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措格通过Kaspar的遭遇,指出其批判意义:Jeder für sich und Gott gegen alle,即:人人为自己,上帝反众人。然而就影片所展示的内容来看,似乎将Kaspar周围的人的行动定为“为自己”有失偏颇。从众人的行为中,我们看到的更多是对一个生命的漠然,众人中爱的匮乏。即或有爱,也是少得可怜,如火星般稍纵即逝。比如起初照顾Kaspar的一户农民、教授以及他家中的女仆。如果要说真正是“为自己”的人,也许侯爵和Kaspar的父亲算得上。侯爵因为看到Kaspar的不符合文明人利益的行为而深恐他以后会损伤自己的颜面,最终没有收养他;K的父亲有杀死Kaspar的最大嫌疑,或许他是怕Kaspar在教授家会成为一个正常人后给自己带来威胁,或许是因为他对Kaspar极强的控制欲,比如在地窖里对Kaspar的随意痛打,并粗暴地、带有强迫性地教Kaspar写字、走路。整体而言,这部影片并不足以作为体现关于人性之“人人为自己”这一深刻的命题,准确地说应该是“人人没有爱”或“人人都冷漠”。
赫尔措格的这部影片只是一个表现人性中的冷漠的案例。事实上,真正意义上的“为自己”的影片在电影史上屡见不鲜。将这众多影片整合起来看,它们正是“人人为自己”的人类图景的最佳注解。人为自己,一开始都停留在身体的满足上,即吃和穿。吃,保证肚腹的满足感;穿,保证身体的正常和舒适的温度。在此阶段,人们追求着身体上的维持。这是一个极大的奥秘,现在每个出生的人带着受造的身体来到这世界上后没有理由地饿了就要吃,冷了就要穿衣服。人的身体也在得到了满足的情况下长大。一个显明的事实是,没有人吃饱穿暖了就没事可干,即没有人其一生只停留于满足吃和穿。人们很快就开始追去心灵/精神上的需要。当然这种需要常常不像身体的吃穿需要那么明显,但它们的存在却是人无法推诿的。事实上,人们通常所称之为心灵/精神/上层建筑,准确说来是人作为受造之物所具有的灵/灵魂,人来到世界所被赋予的不仅是身体,还有看不见的灵/灵魂。后者从人们对身体满足后对其他事物的追求中正可以看出。这也正是《圣经》中《创世纪》所言人是“有灵的活人”,有耶和华神所吹的生气。人和其他受造物是不一样的。从当代发展起来的电影,不像梵高的绘画《吃土豆的人》那样只描绘人们艰苦的生存状况,而是常常细致地、形象地展示着人们心灵/灵里面的追求与需要。在人类追求对象的排行榜上,有很多东西:金钱、权力(对这两者的追求影片《公民凯恩》中由凯恩这一人物体现得较为明显)、爱情、美貌(《日落大道》年老的女主人公对这两者的追求:枪击了年轻的男主人公、做面部手术)、名誉(《彗星美人》中的艾娃,而且结尾处预示了人对这种追求的再一次重演)、地位(《莉莉•歌顿》中处于社会低层阶级中的女仆莉莉•歌顿对于女主人般的地位追求;《雷德尔上校》中的雷德尔上校一路追求地位,最终在更高权力阶层的命令下被迫自杀)、知识(《化身博士》中的博士对于知识的追求达到了使自己能够变成另外一个人的高度,但他最终在自我中善与恶的撕裂中走向了自我毁灭的道路)、毒品(《堕落街》)••••死亡。此处对死亡的追求是指人的自杀——只能指并且只是指人杀害自己——并且是出于自愿的一种情况。而且这种情况一定是人在吃饱穿暖满足的情况下做出的行动,被归入心灵/灵的追求之列。当排行榜中的其他事物没有引起人追求的兴趣,或者人并没有从中得到满足时,人会异常鲜明地感到“活着没有意思”。作为人,活于世,这种生命状况是先于这位生者的理解和认知以及肯定的,即生于世间并非人自己能决定的,人没有这个权力决定自己要不要来到这个世界。死亡,是人感到空虚后的一种追求,是一种手段——放弃心灵的需要,试图阻止/断绝心灵/灵的空虚。