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想起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痴》。看的时候心里在叫,千万别叫那个危楼坍塌下来,万万不要有这个奇观。果然,结尾处不仅没有坍塌,撤离的愚民们又回去了。这才是继续高悬在后极权社会众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楼要塌了,但是永不不知道何时会塌,虽然岌岌可危烂到根子大厦将倾,一木无以支撑,但是就是眼见不到”楼塌了“。一切都”照常“,万难破毁的铁屋子里依旧是昏睡的人们,这才是全片最有力的地方。抓住这个,这个片子的思想之楼,戏剧之楼,才是立住了。其他不太严整的地方都要算作瑕不掩瑜。
影片最过人之处在于,虽然没有屋倾楼覆,瓦砾四散,烟尘滚滚的悲壮灾难奇观,但是,这种楼塌了的悲剧想象,和这种想象引发的提心吊胆,却始终呈现于,悬置于观众的心里。观众某种程度上其实是希望楼塌了的,出于一种道德洁癖和不假思索的对于社会阴暗面的憎恶,我们是希望“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可是这样的念头会让我们几乎等同于那些腐败的官僚,那些肮脏的“上等人”,于是我们自责。又出于基本的对于众多生命的天然悲悯,我们只能在纠结中无奈,找不到发泄出口,一股愤慨只能被夹杂风雪的冷空气浇熄。这是一部能充分代入观众情感和理智思考和共鸣的电影。这比做一个楼坍塌的场面特效高明一百倍,真是以小博大的典范。
给《危楼愚夫》挑一点毛病,对于危楼大厦,这个俄罗斯底层社会之隐喻的细节描写不够丰满。里面的人物面目稍显模糊,不能只是将其笼统表现为一群”人渣,垃圾“如下水道老鼠般毫无希望的人,那样太过于符号化。应该有丰富的性格呈现,纵然颓废扭曲,也要给人一种”人“的希望。这是一种艺术创作的智慧,就是可以从概念出发,但是要在细节处有丰富的,甚至不完全遵循最初概念的描绘。比如常见的就是一个反角也让他有一些人性光辉。这样文本的意义就更为博大,整体的意蕴就更加广阔,更加具有”现实”的多义性。
实际上这个片子和前一段时间的《列维坦Leviathan》很相似,一个是待拆的危房,一个是将倾的危楼。无权无势的俄罗斯屌丝们,要想危房不被强拆,那就住将倾的危楼好了,反正等待你们的要么是苟活,要么是灭亡,就这个意思。但是《列维坦》批判的东西更多,有政治,有宗教,有历史,还有人性之恶,比较发散,想法很多。还出现了海怪的特效,在艺术表达和电影的可看性上有很大追求。《危楼》完全就是一个概念小说,表达的很集中,所以显得清浅一些。关键二者都没有提出任何解决办法,没有一个明确的立场,这些问题应该怎么办?没有做出很深层次的思考,只是想法的呈现。《列维坦》中有个意思是,还是投入宗教的,唯心的思路中。片中有个朴实的隐士般的教士,他不同于那个神权在握的牧首,他背着粮食启发教导很久不去教堂的男主角。这就还是基督教那一套自省的,提倡朴素的,无欲无求的,唯心的东西。这不是解决而是没办法了逃避而已。
还有一点,两个片子都把权力话语的象征给了女性。《列维坦》机器人般宣读决议的是三个女法官,《危楼》当然是那位发号施令的“妈妈”妮娜。当然《危楼》是在讽刺一个狠毒的“妈妈”治下一群贪婪愚蠢的婴儿的意思。但如果从女性主义看来,这当然有一种男权主义的不怀好意了。就像不止一次,我听到一些愚蠢的中年男人讲起德国的默克尔,非要以“那个坏‘女’人”指代。把权力,一种恶权力的身份和女性身份挂钩,同时损害的当然包括女性身份本身。

危楼愚夫Дурак(2014)

又名:惊爆危楼(台) / 白痴 / Durak / The Fool

上映日期:2014-08-09(洛迦诺电影节) / 2014-12-11(俄罗斯)片长:120分钟

主演:阿尔焦姆·贝斯特罗夫 / 娜塔莉亚·苏尔科娃 / 尤里·楚里洛 / 鲍里斯·涅夫佐罗夫 / 基里尔·波卢欣 / 亚历山大·科尔舒诺夫 / 奥尔嘉·萨莫希纳 / 达里娅·莫罗兹 / 谢尔盖·阿尔齐巴舍夫 / 叶莲娜·维克托罗夫娜·帕诺娃 / 德米特里·库利奇科夫 / 伊利亚·伊萨耶夫 / 马克西姆·平斯克尔 / 柳博夫·鲁坚科 / 伊琳娜·尼兹纳 / 戈尔戴·科勃泽夫 / 彼得·巴兰切耶夫 / 

导演:尤里·贝科夫 / 编剧:尤里·贝科夫 Yuri Bykov

危楼愚夫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