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三体一样。第一次看没看下去,那个年代的画质,缓慢的叙述记录,浓重的英式口音。。。最主要是,还没有到达回顾的年龄和状态。如今我已奔四,手头暂无工作。花了一周慢慢看这部集集都是9分以上的纪录片(或许也是题材讨巧)。

记录片的背景原意是记录英国日渐固化的阶层和不同阶层的人生经历,用以证明阶层固化是个事实。看到最后,某种程度上证明了这个观点。但个人认为原因和作者想论证的并不相同。且因素更宽泛。正如一千名观众心里会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每个人会从中看到不同的东西,这丛之前的评论可见一斑。让我想起《解忧杂货铺》,每个人都是看到自己想看到/能看到的。

不是专业评论家,就按照最后一集的人物说说自己(现在的)感触吧。没准以后又会不一样呢

tony:东区孩子,而且他甚至把这个出身作为一种骄傲的印记。家境贫寒,需要穿哥哥的衣服。学习不好且不爱学习,7随时想当骑师,15岁缀学去学,后面如愿当上了骑师。但没有天赋在做了一阵子赌博马仔后去学开车职业最后定格在出租车司机(这个职业是在14岁骑师梦破灭后自己说的另一个出路,然后就去做了)。娶了20出头认识的妻子,生了三个娃,婚后出轨但是妻子原谅了他,63岁时仍未离婚。三个孩子都没上大学,做着普通服务者的工作。纵观tony的一生,跟其他底层出身甚至是中产出身的孩子比起来最大的特定是他不纠结,有过明确务实的目标但是破灭了几乎是立刻马上投入下一个务实的目标,没有纠结。做了几十出租车司机也确实很辛苦地跟妻子一起,买了伦敦的大房子,好光景的时候甚至用伦敦房子再贷款买了西班牙的泳池大别野。后面经济不好卖掉两处房产,63岁那集搬到老年人聚集的市郊换了小房子。仍在开出租。中间还学过表演补贴家用,开过酒吧后面倒闭。外转说利用节目带来的名气在拍自传电影。tony遇到了其他底层出身都会问题,包括原生家庭支持不足,学历低造成无法做高薪的工作,婚姻危机,孩子未有好的教育需要他们支持,经济大环境的下滑……但好像在他这,看起来就不如其他底层孩子展现得痛苦,这可能是因为他乐天的性格,迅速接受现实并调整目标的能力,总之,tony更像是一个想得少,做得多的行动派。没有啥惊人成就,但一生很闹腾,很接地气,甚至,很快乐。

andrew、john、chares:私立学校高富帅三人组。节目每次也是把他们放在一起拍。相比前两个学霸,chares没考上牛津但也去了大学,21岁进入bbc拒绝拍摄,最后成了制片人。不晓得是不是因为没去牛津,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从一开始这个小哥就比较叛逆,最后练萌萌的长相都发生了变化,影片后面给出他的照片是比较严肃和尖锐的新闻工作者形象。

andrew和john,分别进了剑桥和牛津,他们有很多相似之处:职业都是法律相关、除了城里的大house外都有一处乡下居所,都爱好园艺,都会弹钢琴,且喜欢运动。不同的是john的祖上更为显赫,有外国和政治背景,这恐怕是他35岁娶了大使女儿、且积极投身外交和慈善的底层因素。andrew的一生和他的采访是所有人物中最平稳的一个,简直可以说是一辆精准的列车。娶了一个家庭主妇型的妻子,生了两个娃,娃都上了大学。他在63岁那集园艺时说:爬上这个梯子是我这一生做的最冒险的事。这虽然是一句玩笑话,但某些程度上也反应了他精准运行的一生。在63岁那集中,john说,其实他8岁那年父亲就去世了,他母亲不得不出去工作,他上牛津也是靠奖学金。。但这些节目都不会说,仿佛他们的成功就是天经地义。嗯,火车的惯性是很强大的。具有先天优势并不代表他们不用付出努力,上面这句是tony说的。