结果只造成了一个事实:人心灵的需要在这个世界已经不存于活人之中了,但同时他的身体却遭到了无法挽回的毁灭,即身体面临并接受了死亡。一个自杀的人并不恨恶自己的身体,但他对于内心满足的要求是如此强烈,以至于他不自主地轻看了身体——一个已经被解决了吃饱穿暖了的身体。人对自己的心灵/灵的需要上是毫无办法,毫无自主控制权力的。他所做的只是不断地追求一些东西以满足心灵/灵的需要,一旦他想试图断绝心灵/灵需要,其伤害到的却只是自己的身体。即或有人不愿自杀,也会选择冥想之类的方法,但这只是“治标不治本”。
在排行榜中仍然还会出现对吃和穿的不懈追求,这是将心灵/灵的需要投射在身体上的案例。前者如《极乐大餐》,一群富足者追求的就是吃,并非因为他们身体饥饿,单单是因为他们的心灵/灵没有办法满足。另一种情况是秦始皇、唐太宗、埃及木乃伊那样在身体的需要已经满足后仍然试图用使身体长存的方式达到自我里面永远的满足;以伦敦、米兰、巴黎、纽约四大都市为代表所举办的时装周正表明人们将追求的对象放在了衣服上。
另外一个极为明显的事实是,对自己的身体而言,当人感到吃饱穿暖后便会自动停止对吃穿的追求。但是在所列心灵/灵之追求对象的排行榜上,没有一样是追求者有能力、有理性、有节制地使自己能停下来不去追求的。唯一能使人停止追求的方法便是身体的死亡。可以想到,严监生即使身体面临着死亡,他内心里想要世界某些东西的念头仍然存在着,并没有死亡。中国的成语“欲壑难填”、“人心不足蛇吞象”是精辟的概括。但这种概括正如人们用以上所列的诸多影片或者用如《欧也尼•葛朗台》、《浮士德》等以小说、戏剧等艺术手段所做的那样,只达到批判,只止于将那最有代表性的人揪出来,用放大镜审视一番,试图达到自救、自省,结果当然是作用微乎其微。
事实上,人以追求姿态而活着并没有错,因为这是作为人的正常的状态,反映出人心灵/灵里需要东西来填满。人以为是排行榜上的那些东西,于是就自然而然地去追求。但一个恐怕是人没有料到的,更是人很难发现的问题在于,以上的所有东西没有一样能够使人饱足过。这情景就如同人并不能像每餐能吃饱那样使自己的心灵因为有了所追求的这些东西而感到饱足——一次也没有过。人的心灵/灵一直饿着,所以他才拼命地追求,想要得饱。由此看来,人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自我的批判与自省,就像让一个小婴孩自己扔掉奶瓶,或者一个几岁大的正需要吃饭的小孩靠自己的意志力把手里的饭碗给扔掉似的。其实,问题只在于人中的有经验者只是想告诉婴孩或者小孩一个事实:那奶瓶装的不是可以得饱的奶水,而只是空气,或者小孩子碗里面装的不是饭,而是沙子。但告诉了又怎么样,几千年来,有谁能够在这种人类自身的批判与自省下做到断然弃绝那并非能满足自己的东西?心中固然愿意,行动上却毫无力量。即或他放弃了那不能满足自己心灵/灵之需要的东西,称世界的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亦自称“看破”世界,他所选择的是什么,不过是逃到某处罢了,心里的欲望其实还在。那么在这个世界,在人类中他还能找到其他使自己满足的东西吗?故而,人批判自己算不得什么,可怜自己才算是高着。人不可怜吗?他很饿。但人常常又根本意识不到自己是可怜的,是饥饿的。正是人类都面临着饥饿的状况,并且都追求着同样的东西,所以对其中的孜孜以求者尤为反感,斥之为“自我为中心”,或者“只顾自己着想,不顾他人死活”。其实,“人人为自己”再正常不过了,因为他里面是饥渴的啊。当人们斥责“人人为自己”时恰恰说明了人们正在追求着的东西并没有填饱人们里面的饥渴。他所追求的东西在这世界上,在他眼中看来是永远不够的,他怎么能容忍其他人和他抢夺这资源呢?
