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电影很明显,让人想到它在打比喻。
我不理解那块地方的具体历史,所以我一定没法揣测这方面的隐喻。那么有没有其他方面的隐喻?我不知道。我只是相信,它不可能是一种严格的隐喻结构,每一样东西、每个人物都一一对应一个现实中的事物,无论大小。因为我相信假如这样严格地执行隐喻的写作方式,就不会写成任何作品。
所以我突然意识到可以思考另一个问题,既然我知道自己看不懂它究竟在隐喻什么,但又确信它一定包含了隐喻,在这么模糊的感知和理解之下,竟认为它更加出众?
当人处在并不是很清楚的状况中,是如何对它产生了更加强烈的价值评价?须知这多半包含了错误的、幻想的成分啊。
我以为隐喻的写作手法总会收到一个锦上添花的好处,那就是让半懂不懂化为过分的夸奖。这是人的一种普遍心理。当然也有的人十分反感半懂不懂的事情,他们更可能在陷入这种不确定时变得暴躁,并给予对象过分的差评。不过我相信这是少数情况。多数时候人们还是倾向于给予过分的好评,所谓“不明觉厉”吧。
我以为就这个电影来说,它的欢快、奔放、粗野的艺术效果博得了人的好感,于是令人对它隐喻的半懂不懂普遍给予了好评。我相信没有几个中国观众敢说自己知道它都在隐喻什么,可又好评一片,而且人人都说自己知道它肯定在隐喻什么。这就是证据。
我以为它的隐喻一定是多方面的,而且不可能是严格一一对应的。
它可能在用某几个人物隐喻南斯拉夫联盟中的某几个后来独立的国家或称民族主义集团,比如阿黑象征传统上就好战的塞尔维亚,其他的我就不敢确定了。但我也觉得,三个主要人物可能分指社会的三个主要方面,或者阶级,比如阿黑象征那块地方传统文化中的野蛮好斗和天性中的率真,马克象征知识分子精英、政客,而那个婊子我却不知道象征什么,优厚的物质利益?但我又觉得那只猩猩和它的饲养员(马克同志的弟弟)这样解释是不舒服的,他们俩更可能是象征淳朴大众的人格,猩猩作为动物象征大众作为humanbeing的本能冲动,任何权力、时代都不可能压抑、控制的人性的最基本的需求。而饲养员则象征大众的自我意识,会被听、说、环境影响,会思考,也会断断续续、若明若暗地感知自己动物本能的头脑。因为电影里明显在运用水这一意象来区分现实与虚幻,区分生和死。水不可能是某个国家、民族的隐喻。动物的象征意义应该和水、开裂分离的岛更为接近。
最后的大团圆,阿黑的正房夫人明显是在主持家务,这既可以说成是,对某个消失在历史中的“祖国”或者某个伟大时期的寄托,又可以理解为人格结构中的非理性因素,又可以理解为家庭结构中女性的作用或母亲的心理地位。我以为这个电影的每一个部分都可以做多种隐喻理解,而且都说得通。至于所有隐喻之间如何串联起来,反正观众一定是时断时续感受到隐喻发作的,但观众并不会注意到或者在意。
所以这就是一个运用隐喻手法的电影收到很好效果之后(通过电影展现的热闹本身),又进而获得更好的效果的例子了(半懂不懂的人们为它加上的各种各样的可能的理解)。因为一旦观众觉得你好,就会把所有模糊地带都解释为高深,就更觉得你好。这显然是一种心理效应(类似于光环效应、情人眼里出西施等等)。想一想反例,假如一个本身拍的很糟糕的电影,假如它也用了很多隐喻,观众只会说那些隐喻的晦涩难懂使它看起来更加糟糕。



地下Подземље(1995)

又名:地下社会(台) / 没有天空的都市 / Underground

上映日期:1995-04-01(南斯拉夫)片长:170分钟

主演:米基·马诺洛维克 Miki Manojlovic/拉扎尔·里斯托夫斯基 Lazar Ristovski/米里亚娜·约科维奇 Mirjana Jokovic/斯拉夫科·斯提马科 Slavko Stimac/恩斯特·施托兹 Ernst Stötzner

导演:埃米尔·库斯图里卡 Emir Kusturica编剧:杜赞·科瓦泽维奇 Dusan Kovacevic/埃米尔·库斯图里卡 Emir Kusturica

地下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