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柜迷藏》是一部只有22分钟的短篇电影,但所获得的观影乐趣一点不比时长一百多分钟的《禁闭岛》《机械师》等电影逊色。20分钟的片时间内,几乎每一篇章节都包含有推动剧情的伏笔和暗喻。出于商业的诉求,导演自然必须要让观众明白罪案的始末和结局,但要透彻了解一桩刑事案件,仅仅有事发始末是不够的,案例背后的作案动机和动因,才是了解案情的关键。读懂《衣柜迷藏》里的哑谜,看穿整个案例背后的玄机,是此类电影的观影最大乐趣。
电影叫《衣柜迷藏》,看完影片相信很多观众都会有这些疑问:衣柜里到底藏了什么?这跟捉迷藏又有啥关系?我的问题则是:衣柜里发生了什么?他们到底捉迷藏了没有?按电影里的叙述,阿伦和托尼在玩的游戏其实一直是真心话大挑战,捉迷藏难道是一个幌子么?
影片里还有很多不明所以的细节,阿伦为什么要在教室里撒尿?为什么把自己关在衣柜里?为什么要扎破印有托尼头像的牛奶盒子?为什么会对养父母把衣柜搬离卧室而感到愤怒?为什么幻觉中托尼在阿伦的下铺等等。这些细节无疑是透视阿伦心理状况的镜子,问题是,这些细节代表了什么?
有一个细节强烈地吸引了我的注意:在课堂里,在阿伦幻觉中,托尼从桌子的抽屉里伸出双手,在阿伦的两腿间刨铅笔!我立马想到了弗洛伊德曾分析过的一个叫“恐马症”的案例。铅笔在这种场景中代表了阿伦的性器,铅笔被刨削,这不是在说阿伦有“阉割焦虑”么?
得先解释一下“阉割焦虑”。阉割焦虑是孩子很常见的一个心理问题,是自我身份形成过程中,对长辈惩戒的一种恐惧。一般认为是孩子为了克服恐惧而顺从长者的意志,假如长者的意志是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那么,“超我”(即个人的道德体系)就会从此时开始形成。正常情况下阉割焦虑的客体对象是父亲或母亲,而阿伦的阉割焦虑的客体对象却是托尼,这是怎么回事?
阉割焦虑产生的时期一般是孩子的性蕾期,这时孩子开始对同性和异性的性器产生兴趣,性欲的客体对象也会转移为自身的性器或父母的身体。期间要是得到父母的正确引导,性蕾期一般会在7、8岁左右就发展为潜伏期,潜伏期这一时期孩子不再产生性的兴趣,直至随生理成熟发展为异性期。而在性蕾期假如得不到父母的合理引导,孩子没有因为阉割焦虑而产生“超我”去克制对自身性器的兴趣,那么导致的后果可能会相当严重,同性恋和很多变态心理的形成,都可以追溯到这一时期。阿伦的养父母无疑是对这个内向的养子缺少足够的关怀爱护,而影片里的阿伦明显正处在骚动的性蕾期,对性器的好奇令他对继父的身体产生了异常的兴趣。电影花了不少篇幅阐述了阿伦的这一心理变化,但这个片段,对整个故事又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呢?
阿伦详细提到了自己对继父身体的兴趣,是一次在和心理医生的首次对话中透露的。阿伦基于种种原因,他不可能得到养父母健康的引导。在他的回忆里,他某一天忽然不再对继父的身体产生幻想了,是性蕾期消失了吗?不,他的幻想客体从继父转移到教师身上了!心理医生这时候终止了对话,因为她已经立即知道阿伦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合理的疏导和解决,已经产生了“认同危机”,她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不过可惜她没有继续追问下去,因为继续追溯下去,有可能你会发现一个更可怕的结果——当下阿伦的性欲客体是谁?会是托尼吗?
托尼是阿伦最好的朋友,甚至不仅仅是朋友。阿伦对托尼产生了阉割焦虑,也就是说托尼某种意义上充当了阿伦父亲或长辈的角色。阿伦曾亲口说过继父“不是他真正的父亲”这种话,也就是说他并没有认可继父父亲的身份。而托尼曾对阿伦严厉的施加禁闭等惩戒手段,而托尼面对这种惩戒表现出服从态度,而对托尼的优秀更是表现出崇拜的姿态,可以认为,托尼除了是阿伦的最好朋友,也是阿伦心中投射的父亲形象。在性蕾期孩子会因为身体的缘故对父母产生占有欲,从而形成恋母情结或恋父情结。阿伦假如最后把性欲的客体转移到托尼这个父亲投射客体之上,正好符合他这个年龄的心理和生理状况。也就是说,在特殊的环境下,托尼也许发展为了阿伦的一个特殊身份的好友,除了好友,他身上还包括了父亲,爱人等身份投射,阿伦对托尼的感情也就出现了影片里的诸般复杂感情:亲近,崇拜,畏惧,欲望,恨,懊悔等等!