bruce:家境尚可但父母离异,孤僻且受到校园霸凌的孩子。他从小就是一个要普度众生的娃,虔诚地信奉上帝,并发愿要去传教和传播知识。从牛津数学系毕业以后,去了一所普通中学教书,后面又去了孟加拉国交换一年教书。再辗转女校、高级中学教书。。。总之,一辈子都在教书。。21、35都住在教员宿舍、没有结婚、当然更没有生娃,生活条件很淳朴,但自己感觉处之泰然,且对婚姻和孩子又期待,这或许是信仰的力量。最后再41遇到同为教员的同事,结婚生子,接济另一个主人公neil。最后63岁时准备退休,严重幸福肥,同两个青少年儿子一起家庭旅行和露营还有运动,理想主义磨灭在世俗生活之中,一直在教学第一线(未做什么管理层),算是平淡平和的一生。

suzy:富家女,14岁那年父母离婚。21岁那年十足的叛逆女形象,缀学了烟熏妆猛抽烟,对婚姻和未来没有想法。但在28岁那集仿佛换了一个人,温和了很多。她把这一切归功于她同样阶层的丈夫,也是一个律师,后面创办了自己的企业。21岁时说不想要孩子的suzy生了三个娃,后面的集数基本就是她相夫教子,和家人一起散步的画面。期间零星提到一些经历的压力,比如老公创业、父母过世这些,但是叙述起来都很平和。63集suzy没有参加拍摄,可能也是人生没有什么变化,记者问到她的遗憾,她说可能是没有自己的事业?里面有意思的是21岁那集的聚会,她居然和农家子弟nick建立了友谊,并在56岁那集中一起接受采访。里面又个有意思的片段,记者说21岁时她很迷茫后面怎么走上正轨的,她说谁能在13、14岁时就把未来想清楚,Nick说在他的世界里可不能这样。这可能就是好的家庭能容错度高吧。

jackie、sue、lynn:东区三姐妹。小学在一块,都没上大学。lynn在58岁就因病去世了,这个病是家族遗传,在35岁那集里其实都说到了。有点吃惊63岁那集他的亲友接受采访时说道在她去世前两天才知道这个问题。。。这么多年他们都不看的吗?还有lynn已经很严重了还是自己去的医院,包括在世上的最后三个小时也没有亲友在身边?难道是自顾不暇吗?lynn在三姐妹中看起来是比较内向、笑容较少的,35岁后,比其他人明显衰老得快——也许是因为她的疾病。总感觉她不是很快乐,但又不像jackie一样把火直接发出来,可能这种性格也是导致她早逝的原因之一吧。lynn19岁嫁给了邮递员男友,原因只是想在一起玩,随后生了两个女儿,均没上大学(采访时lynn说她希望他她们能上但这是她们自己的选择她没办法逼迫),一直在特殊儿童教育领域工作,后面因为政府预算缩减失业,去世那天还在医院做兼职工作。一辈子都在工作却紧紧巴巴。不过他为弱势群体做的工作确实值得敬佩,社区在最后一集以她的名字命名了图书馆。

jackie是东区三姐妹中比较叛逆的,而且直接表现在言语中,她很健谈,甚至和导演吵过架。一开始说不想要孩子也是这么干的,21岁结婚35岁离婚无孩。不晓得突然哪天想要孩子就做了单亲妈妈,或许是这打开了母性的大门,或者是正如她自己说所的不想让唯一的孩子孤单,接着又有了二儿子和三儿子,并随着后面两娃的父亲搬去了苏格兰。随后又离婚一个人带三娃,一直没有再婚。由于关节性风湿病无法工作靠领救济金生活,要不是婆婆的援助生活就要陷入困境。。貌似命运就是不让她好过,父亲去世,婆婆和老公同时患上癌症,老公遭遇车祸。。。自己的救济金缩减。。。63岁那集,身体仍受病痛折磨,救济金缩减,三个儿子都做着劳务服务工作,有两个仍跟她住一起,不过经济上能支援她,年纪大了跟妹妹开始走动频繁,只是。。。对政府仍有许多不满。

sue是开始最不起眼的一个,镜头不算多,也不怎么发表意见。最早她表达不想太快结婚得经历世事。后面表示想要孩子24岁结婚岁后很快离婚,但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两个娃。单亲妈妈上线,自己独立抚养两娃,交往过对象但一直在等待合适自己的。40出头遇到帅气男友,但直到63岁也没结婚一直在一起。最后的一集,sue是三姐妹中最幸福的一个,看起来也是容颜保养得最好的一个,这得益于她找到了不错的工作(自己没上过大学却能在大学工作且一直做到了教务主管),兴趣相投的恋人,尚且在世的双亲、持续的兴趣爱好(唱歌和戏剧)。。。评论说是因为她对自己和社会有清醒的认识,没有过多的抱怨,凡事付诸行动、持续地工作。。。

