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银行》:离《独自等待》还差一公里
文/马庆云
最近上映的电影《爱情银行》没有抱多少期待去看,但看完之后,却也有小惊喜。该部电影由夏雨主演。在我印象中,夏雨还真没拍过什么烂片,甚至于包括去年的《甲午大海战》,都算可以。最近几年,夏雨大叔在电影圈的影响力,不比当年,《爱情银行》的意义,或许在于,告诉大伙,老夏雨依旧是屌丝文艺男青年的代言人,虽然,这个屌丝已经是大龄的了。
《阳光灿烂的日子》、《独自等待》和《爱情银行》,我个人认为,是夏雨电影三部曲,里边存在一定的精神内核上的连续性。《阳光灿烂的日子》算是少年“夏雨”的性萌动,《独自等待》就是青年时代的,而《爱情银行》则成为毕业十年之后的中年“夏雨”的爱与性。如果说前两部已经无限接近经典的话,那这第三部,《爱情银行》则明显差了那么一公里。
《爱情银行》开篇讲述了一个小三女人要在“夏雨”开的“爱情银行”里边找回那个男人到底说了什么话的视频的故事,而后半部分,则“话锋一转”,讲述了“夏雨”与十年前的恋人再见面到离别的伤感故事。前半部分,重点在讲这个小三,后半部分,重点在“夏雨”。为了让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不至于脱节,该剧让小三和“夏雨”直接产生了爱情。但这种弥补,并不能挽救该部电影剧情上的前后脱节问题,给人前边在讲一个事儿后边又讲另一个事儿的感觉。这种电影话说上的失调,在2012年的李玉导演的《二次曝光》中也严重存在。故事的前后不统一性,首先是编剧手法的低端,与故事的故意拼凑。
但《爱情银行》继承了《独自等待》里边的男一号的文艺腔。这种文艺腔,并非台词上的之乎者也,而是人物行为上的“与世俗较劲”。文艺青年的独特标志,不是读了多少书,会写多少字,而是能否保持对世俗的基本的敌对态度,即使不能全部敌对,也要在其中几点哪怕是一点上的敌对。最近,有些青年喜欢叫自己为文艺青年,却做着比谁都世俗的事儿,就明显是“败坏”文艺二字的名声了。
在《爱情银行》中,“夏雨”与世俗爱情进行敌对。大学女友明明喜欢富家生活,不愿意与其一同漂泊,但夏雨却以坚持“爱情银行”的名义敌对这种世俗。这样,文艺青年的劲头就出来了。这种劲头,于当下来说,也是很好的卖点。但可惜的,是该部电影,没有把这种精神作为主要故事内核,相反,用了最大量的时间,在赘述“小三要视频”的事儿。这种很难引起大家共鸣的要视频的事件,拖累了后边的“文艺精神”。
于台词设定上,《爱情银行》有意保持一种类似于《独自等待》的文艺范,这种劲头,甚至融入到了镜头的拍摄上。但因为才气确实不足,或者是准备时间不足,造成台词虽然有诸多亮点,但却无法实现《独》的经典气脉,时不时的有几个好段子,并不能取代大量的平庸桥段推进故事的过失。同时,镜头语言上虽然也注意向《独》贴近,但节奏上依旧存在明显问题,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但总体上说,《爱情银行》还是可以伤到我的。十年后,再见大学时期的恋人的话,当她当面告诉你,“其实,我还是喜欢跟高富帅在一块”的时候,我们当作何感想?最近我媳妇问我,老马,你老说自己才华横溢,可是,真牛逼的话,应该很能赚钱啊,可为什么咱们家现在下个馆子都得提前“打申请”呢?我想了想,说,有气节的文人,是有一种与世俗对立的情结在里边的,就好比我吧,一旦跟政府妥协,立马就是高级五毛,一旦跟权贵妥协,立马就是“月入六万”的影评人。可是,我不能妥协,要保持这种独立意志。这便是文艺老男人的矛盾点所在。
我当年,也是因为这种不妥协的意志,造成生活上的“风雨飘摇”,大学恋爱的那位妹纸给我说沙扬娜拉的。至今想来,哀伤一片。但不后悔。人还是应该保持那么一点“不妥协”的劲头的。生活本应如此,安之若素,最次,像“夏雨”一样,咱下个海,打个鱼,总行吧?
话越说越远,总觉得最后这点,跟电影无关。

笔者电影聊天群:182802673
笔者的《老马聊骚》节目视频链接一个:
http://v.ku6.com/show/dy_h5Aa2AddWAAwyYShnqw...html?nr=1


爱情银行(2013)

又名:Love Deposit

上映日期:2013-03-14(中国大陆)片长:94分钟

主演:夏雨 / 周泓 / 徐洁儿 / 罗京民 / 姜寒 / 常远 / 

导演:曲江涛 / 编剧:曲江涛 Jiangtao Qu/黄晶 Jing Huang/杨子萱 Zixuan Yang

爱情银行相关影评

inhiu
inhiu • test
牛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