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跟学妹聊天的时候我说,开始觉得人生就像流水线,每一个步骤都是方程式的左边。如果其中一个步骤出现瑕疵,那么等式右边的分数就必然会减少。

其实我觉得关于存在意义的思考,就是俗话说的眼高手低,应该大概率会发生在资质平凡、并且家庭教育缺失的人身上:比如Neil、Jackie、Paul、Symon、Suzy 和我自己。这种缺失主要体现在青少年时期,尤其叛逆期,父母双方都缺少跟子女的交流,以及不具备给予子女人生重大选择上的正确指引的能力(或者自以为是尊重子女从而不插手子女的重大决定,比如我妈)。

而父母给予子女的交流和指引,最大作用是能在无形中让子女产生跟世界的联结,具有正向思考和判断的能力,省去了大量的寻找人生意义的时间,从而避免了出现整整迷茫了一整个人生阶段的情况。父母给予子女的最大财富不是金钱和学术教育,而是生而为人的安全感,我现在觉得这才是子女在成年后能够融入人类社会并享受平凡、或者不平凡生活的最大原因。让一个孩子能够成为心理健康的成年人,我想其实只需要青少年时期来自父母主动的、不厌其烦的、一再的拥抱和交谈。

这种交流和指引,与父母是否爱、有多爱子女无关,与家庭经济状况也无关,这只是最基本的每个父母都该有的教育技巧,却偏偏是大部分父母都缺失的吧。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要忙于工作、会疲于生活,子女大概率会成为父母情绪的宣泄口,而不是拥抱和交谈的对象。来自父母每一次的不耐烦和抱怨,都是将子女推向情绪障碍的刽子手。而普通人的人生真的容不得试错,一步错步步错,成人以后的每一次判断都会因为曾经或多或少缺失的家庭教育而出现偏差。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如果离婚,即使对曾经的伴侣再多不满,也最好不要在孩子面前说对方的不好,因为那样会让孩子失去对人类一切情感的基本判断。若是得不到来自于父母的交流和引导,那么其中有人运气够好,有一个契机使得成人后的子女能够悬崖勒马(Suzy 也许还有我)、运气不好就只能穷其一生思考人生意义而不得(Neil)、或者混沌一生从未做出过一次正确选择(Jackie 和Symon)、又或者一直到老年阶段都停不下跟自己的消极和不自信斗争(Paul)。

其实也的确部分情绪障碍的人是高功能的,也许会有更高的创造能力或者学术能力,但却不可避免地,同时也是痛苦的。

我想我不是在推脱作为一个人类个体的责任,我亲友中也当然存在与父母并不亲近但是却能够在青少年开始就不断实现自我修正的天赋异禀的人,但我想这毕竟是少数吧,而她就是大部分普通父母口中的「你看看那谁谁家的孩子,人家怎么就xxx」。能够在成年之前就意识到自己原生家庭问题的人,真的是这世界上最幸运的人,对我来说这绝对超过了silver spoon或者中乐透,因为这让你的人生拥有了健康的精神支撑,得到了享受生活的金票。现在基本我会偏向于认为,当你觉得一个人很难相处,那背后更多的是对方曾经的家庭教育的缺失,严重的话就会造成对方一定程度的情绪障碍(比如我自己)。

10几个小时、6个阶层14个人的一生、7岁-63岁。发现我觉得小时候最可爱的两个孩子成人以后都活得不太聪明的样子。于是立刻回忆了一下自己小时候,还好,挺丑的,所以我现在自救应该勉强成功吧。「Up series」全部结束之后觉得自己同时反省了两代人,心好累。自己每七年重看一次一定也有新体会吧。

看完最大的感想是,更明白了阿刚为什么现在还会犯phobias和hyperventilation。刚开始追KinKi的时候一度很鄙视阿刚,觉得我的trauma比你严重那么多,我都没被自己情绪控制你却这么脆弱。但那其实只是自我认识不清,其实也许我一生都在被情绪问题折磨,如今终于体会到阿刚有多坚强。这些年其实一直很焦虑如果抑郁复发...现在我释然了,注定我有过一次抑郁就已经变成抑郁体质,怕也是会复发的。我已经躺平了,复发就复发吧,只希望下一次、下下次,当我的depression再回来的时候我依然愿意自救,不要停止反思和原谅。(我人生大概有两次重大trauma,其中一次持续了我整个童年和青少年,另一次发生在成年以后)