在长长的排行榜上,人们漏掉了一样:生命。这种生命是指能够使人的心灵/灵得到满足,就像肚腹能够得到食物所带来的满足那样:不饿,不渴,不仅能一日三餐,而且人完全可以作出更加大胆的追问:可否不局限于一日三餐,而是更多餐?可否不要像身体的必然死亡那样,我的心灵/灵里面永远满足,即使身体消亡了,灵也能永远存在?
人类的世界有这样的生命吗?有了。是什么?耶稣基督。
耶稣说 :“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约翰福音》14:6)“我来了,是要叫人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 (《约翰福音》10:10)“因为神的粮就是那从天上降下来赐生命给世界的” (《约翰福音》6:33)“我就是生命的粮,到我这里来的,必定不饿;信我的,永远不渴” (《约翰福音》6:35)“我是从天上降下来生命的粮;人若吃这粮,就必永远活着” (《约翰福音》6:51)。
信耶稣,并非宗教,而是生命之道。“生命在他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 (《约翰福音》1:4)
唯独耶稣,祂不仅清楚地知道人心灵/灵里面的需要,并且祂拥有能够满足人的这种需要的一切。所以祂殷切地招呼着人类到祂里面享受丰盛的生命。人类中或有幸运者能够超越众人,体验到没有什么东西能使自己满足——当然,更别提能使他人满足了;但也是不幸的,因为有最终不得不让自杀来阻止自己的空虚的人。布莱松好几部电影中主人公都是以各种不同的死亡方式结束了生命。其中反映自杀者的有三部之多,其中《很可能是魔鬼》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年轻、富有青春活力的男主人公很聪明,富有知识,超过他的其他同学,他看透了自己父母之间的爱情,因为是建立在金钱的基础上的;他受着一个女孩的爱慕,也体验了性,但没有能力回应女孩的爱;他同龄的伙伴也不能解决他面临的问题,他试图给予伙伴以同情和援助,换来的代价是自己遭到警察的粗暴责打••••被爱与给予爱,在人都是匮乏无力的。而本位受造之物的人如果靠着自己的想法,寻找某些方法,并宣称自己找到了,最终不过只是建造了一座座在神看来极其不喜悦的巴别塔而已。
人拥有了耶稣,就拥有了神儿子即也是神的生命。从这生命里头,流露出来的是非常丰富的神的属性。比如爱。所以当人和自己的伴侣在一起时,将不是为了从对方那里得到永远的爱的满足,而是向对方流露出爱,并且彼此都能够这样做。
人们久已被排行榜上的事物压得一生都在为之劳苦,耶稣说:“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马太福音》11:28)“因为我的轭是容易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 (《马太福音》11:30)
在排行榜上,人并没有过对于爱的追求。追求是指将对象据为己有的一个行动——这也是真正意义上的“为自己”——而且是在人没有机会分辨出这对象究竟于自己到底是好还是不好的情况下,人就开始了这个行动。不仅仅是对于爱,对于公平、良善、和平等一切人认为好的,人对它们只止于需要,即人永远只是处于需要它们的状态,但并没有追求过。人类心灵/灵里面的更加可怕的景象是,人所看为的积极的东西没有使其满足,最终消极的东西便会来填满。人对自己的心灵/灵里面所具有的东西毫无办法。《大象》是冰冷的,两个有同性之恋的男学生在校园里用枪支非常残酷地杀死了同学和老师。在《游戏规则》和《穆夏特》放映的年代,人们会说其中人对人的冷酷杀戮如同人在对待动物一样,而到了《大象》,这些隐喻也可以没有,导演试图详细地向我们展示造成这一校园枪击案的某些背景或者称之为原因的东西,比如学生之间的冷漠,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东西;老师和其他同学对于同性恋的不理解,要不就是摆出骄傲的姿态坐在那里谈论、评价••••但根本原因在于,如果主人公真的从这种爱中得到了满足,他们的内心为什么还会充满仇恨和报复,以至于带来的行动就是杀害和自己一样的人?同性之爱,其实是另一座人类正在建立的巴别塔。在此片之前,美国另一部也是根据真实事件而拍摄的影片《夺命痴缠》同样也反映了因为爱的无法满足导致的杀戮悲剧。这次主人公追求的对象是异性。人们可以想象:无论对象是异性还是同性,其追求的结果是一样的。而且后者所带来的毁灭性恐怕是只能看到眼前的人们所没有想象过的。
