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最绚丽的部分,莫过于在音乐教室合作蓝调。
Louis Armstrong的《What a wonderful world》,无比经典的蓝调作品,甚至上次去微软中国搞线下活动的时候,他们播放宣传片就用的某某人翻唱版《What a wonderful world》。

本片里众人在大礼堂合唱《We shall overcome》,也是大师Louis的作品,这一系列作品都产生于廿世纪六十年代,美国人民反战运动高涨时期。这个作品目前大多国人应该都耳熟,因为2003年非典的时候,香港的抗非典宣传片《香港心》就节选了它作为音乐素材。

当然,切·格瓦拉也是当时人们心目中的明星,还有马丁·路德·金,都在渲染电影的主题:我们必胜!


顺便贴上2007年春天第一次看《我们必胜》时写的一段评论吧:)


--------

单看这个海报,十个人有十个都没有一点兴趣。顺便写一篇影评。

单看电影名字,我还以为是香港拍的sars时期的,因为2003年4、5月份时候到处一片《香港心》的童声“We shall overcome someday~”,只是那时候我还不认识Louis Armstrong,不知道这个Blue Jazz大师。还好看了这部根据事实改编的丹麦小片子,让我把音乐盒狠狠丰富了一下。顺便写一篇影评。

影片的故事发生在69年的丹麦。虽然世界处于动荡之中,大城市里的青年人正在高喊“多做爱,少作战”,Martin·Luther·King则为平等自由而献出生命。表面上平静恬美的丹麦小镇小学里却也酝酿着这样的风暴。这所小学已经被一位名叫Lindon Swendson的纳粹式校长统治了数十年。在他历来奉行的棍棒教学下,孩子们一直处于敢怒不敢言的状态中。来自农村的Frits和许多男孩子一样淘气,但和其他孩子不同的是,他家刚刚安装电视,通过新闻,他知道世界上流行披头士的长发,了解青年人为反抗权威走进游行的队伍,更重要的是他迷上了Martin·Luther·King的自由平等理想,更是在年轻的音乐教师Freddy那里借到一台唱片机,听到著名的“I have a dream that one day this nation will rise up...”,坚定地把自己的名字从Frits改成了Martin。顺便写一篇影评。

当Lindon Swendson校长在管教他的时候撕裂了他的左耳时,他选择了反抗。他身边的父母、音乐教师、同学朋友是同情和支持他的。但在这样一个声明显赫的校长面前,这些人和他一样,都是弱势群体。弱势群体的斗争总是松懈的,易动摇的。就如喜欢着他的小美女Iben,也在和孩子们一起时站在Frits的对立面,尽管后来会单独向Frits道歉。于是在这样一个斗争的故事中,弗里茨选择了坚持,坚持自己的信念,哪怕面对校长劈头盖脑的痛打。于是我们从这个儿童故事中看到了一个与他年纪完全不符的人物,一个甘地式的英雄。全班学生在Frits和Iben领导下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更是本片的高潮。故事的结尾颇具戏剧色彩,Lindon Swendson校长心脏病突发,驾鹤西去。而孩子们却在这个“悲痛”的消息面前爆发出欢呼雀跃,高高升起丹麦国旗。Frits和母亲一起去医院探望神经衰弱的父亲,并鼓励他(一个孩子对成年人的鼓励),勇敢地走进生活。顺便写一篇影评。

场景一(17'28"):顺便写一篇影评。
Frits上学迟到了点,看到大家都在忙忙碌碌,然后被几个坏小子骗到学校女浴室的壁柜里又推了出去,惨遭陷害!!!小美女Iben却也裹着浴巾在人群中大叫“脱他裤子”,Iben的从众心理导致她做了不爱做的事,这事很伤Frits的心。但是浴巾突然脱落,裸体被Fritzs看到了 ~都看呆了,反抗都忘了~ ~算是对Frits的补偿吧 顺便写一篇影评。

场景二(31'45"):顺便写一篇影评。
Freddy的音乐课。多么具有才华的音乐老师啊!暂时不考虑影片本身要传达的反抗专制追求自由主题,我们单从蓝调音乐方面来感受影片的魅力吧!顺便写一篇影评。