我永远爱堂本剛。

马医师说最好的精神科医生是当几年后再问病人,你当初是怎么走出来的。病人想了想说「我也忘了,就是那么走出来了」要让病人觉得是自己想通了,而不是你帮他想通了。而我永远记得两个亲友在同一时期分别跟我说过「你在给别人造成困扰」和「如果我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就告诉我」她们也许已经忘了自己说过的,但她们就是我的Bruce。这两句看似普通的话真的给了我当头棒喝,我会永远感激在我性格极难相处那几年,依然愿意视我为家人的朋友们。其实我现在觉得,在专业心理干预和精神药物以外,情绪障碍也一定需要一个契机,能够让你幡然醒悟,虽然负向思考的倾向是一生无法逆转的。

五月听到shane嘉宾的这期「bilingual news」之后就想写这篇,一直拖了好久,这期真的很有趣,各种意义上。

因为shane是Google的技术开发,知道亲友对Google的Al感兴趣所以安利亲友来听,顺便还聊了两句。

首先shane自身背景大概是父母双方都是中国人,出生在日本,中学?回到大陆读国际学校,重新学习中文并且学习英文,研究生在加拿大留学,博士期间在德国和UK,三国语言都是native speaker 。(毕竟听了好久了记忆很暧昧 ,时间上一定不准确,但是懒得查biography了,大概意思吧

觉得有趣的是Michael问shane 怎么在童年时期频繁的更换身份的情况下保持自我的「How did you calibrate as a child and sort of think about who are you or where is home?」(学语言的都知道,多语言母语的孩子容易产生自我认知障碍),shane的回答超好笑「I don't care about who I am. Why do you label yourself, right? I already had my identity as Japan-Born Chinese Canadian. So nothing can shake my identity.」我觉得这一定是shane家庭教育的成功之处, 让他懂得人不需要通过给自己贴标签的方式来找到自己的意义,而对于Michael下一个提问的回答正印证了这一点:

Michael问他为什么会选择AI开发,shane说「当時考えてたのは、何を選べば一番道が開かれるっていうことですね。なんか道が閉ざしていくのは嫌いだったんで。」他说他只是选择了看起来最能打开人生可能性的专业,因为讨厌觉得自己的门被关上了。这种思维方式恰巧是与情绪障碍的人正相反的,情绪障碍的人会困在自己的负向思考里,他们都是在不自觉的情况下,一次又一次关上了自己可能性的门,虽然其实明明生活还有很多可能。他们的世界只有自己,看不到周围任何人事物。与有倾诉欲望的严重情绪障碍的人交谈会有明显感觉,对方并没有在听你说什么,在你说话的时候对方只是在想自己下一句要说什么。而其实事情往往很简单,不要想,去做。

其实自我中心是人类的本能吧,就像马医师说的,婴儿时期只要哭就会有人替自己换尿布、给自己喂饱,自然而然觉得世界是以自己为中心的。所以在家庭中让孩子承担家庭角色非常重要,不然成人之后就会缺乏责任感。比如我,三十代了发现自己人生第一次削土豆,我知道自己一辈子都会在责任感上缺失地无可救药。

shane的一段话给我很大启发「Almost none of us are really that innovative. We are not, we are not that smart as we kind of claim we are. Most of us are just kind of imitating or just getting inspiration from whatever we can see. And it just, we have so many of us, and then each of us has contrived a bit of random thing.」惊异于shane对人类的真的理解地很透彻了。人类的本质就是复读机。我们大部分普通人都是在无数次重复前人,或者他人成就的同时才偶然产生了微小的成果。是这些偶然的累加最终让地球偏了一点,能够仅凭一己之力在自己有生之年以自己肉眼可见的方式撬动地球的人,在人类史上微乎其微。我们明明都知道,但是却又不甘于接受碌碌无为的自己的一生,于是就像我在「Up series」里看到的那条弹幕「受教育的普通人都是想留下些什么证明自己的存在,教育给了他们自我意识,而社会却没有留出让他们实现价值的空间,这也是痛苦的困境」真的好想认识发这条弹幕的人,我想跟你做朋友。

我已经接受了人只活一辈子,但是我这辈子没有可能体会到所谓的幸福的事实。听起来也许消极,但是只有自己接受这个现实才能脚踏实地的活下去吧。生活就是医院病床旁边的吗啡按钮,按了就能止疼,但也没有什么比它更伤。生活就是dilemma。

希望每个Neil都遇到自己的Bruce,每个Bruce都找到自己的Penny。

(然后希望b站弹幕追加个选项:屏蔽小学生发言

And thank you so much Michael, you're the intelligentest person I have ever known.

RIP.



人生七年963 Up(2019)

又名:人生七载之当我六十三 / 63岁起 / 人生七年第九季

上映日期:2019-06-04(英国)片长:180分钟

主演:Tony Walker / Charles Furneaux / Nicholas Hitchon / 

导演:迈克尔·艾普特 / 

人生七年9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