赫尔措格向人们敲响警钟:Gott gegen alle,即上帝反对众人。然而这种论断仍有其不完整之处。从人类被创造后某年某月某日亚当和夏娃吃了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违背了神的命令,人便被罪辖制了,人也和上帝处于对立的状态。要说反对,应该从此时就开始了。若说“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哥林多前书》13:4),显然,“神就是爱”(《约翰一书》3:8),在人自己,何谈“恒久”。这最完全的爱,在神是完完全全地成就了,也彰显了。在最完备、最深刻地记载着人类最悠久的犯罪史的《圣经》中,在《启示录》所预言的一切来临之前,上帝为人类预备了救恩,一切都成全在耶稣基督里面。对于上帝的心意,耶稣说道:“父不审判什么人,乃将审判的事全交与子,叫人都尊敬子如同尊敬父一样。不尊敬子的,就是不尊敬差子来的父。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那听我话、又信差我来者的,就要永生,不至于定罪,是已经出死入生了。” (《约翰福音》5:22—24)“因为父怎样在自己有生命,就赐给他儿子也照样在自己有生命;并且因为他是人子,就赐给他行审判的权柄。” (《约翰福音》5:27)“行善的复活得生,作恶的复活定罪。” (《约翰福音》5:29)


卡斯帕尔·豪泽尔之谜Jeder für sich und Gott gegen alle(1974)

又名:卡斯伯侯沙之谜(港) / 贾斯伯荷西之谜(台) / 人人为自己,上帝反大家 / 人人为自己 上帝反众人 / 加斯·荷伯之谜 / 加斯柏荷西之谜 / The Enigma of Kaspar Hauser / Every Man for Himself and God Against All / Kaspar Hauser - Jeder für sich und Gott gegen alle

上映日期:1974-11-01片长:110分钟

主演:布鲁诺·斯列斯坦 Bruno S./瓦尔特·拉登加斯特 Walter Ladengast/布里吉特·米拉 Brigitte Mira/维利·泽梅尔罗格 Willy Semmelrogge/Michael Kroecher/Hans Musäus/Henry van Lyck/Gloria Doer/福尔克尔·普雷希特尔 Volker Prechtel/赫伯特·阿赫特恩布施 Herbert Achternbusch/沃尔夫冈·鲍尔 Wolfgang Bauer/Wilhelm Bayer/Franz Brumbach/若阿内斯·巴尔斯基 Johannes Buzalski/Helmut Döring/Alfred Edel/弗洛里安·弗里克 Florian Fricke/莱因哈特·豪夫 Reinhard Hauff/奇拉·塔西米克 Kidlat Tahimik/Enno Patalas/克莱门斯·沙伊茨 Clemens Scheitz

导演:沃纳·赫尔佐格 Werner Herzog编剧:沃纳·赫尔佐格 Werner Herzog/雅各布·瓦塞尔曼 Jakob Wassermann

卡斯帕尔·豪泽尔之谜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