场景三(36'05"):顺便写一篇影评。
历史老师在讲述丹麦是第一个释放奴隶的国家,Frits却知道这不是事实,窝了一肚子火;教师看到Frits不专心于是叫他复述自己讲的内容;Frits平静的回答:我不能复述,因为这是错的。丹麦不是第一个释放奴隶的国家,丹麦第一个停止跨越大西洋运送奴隶,但只是因为迫于英国人威胁。在西印度群岛上面仍然有奴隶,像牛儿一样养着他们。这事情很让历史教师头疼,Frits被一把搡出了教室。顺便写一篇影评。

场景四(37'08"):顺便写一篇影评。
被赶出教室的Frits,碰到被校长训话的Freddy,一同去Freddy家里玩,说实话如果我看到这么多好玩意儿也会兴奋到躺床上数羊的。一只羊、两只羊、三只羊…… 酒逢知己千倍少,千金易得,知己难求啊

场景五(44'58"):顺便写一篇影评。
一群孩子们在一起嘲笑Frits,鄙视他,认为孩子是不该控告大人的攻击的。这就是一群弱势群体,地地道道的弱势群体的主流,在被压迫之后还在集体给压迫者们卫道! 。Iben在此时给Frits心头狠狠刺了一针,又当头泼了一盆凉水。你看Iben红扑扑的小脸上带着鄙夷,给大家陈述Frits的“表现”。Frits那叫一个气哟... 冲进体育室抱着亲爱的木马痛哭流涕、捶胸顿足、气结不能言...... 但是你可别认为Iben不够义气啊~顺便写一篇影评。

场景六(1:02'43"):顺便写一篇影评。
不知道是啥典礼,体操汇演吧?总之在孩子们的常规节目过后,进入咖啡时间,Freddy宣布六年级会多表演一个节目,于是有了众人合唱Arm Strong的名曲《We Shall Overcome》。相信经历过Sars的中国人应该都对这曲子很熟悉咯~ 美国国内反越战时期的作品。顺便写一篇影评。

场景七(01:12:53):顺便写一篇影评。
父子俩升起国旗,父亲教育儿子:国旗不能碰地,所以要把国旗搭在肩膀上。晚上的丰收宴会上,父亲介绍了一直在默默支持着他们的Freddy,共唱《友谊地久天长》。我想我们都能理解那份愈久弥珍的感情。

场景八(01:19:33):顺便写一篇影评。
在去参加校长体罚调查会的路上,夫妻俩坐在车里,空气中弥漫着压抑。果不其然,调查会上形势一边倒,一派的谎言,更是把Frits受伤引向有精神病史的父亲。 。母亲Stine在本片中的表演令人称道,这时候更是撂下狠话:“你们该为自己感到羞耻!”,把一个母亲内心的愤怒、无助、失望、悲恸表现得淋漓尽致。然而这一切都没有逃过在幕布后面偷听的Frits和Iben。可爱的小美女Iben这时候做了一个让大人们巨汗颜的举动——从幕布后面静静地走出来,看了一眼荒唐剧的导演和演员们,然后扔下目瞪口呆的十几个大人,静静地走下侧梯,拐个弯儿开门,走了~~~ 顺便写一篇影评。

场景九(01:30:00):顺便写一篇影评。
Freddy因为忍受不了校长而辞职,Iben就要被送到寄宿学校去上学,明天。天才的Frits竟然想出了“非暴力不合作”的主意 。没有了音乐教师,校长开始代课,所有学生串通一气不作声。校长想抓Frits当出头鸟收拾一下,却不曾想这个瘦小柔弱的身体隐藏了无比强大的意志。一个作了恶的人,在纯洁的心灵面前,有时会感觉如同被脱光了身子站在天使面前,那是对精神的折磨,对灵魂的煎熬 。于是乎,气结而亡 顺便写一篇影评。

好电影嘛,所以推荐一下,想看找我或者BT。我可以选择用FTP,X给你。

我们必胜Drømmen(2006)

又名:We Shall Overcome

上映日期:2006-01-30片长:109分钟

主演:Bent Mejding / Anders W. Berthelsen / 

导演:Niels Arden Oplev / 编剧:Steen Bille/涅尔斯·阿登·欧普勒夫 Niels Arden Ople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