理解了阿伦的心理状况,在整个案情已经很清晰的前提下,现在所有细节都能得到合理的解释了。现在就用文字让我们重回电影的镜头里,逐一分析影片的细节!
---------------------------------------------------------------------------------------------------------------------------------
影片一开始就是捉迷藏游戏的开始。前面说过其实阿伦和托尼从来就没有玩过捉迷藏,这个捉迷藏只是阿伦杀死托尼后的一种自我保护的心理防御,影片后面会有更详细解释,这里按下不表。
接下来托尼在阿伦预设的这个游戏里消失了。阿伦表现出了一种迷惘,这是阿伦自我暗示后的一种反应,因此没有表现出朋友失踪后应有的恐惧。直到托尼父母甚至警察记者上门,阿伦还是沉浸在这种自我暗示的心理状态中,他坚持认识托尼是不见了(不是他错手杀死的)。他和托尼父母警察记者的对话中也有相关的情节透露:当他提到捉迷藏时,警察追问下阿伦忽然顾左右而言他。那是因为他在逃避自己的恐惧心理。
然后是阿伦在深夜里,对着衣柜喃喃自语,说托尼我知道你在柜里云云,然后一头钻进衣柜里过了一夜。这一幕其实是阿伦在潜意识里对自己的行为充满了负罪感,他只能通过托尼曾经对他施加过的惩罚(托尼曾把阿伦关进衣柜)中的再次自我惩罚来达到赎罪的效果,求取心里平静。
次日继父母对此非常担心,但阿伦已通过赎罪经获得了心里平静,因此反应如常。直至他看到了托尼失踪的新闻,那种罪恶感又出现了!阿伦出现了幻听,觉得托尼在对自己再次施加谴责。这里有个小细节,托尼使用长辈的口吻斥责阿伦不要把手肘放在桌面上。这里可以看出托尼在阿伦心中的地位。
之后阿伦在唱诗班里呆若木鸡,他还处在杀害阿伦和害怕被托尼惩戒的恐惧中。
接着就是很关键的课堂那一幕了,当教师说到近来犯罪分子导致儿童失踪的话语时,阿伦的恐惧终于迸发,这里出现了性蕾期的最大惩罚恐惧,阉割焦虑,阿伦害怕托尼对他的惩罚。这触及了阿伦的心理恐惧,于是他的防御机制再次启动,就和上次杀害托尼之后的反应一样,他需要否认这一切,所以潜意识里托尼呼唤他“捉迷藏的时间到了”。捉迷藏是阿伦合理化托尼失踪寻找的一个自认为合理借口,在这一刻阿伦需要再一次逃避托尼(其实是自我)的谴责和惩戒。
阿伦尿遁为名逃离了课堂,引发他恐惧的话题终止了,但幻觉还在发酵。幻觉中托尼藏身在尿槽下(狗血的想象)继续和阿伦玩真心话和大挑战的游戏。这里的产生幻觉原因也许是因为托尼是被阿伦埋在地下的,因此在阿伦的潜意识里托尼也在地下和他对话。阿伦选择了大挑战。
剧情发展可以知道,阿伦接受的挑战(其实是他自己潜意识给自己的一个挑战)是在教室桌子的抽屉里撒尿。这是一个很奇怪的举动,影片没有给出合理解释,我只能按照阿伦前后的表现理解为:往托尼曾经出现过的抽屉里撒尿,代表在托尼面前展露性器,这是对托尼的一种性欲依赖。也可以理解为向托尼展示自己的性器,达到对抗阉割焦虑的一种自我平衡。当然,这荒唐的举动被教室撞破了。
晚上父母对此提出批评,但阿伦说出了心里话,他不承认继父的地位。然后他又做出了全片最匪夷所思的举动,用笔在印有托尼寻人告示的牛奶盒上(位置是托尼的嘴)戳了一个洞,让牛奶倾泻到自己的性器部位。这里充满了性的暗示,阿伦不承认继父的位置,这时候他理论上最需要他认同的人的安抚,但他没有,所以他只能在和托尼有关的道具物件上寻求这种心里解脱,这里明确透露出了托尼在他心中父亲,爱人的投射特征。