paul和simon:两个在福利院的小男孩,后续也一直保持着友谊。paul是父母离异在福利院呆了一年,后面被父亲接去澳洲,又在澳洲福利院呆了几年。simon是个单亲母亲且是私生子(那个年代很受歧视),在福利院呆了6年。这两小孩都被老婆认为是敏感且缺乏自信,可能从小被父母遗忘的共同特点?paul看上去就不是个聪明的孩子,他自己也认为干体力活更适合自己,于是干过泥瓦匠、小包工头、操作工。。。基本都是体力活,生了一儿一女,儿子有学习障碍,最后做了汽修工,生了5个娃。。。女儿考上了大学做了老师。与妻子40年的婚姻有过危机,最终还是没有分开。看起来两夫妻的生活条件还是不错的,或者是澳洲适合他。simon在28岁时就是五个孩子的父亲。。。一直做着工人的工作,42岁那年二婚,二婚妻子带着一个娃,婚后又生了一个。到最后63岁的时候,他已经有10个孙辈了。。。两个小伙伴都找到了不错且很懂他们的妻子。。。这可能是他们看着还挺幸福的重要因素

peter和neil:peter是封面小孩,但参与拍摄的次数最少,由于中间政治观点的原因。这两是小学同学,生活在利物浦郊区。neil是7岁那年最天真浪漫的孩子,脑子里有很多浪漫的想法,眼睛里有星星。到14岁时明显neil有些忧郁,他的父母都是中学老师,且父亲比较苛刻。整个系列,neil是讨论最多,且最唏嘘的一个。这从他和他的同学同样都考上了大学后面的路可以说明。neil想考牛津但是没考上去了阿伯丁大学,只读了一学期就辍学了,去了建筑工地当建筑工人。21岁那集,他住在政府的救济房里,面容憔悴,神情恍惚,说着对父母的不满。而peter,也只是考入一所普通大学的历史系,21岁的镜头里,他和同学在学生公寓做饭,很欢乐的样子。毕业后peter对政局有微词,导致他退出拍摄,56岁那集回归推广自己的音乐,成为外形变化最小的主人公,得知结婚生了娃,有了自己的房子,是一名公务员,且在坚持写作和创作,延续自己的文艺梦。63岁那集,每周工作两天准备退休,窗明几净地写作,床头放着一个手工音乐小人。。。或许,这就是文艺青年与生活妥协的不错的样子吧。

最后,neil。不晓得是他的精神疾病造成了他的经历(我不想说是悲剧),还是他的经历诱发了他的精神疾病。在他28岁那集在河边的描述,应该是躁郁症患者,且拒绝吃药。影片中没有说明他的家庭是否知情且是否伸出援手。。。后面的几集他neil辗转于英国阴冷的郊区,或无家可归或做打着零工,住着救济房,孤身一人,瘦骨嶙峋,面容苍老、神情潦倒。他有过远大理想,比如考牛津、比如从政、比如成为作家。。。但从牛津破灭开始他就走上了自暴自弃的道路。。。仿佛一直无法有效控制情绪,远离都市在郊区生活。。。56岁那集,开始有稳定的议员代表生活(虽然是自费的),甚至在60上下还有过一段维持4年的婚姻。。。63岁开始不用领救济金,且完全接受了宗教担任助理牧师。。。不过这完全算不上有些网友说的“逆袭”。仅仅不再颠沛流离。。且仍孤身一人。不过他用母亲的遗产买了法国乡下的一座小房子,有过爱的人,仍在追求与前妻复合。。。跟自己相比,也算是走向和解了。。。作为中产的小孩,站在原本的十字路口,若是无法攀上往上的阶梯,由于家庭教育和深层认识无法有tony那样的盲目乐观,那么像peter一样做一个无用的自洽的普通人又何尝不可?



人生七年963 Up(2019)

又名:人生七载之当我六十三 / 63岁起 / 人生七年第九季

上映日期:2019-06-04(英国)片长:180分钟

主演:Tony Walker / Charles Furneaux / Nicholas Hitchon / 

导演:迈克尔·艾普特 / 

人生七年9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