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曾想看《危楼愚夫》这部电影,但一直没有看成,这几天总算断断续续地把它看完了。顺便看了下别人对这部影片的看法,总觉得我也要说点什么,也想说点什么。
很现实的一部电影,俄罗斯的“自黑”影片。这不是一部适合在电影院看的片子,除非你带上三桶爆米花和两杯饮料,或者你是一个百分百的文青,不然你会在片子后的半小时有种“撕票滚蛋”的念头。这不是一部娱乐片,很适合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看着它入眠——这是我对这部影片的第一印象。 这不是一部商业片,也不属于文艺片,我更觉得它有一种带着故事性的纪录片的味道。
刚开头的剧情会令人有点懵逼,不过好的是它会在接下来的事情把所有人物都给理顺清楚让你理顺清楚。镜头一开始就对准了底层社会,不断地展示底层社会的面貌。这些镜头很真实,真实得过分,如果不是看上映年份和观察周围环境的话,很有种上世纪的错觉。
以阴暗,窄小的底层环境和贫穷人们的生活,去和上层社会的周围进行对比。华丽的派对和一直奏响的乐队音乐,纸醉迷金的生活更反衬出了底层社会的贫苦。在色调上,冷暖色彩的反差运用得十分的鲜明。这种对比效果一直穿插在影片中。
然而更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音效设置。与其他电影相反,它没有印度片的全程音乐的贯穿,也没有商业片文艺片中时不时的音乐变化交错。这部影片除了派对上的乐队演出镜头所附带的背景音乐外,其他的场景音乐均为偶尔的几声缓慢的钢琴声,没有任何旋律的变化,至始至终都是不断重复着一个音,这个重复的钢琴音永远不会变化,一次次地敲击着影片的情绪和人们的内心。结尾处在主人公冲进危楼拯救人们的时候,这段钢琴音符开始响起,不断扩大,循环着,虚化了所有的呐喊声和急促的奔跑声,只有一段不变的音符在不断地奏着。在影片中,同一段音乐,既烘托了整个社会的不变化,楼房倒塌前的宁静,又在结尾的拯救中突显出紧张的气氛,运用得异常精妙。
麻木,腐朽,愚笨。这三个词是这部影片所有人物和故事的核心关键。麻木的底层社会人民,麻木的上层政府官员,腐朽的社会,所有愚笨的人。导演以十分中立的眼光和态度去展示这部影片的一切,让一切表现得特别自然。楼房的倒塌,社会阶层的强烈对比,底层人民生活的痛苦,实则是暗示了宁静生活中社会的隐藏躁动的因素。危楼的崩塌也就是政府的腐朽变质。
大量的铺垫是影片耐人寻味的根源。我印象最深的是主人公和他父亲说的相反的两句话。“一切都变了。”“一切都没变。”两种截然不同的话语,其实体现了他们对这个社会的反思。但他们终究无法改变这个社会,只有不停的去追随着社会,社会变或不变,他们都在最阴暗的角落里生活着。他们一次次地修理门前坏了的长凳,一次次地坚持所谓的自我原则,甚至主人公在最后逃命时又让妻儿独自离开,返身对即将崩塌的楼房的人进行疏散。在别人看来,他们是愚笨的人,在我们看来,危楼里的人是愚笨的人,然后,影片里所有的人都是愚笨的人,无论是底层社会亦或者上层社会的人。他们都在愚笨地麻木着,生活着,直至将要死亡。片名危楼愚夫,而这愚夫是危险来临浑然不知的人们,是不断贪污贿赂的政府官员,是螳臂当车的主人公。结尾以一个长镜头,螺旋上升,俯拍被打倒在地的主人公作为结束,音乐响起,荧幕暗下,让人深思……
楼到底倒了吗?没人知道……这开放式的结尾类似于黑泽明的《罗生门》,让人遐想。但其实这样的结局已经说明了结局——楼未倒下,楼已倒下。就像那句诗:有的人已经死了,但他还活着;有的人还活着,但他已经死了……主人公被麻木的众人打倒在地,也暗示了这栋楼房的将要倒塌,这些麻木的人重新走回屋内,终究迎来死亡,整个社会都在这样的阴暗,腐朽,麻木中渐渐倒下……

危楼愚夫Дурак(2014)

又名:惊爆危楼(台) / 白痴 / Durak / The Fool

上映日期:2014-08-09(洛迦诺电影节) / 2014-12-11(俄罗斯)片长:120分钟

主演:阿尔焦姆·贝斯特罗夫 / 娜塔莉亚·苏尔科娃 / 尤里·楚里洛 / 鲍里斯·涅夫佐罗夫 / 基里尔·波卢欣 / 亚历山大·科尔舒诺夫 / 奥尔嘉·萨莫希纳 / 达里娅·莫罗兹 / 谢尔盖·阿尔齐巴舍夫 / 叶莲娜·维克托罗夫娜·帕诺娃 / 德米特里·库利奇科夫 / 伊利亚·伊萨耶夫 / 马克西姆·平斯克尔 / 柳博夫·鲁坚科 / 伊琳娜·尼兹纳 / 戈尔戴·科勃泽夫 / 彼得·巴兰切耶夫 / 

导演:尤里·贝科夫 / 编剧:尤里·贝科夫 Yuri Bykov

危楼愚夫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