有些冗长,令人惊奇的一点在于,它通过线条的扭曲变形,来体现西西弗斯力量,虽然很夸张但是却很有力的延伸,线条疏密得当,人物使劲儿时线条比较有棱角,体现出肌肉的运动,向上推动是线条又变的平滑。

整体虽然模糊了神话中的山,但是通过力的方向,自己石头和西西弗斯的对比,以及非常重要的阴影刻画,可以让人在脑海中“完形”出整个大环境。

在我看来,影片中推石头上山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首先西西弗斯和石头势均力敌,所以在这一段中西西弗斯的呼吸声是游刃有余的。
2.中期石头渐渐变大和西西弗斯形成对比,这一段的呼吸声就显的力不从心,这一部分的明暗对比也多次出现,整体力量向上时,阴影部分的色块会增加。
3.后期石头渐渐变大,西西弗斯整体用阴影表现,这是通过形状大小对比出力量的悬殊,西西弗斯整个人被笼罩在大石头的阴影下,整个构图力量是失衡的,也就让人在心理上对西西弗斯产生同情,根据已经知道的神话结果,很显然石头马上会滚落,人物的呼吸声显的声嘶力竭。
不过在这时石头突然被推到顶点,和观众的心理期待不同,甚至是相反的,兴趣点儿被勾起,镜头此时瞬间拉远,一个大环境的描写,不同以往的山,这是一块块圆时垒成的金字塔样子的山体,远处西西弗斯非常轻盈的跳下,这并不是一个原来的神话,不过影片此时戛然而止,荒诞预期之下的反转又给观众以荒诞的感觉,这到底是谁身处荒诞中呢?(原谅这段绕口令)
影片最突出的特色就是人物喘息和线条变化,用这种形式翻新神话,本就是对神话的一种挑战,模糊大环境,模糊神的力量,重点在于体现西西弗斯这个人,关于西西弗斯自然而然的我会联想到加缪的《西西弗斯神话》,存在主义代表的加缪,在影片中体现最明显的就是这推石头上山的整个过程,非常细致的体现,不是轻描淡写的略过,在人脑海里留下“惨”的印象,而是在细致刻画上让人体会到西西弗斯的意志。
(其实我对最后他把石头推上去了表示疑问,接下来是题外话。)
当地球上还没有这几十亿重量的时候,西西弗斯日复一日的承受着神灵的极致惩罚,这样一个悲剧人物面对着无望尽头却还是继续向上,这样的荒诞非常具体,具体到仅仅是一块儿石头,加缪选择这样一个悲剧人物,来倾注他的哲学思想是耐人寻味的。
在如今世界,荒诞不再具体,甚至有时候不易察觉,当你认清荒诞之后你该怎么办?当你认清生活的本来面目,你该怎么办?
你的选择是否可以像西西弗斯那样?
就像是菲兹杰拉德在《了不起的盖茨比》最后所说:
盖茨比信奉这盏绿灯,这个一年年在我们眼前渐渐远去的极乐的未来。它从前逃脱了我们的追求,不过那没关系——明天我们跑得更快一点,把胳臂伸得更远一点……总有一天……
于是,我们奋力向前划,逆流向上的小舟,不停地倒退,进入过去。
这便是西西弗斯悲剧中的精神,就像我们那句罗曼罗兰老掉牙的话,听起来酸酸的:“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便是看清生活后继续热爱生活”。又或者是现在被用滥了的那句:“永远热爱,永远热泪盈眶”——《达摩流浪者》(这句话可能有点儿偏)。
其实对于最后西西弗斯把石头推了上去,并且轻快下来,这一段像是一种宣告,对于荒诞的战胜。
对于西西弗斯这部片子,会不会是因为加缪的《西西弗斯神话》,所以我先入为主,过度解读,所以在前面尽可能多的摆脱脑海中的印象,不过还是想硬联系一下,哈哈哈哈哈哈!!!

西西弗斯Sisyphus(1974)

又名:西绪福斯

片长:2分钟

主演:未知

导演:马塞尔·扬科维奇斯 / 

西西弗斯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