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从两方面思考甚佳,一是外星人除了外貌上与人类不一样,在其他方面与人类的不同和在这部电影里面起到作用。二是,男主本身的性格和经历,和《海边的曼彻斯特》很像。
影评写了一点,然后又补写了很多,中间时间跨度很大,风格及思想有很多不同。望见谅。
整部电影就是讲一个人性的美好(外星人)被摧残的故事
一开头的主持人调侃外星人,完全不把它们当回事儿,反映了人类对外星人(人性的美好)的一种整体态度。
而剧中几乎所有人除了男主几乎都站在了人性的反面,从这点看,仿佛地球只剩下最后一个人,并不是结果而是已经成立的事实,没有人性何谈人?
整部电影笼罩在一个“性”字里面,而主角的处男身,仿佛出淤泥而不染,尽管他后来去嫖娼了,当看到妓女如此玩弄和售卖“性”,仍然放弃了自己念头。
性的象征意义十分强烈。最明显的就是象征着欲望,而欲望,是所有罪恶的开端。

另一个我看到的是“骗”。整部电影一个“骗”字贯穿了几乎全部情节。
人近中年,母亲的死一直让他耿耿于怀。他父亲无意中说漏了嘴,发现原来害死母亲的是他的父亲。
因为酗酒父亲没有按时回来。伤心的外星人走了,外星人也被欺骗了。
两个骗子拿着外星人的幌子到处敛财,甚至连外星人本身都成了骗局的一部分。
男主角好朋友的死因也是来自一场骗局。
男主角本身是理想化的,他似乎无欲无求,甚至连对“性”这种几乎是本能的欲望也消失殆尽。
但凡一部电影,主角在性格上要么会有很大变化,来让人反思让主角性格发生巨大转变的那些事情,譬如《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要么,主角的性格一成不变,但其性格已经剑走偏锋特殊到要用一整部电影来演绎,譬如《阿甘正传》《沉默的羔羊》。
用这种观点来看这部电影,似乎就好理解多了。主角对一切的事物保持距离,从未上心,几乎与世隔绝。他去找妓女的原因只是之前同事建议他应该去找个女人,对性不感兴趣。他疑惑看着同事努力工作,谋求经济,对钱不感兴趣。他抱着猫,默默的等待两个女同事,一直等,他似乎对被欺骗也毫无反应。他只有一个朋友,但这个朋友在他面前被谋害,他都没去帮助,他心里并没有珍惜过这份友情。他在影片中只有父亲一个亲人,与父亲的关系不冷不热,在影片末尾对父亲吼叫,可以看出他的人生中没有出现过所谓父子情。他唯一的乐趣,就是拿着望远镜冷眼观察,我们在什么时候会用望远镜看,当某个东西离我们很远的时候。望远镜的象征意义不言而喻,男主的灵魂已经和这个世界相隔了很远。
就这样一个人,一个活着没有什么目的,没有什么感情的人怎么会对一只死去的猫的尸体有任何触动?他把它扔进垃圾桶。
每个性格的形成其中一定有其原因。《三傻大闹宝莱坞》里对其中两个主角的家庭情况的毫不吝惜胶卷的表达就是为了向观众解答两个人的性格成因,一个唯唯诺诺没有主见是因为他的父亲很强势,一个自卑老实是因为他的家庭穷困继而拜神信鬼希望从中谋求支持。
而影片也直言不讳地指出男主性格成因。整部电影主角唯一有较大情绪波动的只有一次。当他知道父亲害死母亲的时候他暴怒了,我们可以看出母亲在他心里有多高地位,至少远高于父亲。我们可以试想一下,母亲死去,从小被酗酒的父亲养育,几乎家徒四壁,生活在了无生烟的乡下,没有什么朋友。他的灵魂恐怕已经被他自己深深地禁锢在这个躯壳里,唯一能唤醒他的,只有他的母亲。而母亲早已逝去。
人性有很多光辉,也有很多罪恶。男主算什么?他什么都不是,他仿佛只是一具躯壳——没有欲望的人何以称之为人?
然而终究男主的身体里被翘开射进了一丝光芒——他仿佛要开始接纳女邻居。
ps 说到这里,是不是想到了另外一部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这部电影主角本身和其思想都很相似,都是一个悲剧造就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灵魂。这部电影与《海边的曼彻斯特》相比不是很有名,于是上imdb上查了一下,奖项一栏,着实让我吓了一跳——2011年威尼斯电影节一举斩获三项大奖和一个提名,也曾大发异彩。
然而主角的灵魂再也没有重见天日的那一天,他已经是地球上最后一个人了。其实不是,这个地球上已经没有人了,只剩下一具人的躯壳,和埋葬在这里的灵魂。

最后的地球生物L'ultimo terrestre(2011)

又名:地球上最后一个人

上映日期:2011-09-09(意大利)片长:100分钟

主演:Anna Bellato/Teco Celio/Ugo De Cesare/罗贝托·赫利兹卡 Roberto Herlitzka/Sara Rosa Losilla/卢卡·马里内力 Luca Marinelli/Paolo Mazzarelli/Ermanna Montanari

导演:Gian Paolo Lomi编剧:Gian Alfonso Pacinot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