心理医生开始接触阿伦,阿伦说出了他的困惑,这里他正处于性蕾期的困惑之中,对父母身体产生了兴趣,继而开始发生了转移,性欲客体转到了更年轻的教师身上,心理医生知道了问题的严重性,她终止了对话,准备催眠疗法。这一幕开始揭露了阿伦所有心理问题的成因,很明显地,那时性蕾期的性心理困惑。只是医生太早终止了对话,也让这影片的谜底没有最终揭晓,那就是——其实阿伦最后的性欲客体有可能是托尼!这也导致了最后的悲剧发生。
接下来托尼的尸体被发现了,阿伦被迫直面自己的心理追责。他的发呆说明他的心理震动,洗手则是一种叫“置换”的心理防御机制,就是把自己道德上的不洁转移到物体之上,洗手是为了恢复道德上的清洁。阿伦又因此平静下来,甚至露出一丝诡异的微笑。这是因为他开始意识到自己竟然能因此获得好处。
阿伦获得的好处是取代了托尼在唱诗班的领唱位置。佛洛依德心理学说上有继发性获益这一说法,人有时之所以会不断重复某些犯罪行为,是因为他能不断从中获得好处,这种继发性获益的心理便让他可以对抗道德的谴责,继续在罪恶感中沉沦。阿伦的心理从这一刻开始进入了从罪恶中获得快感的状态,这是最危险的一种开始。心理学认为少儿犯罪,往往是从继发性获益开始的。
心理医生的催眠疗法开始,这里的情形和影片的一开始一模一样,这也暗示了,阿伦在影片的开端,其实就是一种自我心理催眠,捉迷藏就是叫作“合理化”的心理防御机制。这一段案件的前因后果已大致水落石出:托尼的死,和阿伦有关!但心理医生没有从中得到有效的资讯,因为阿伦的心里阻抗很强烈。这并不奇怪,催眠的效果,在心理治疗上效果是远远比不上自由联想法的,不知道为什么这心理医生要选择这种疗效不佳的疗法。
晚上,养父母搬走了阿伦的衣柜,阿伦表现出了一种愤怒,这种愤怒很值得琢磨。除了这衣柜是阿伦自我惩罚达到心理赎罪的一种道具,他还有什么其他的含义没有呢?可以肯定的是,作为阿伦自我平适心理的武器,衣柜的抛弃,意味着阿伦必须另外寻找方式去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了,所以阿伦最后一次来到衣柜前,最后一次进行了自我惩罚。
在这里阿伦回忆了整个事件的经过,所有事情水落石出:由于托尼对阿伦进行了禁闭惩罚,阿伦用触电的挑战意外杀死了托尼!这里有一个隐藏的情节,就是阿伦和托尼从衣柜里出来之前,他们在里面是在做什么?除开后托尼挑战阿伦不敢自己再进衣柜里,这里有透露出两个细节,一个是阿伦其实是对衣柜有恐惧的,所以托尼挑战他不敢自己进入。第二个细节是,在此之前肯定是阿伦挑战托尼,这个挑战内容是什么不得而知,但挑战的结果是阿伦和托尼都在衣柜里!好了,为什么对衣柜有恐惧的阿伦会让托尼和自己一起关在衣柜里呢,这里有很多邪恶的想象,甚至托尼会说出“惩戒你是因为你硬要我玩你的游戏”,什么游戏会让托尼如此生气,又是什么游戏会让阿伦会躲进自己恐惧的衣柜里,这些邪恶的想象未必是真的,也许是笔者想得太多,也就不作详细说明了。反正,这次的惩罚买下了祸根,阿伦生气了,结果间接害死了托尼。
一般来说直面自己的心病后,人的心里就会找到合理的心理防御机制而得到平适。阿伦也确实平静下来,故事的最后结识了阿伦获得平静的原因:他直面自己犯下的罪恶后,没有采用最合理的“理性化"的心理防御机制(理性化的做法在这一件事上只能是是自首,承认过错等),而是彻底抛弃了心理防御机制,享受起自己的杀害托尼后所获得诸般好处起来。比如终于争得了上铺的位置,全面取代托尼,而托尼则在他的幻想中取代了他的地位,在下铺任劳任怨地做他的小弟。这一刻,可以宣告阿伦“没有从阉割焦虑中获得超我”,也就是说阿伦从此将完全没有自我道德约束,杀人的继发性获益和没有引导的性欲心理,将会让他以后成长为一个很可怕的同性恋和杀人犯!至此,全片在阿伦最舒适平静的状态下,用最黑暗最可怕的方式结束了!
这就是《衣柜迷藏》的所有真相!你看出来了吗?

衣柜迷藏The Armoire(2009)

又名:衣柜游戏(台)

上映日期:2009-09-14(多伦多电影节)片长:22分钟

主演:William Cuddy / Ricardo Hoyos / 

导演:杰米·特拉维斯 / 编剧:Jamie Travis

衣柜迷藏相关影评

bear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