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月末的武汉,微风拂面,空气中已经带有些许的凉气;疫情之后的武汉多了一种肃穆感,这大概就是经历过劫难之后所染上的色彩。

适逢第十五届华语青年电影周开幕,影展秉持着“电影工业从青年开始”的理念,给青年导演们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为电影行业的下一波浪潮推波助澜,编辑部有幸参加了展映。

《花这样红》是周洲导演的第二部剧情长篇,此前入围了第49届鹿特丹国际电影节的明日之声(Voices)单元,主角迟立是一位患有癫痫的女孩,她在爱情,亲情和梦想间沉浮,走向绝望的同时又给予她新生。

以上是豆瓣关于这部电影的全部介绍;在展映过后,我们与周洲导演就这部电影进行了一些交流,试图读懂这短短几行字背后的表达和深思。

《花这样红》剧照

影片的中文片名来源于一首民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个名字充满了对美好而强烈的生命力的赞叹,同时又有着一份“花无百日红”的哀怨,暗示着对所有美好事物都终将凋零的现实的喟叹。所以导演说,他把“为什么”去掉,是要用肯定的语气去陈述“花这样红”,这是对电影中女主人公生命力的赞叹;对她的不畏凋谢也要绽放,对她的向死而生,对她独特亦艳丽的生命的褒奖。

这大概也是影片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迟立是经历过凋谢的花,但根部犹在,所以只要活着,就一定会再次绽放。

映后见面会

影片的英文译名《Only You Alone》,则像是这个电影的Side B。三个简短的单词所描绘的,是树林里独自的背影,是彼此坐在一起吃饭却无法真心交谈,是满的快要溢出的孤独感。导演想要借由这个片名去传达出,生命中最紧要的痛苦,是无法真正与人交流的。

“我很欣慰,电影在鹿特丹电影节放映后,一个癫痫患者对我说,他很喜欢这个片名,他的感受就是Only You Alone,只有你一人。”

这让我想起导演在见面会说过的一句话:“电影不是为了某一个人的个人服务的,它是为了促进人和人之间的理解。”我想这或许才是导演想要传达的,即便只有你一人,依旧能够在某个时刻,感受到一些共鸣,或许,只是因为在电影节看了一部新影片。

谈及女性主义,我提出了自己的好奇。作为一个男性导演,却在自己的头两部作品都把视角放在了女性身上,这个其实并不常见。

“我不太了解‘女性主义’的概念。拍摄女性题材电影,出于我对于女性的尊敬。在真实的生活中,女性患者往往藏得更深,更加地自卑,困境也更大,例如女性患者怀孕是承担极大生命风险的,而男性患者则不同。这在电影中也有呈现。我想,这里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

而在题材的选择上,导演也坦言,拍摄一部电影很看重缘分,“遇到有意义的题材,能够在我心中生长,我都会全力以赴,而不会局限于自我的情感表达。我的情感也会融入创作中,被故事、人物所影响,对此我感到乐在其中。”

映后访谈会上

全力以赴,乐在其中,许许多多的青年电影人正是带着这样的感情投身于自己热爱的行业之中;而从电影节起步,似乎是其中最为常见的方式。我们也向导演提出了这样的疑问:是否会因为如此,青年导演们刻意去迎合着电影节的喜好,用“边缘”和“苦难”装点自己的作品,而忘记了表达的初衷?

我认为艺术电影聚焦边缘人群或者是对苦难的表达,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而且也是非常有意义的。无论是从人文关怀或者人性挖掘上,电影节青睐这类题材,也是很自然的。青年导演从‘独立小众’起步,是个人的选择,也有从广告、短片和类型片起步的。我觉得“独立小众”从制作成本上,对起步阶段的青年导演更容易实现,表达也更加的自由,肯定是影响着很多青年导演的创作方向的。

但是我们的文艺片很多时候忽视了人物和故事,太注重形式和风格,内容上与观众的情感连接太少。我觉得青年电影人应该坚持讲好人物和故事,注重情感的刻画和表达。

《美丽》剧照

制作成本确实是很现实的一个考量,而对于刚入行的青年电影人来说,即便是有宏大的科幻概念,成熟的商业剧本,或许都很难轻易地找到大笔资金。如此,“独立小众”确实是更容易实现,表达也更加自由的载体。只不过在表达时,我们更应该注重和用心的,是作品本身,是人物自然构成的故事,而不是为了“苦难”而刻意去“边缘化“。

这次采访的最后一个问题:作为已经有优秀作品产出的电影人,您对迷茫期的青年影人或者想进入这个行业的青年影人有什么经验分享或建议?

导演非常酷地回答了两个字:用心!

不论是对这部电影,或者是要对青年电影人们的建议,亦或是生活中的每一天每一件事,“用心”都必定能带给一些如同深冬暖阳般的慰藉,借此共勉。

原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有点The Point】



花这样红(2020)

又名:Only You Alone

上映日期:2020-01-25(鹿特丹国际电影节)片长:90分钟

主演:池韵 孟令伟 王美莉 池瑛 

导演:周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