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爷,1957生人。说话间已五张过半奔花甲去了。在其大器晚成的三十余年演艺生涯中,塑造过的经典形象,不敢说难以计数,也肯定十个指头不够用。编辑部故事李东宝;平原枪声刁德贵;活着富贵;冯小刚喜剧系列中的诸公……可偏偏在一些铁杆粉丝眼中,我爱我家那个只以客串嘉宾出演的二混子纪春生,反而压倒上述名角成为最爱。这当然归功于葛爷自身的喜剧表演天赋,把个好吃懒做刁赖奸滑的骗子泼皮刻画得入木三分令人捧腹,以致狠狠抢去了剧集两位戏核——传奇儿媳宋丹丹,愤世老二梁天——的搞笑风头,着实一个了得。

[img=3:C][/img]
可梁氏兄弟到底也不白给。喜剧气势输阵,台词上合力扳回一城。其中揭短纪春生冒充科学家的一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你别说国家重视啦,世界都得轰动啊,你还能活到今儿个?那些石油大国早派人把他杀啦。你不是砸人饭碗吗?得了,我也不杀你,派出所……”

虽是调侃,却直戳要害:飞速发展的高新科技,足以使得原本带动社会经济发展领军人的跨国利益集团,摇身一变而成为严重阻碍人类历史进程的绊脚石……而让编剧梁左没有想到的是(还是说不但想到,压根正是灵感来源?),他的一句调侃,竟然曾于十多年前就被好莱坞以相对严肃的态度搬上了银幕。一部由巴顿与教父联袂主演的电影,《机密程式》。

巴顿当然是指乔治·斯科特。其饰演的美国警长,因好友夫妇相继神秘被杀而孤身一人远赴德国展开查案。调查过程中,又有内幕爆料人士中弹殒命,甚至警长本人也一度危在旦夕。最终,所有线索指向一处:问世于二战末期纳粹倾覆之时的一个据称可深刻改变人类历史进程的“化煤成油”的化学公式!派遣杀手一路追命的幕后指使,便是与中东有着密切关系的美国石油大亨。教父马龙白兰度……


总体而言,反思科技发展与人类福祉关系的电影,大致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思路。

当你需要警惕科学奇迹可能催化奇迹制造者,也就是科学家本人的野心膨胀并最终走向反人类歧途的时候,通常选择的电影类型是,恐怖片。速配逻辑在于,必须狠狠吓唬观众,才能将善恶转变的理念展示充分。代表作品,《隐形人》《苍蝇》。但此模式也难免产生一种形式对主题的反讽:因导演过分追求以逼真画面呈现所批判的科技主题(隐形、分子转移),而不自觉地陷入到特效奇观的痴迷之中。结果反使自己成为挨批的对象——这情形有点像扛着反色情大旗拍色情,最后拍到不亦乐乎。

相反,当需要凸显科技发展实属造福人类之绝对正能的时候,通常选择的类型是:悬疑惊悚(动作)片。速配逻辑在于,只有认为发明家是好人,而好人又正在遭受恶势力的迫害追杀,才能让观众充分移情此人,进而认同于他带给世界的这个高新技术——或大幅降低了能源成本,或大幅增加了粮食产量。比如,《不明身份》、《危情谍战》。

此类作品,虽不至自相矛盾,却也容易使主旨被弱化。因为悬念惊悚大量堆积,观众严重分心于剧中角色的生命安危,却几乎忘记了角色本身存在的意义。加之,悬疑惊悚所习惯套用的个人英雄模式,与深刻影响人类发展进程的尖端科技之间的格局反差过大,极易造成叙事逻辑上的失真。特别是在拉下脸来正儿八经去讲的时候。

本片即是典型。虽然,导演最终提供给观众一个更为真实可信的悲观主义结局:程式原件被主人公安全护送给瑞士资本家手之后,美国石油大亨只一个电话便与之达成利益妥协:压制十年,再公布于众。但警长只身一人异地他乡,却能在利益集团背后指使的亡命追杀下全身而退,也实在过于天方夜谭!很显然,主人公的毫发无损,以及穿插过程中的双面间谍蛇蝎女,已破坏了此类格局题材的严肃与残酷。

既然如此,那就莫不如把秘方这事儿尽量置于潜境之中,游弋于主线左右。朦朦胧胧,若隐若现。但又不能彻底退化为纯粹服务于叙事的麦格芬。因为毕竟作品中还是包含了值得观众去了解和思考的某种价值理念。

魔头对捕头The Formula(1980)

又名:机密议程式 / 绝密配方

上映日期:1981-03-12片长:117分钟

主演:乔治·C·斯科特 / 马龙·白兰度 / 玛尔特·克勒尔 / 

导演:约翰·G·艾维尔森 / 编剧:斯蒂夫·沙甘 Steve Shagan

魔头对捕头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