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于2020-4-7发于本人b站专栏,2021-7-19突发奇想搬运到豆瓣)

写在前面:第一次为一部电影写了将近五千字,原因是这部作品实在太伟大,深深震撼了我,只能用这种方式表达我的崇敬。观影并写些文字纯属兴趣,水平不高,也难说文采,但求简洁通顺。

正文


有人评价到,《地下》像一部长篇史诗小说,是导演库斯图里卡的野心之作。我对此深表赞同。这部电影在170分钟(为公映版,导演剪辑版320分钟,尚无挑战的胆量)的时间里,围绕着黑仔、马高和娜塔莉三位主角的经历,展现了1941至1992——即从二战至解体——五十余年间南斯拉夫的变迁。

无论从哪方面看,这部电影的构成都极其复杂。初看完时,在巨大的冲击与震撼中,我曾有写些长篇大论以面面俱到地分析本片的冲动,然而略加思索便知全然无力。在这里,我先尝试从内容和手法两方面简要地列举一下本片的特色(I),再选出其中一些元素详细表述自己的想法(II)——由于本片的复杂性,在进行后者时也许会忽略这些元素间的内在联系,我认为这些内在联系使得整部影片浑然一体,是成就佳作的关键所在。

I
内容上,我暂且将其分为小、中、大三层次。小指人物线,三位主角都被塑造成了丰满而充满内在矛盾的个体,在承托宏大叙事的同时也始终用复杂的人性吸引着观众。中则随着电影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指向,如对爱情的思考、对战争的反思、对共产主义的探讨等等。大,指民族感,这是全片的底色,是贯穿全片始终跳动着的脉搏,也是使我看完后久久不能平静,激起我心中共鸣的重要原因。三个层次正如交响乐中的不同声部,交织缠绕、相辅相成,使全片饱满而厚重。

手法上,或者说风格上,这部影片也十分丰富。论其叙事,全片为正向时间线,分三部分,分别命名为“战争”“冷战”“战争”,有一种明显的回旋感。影片有着浓浓的荒诞与黑色幽默气息——轰炸下主角熟视无睹,餐盘里的鱼垂死挣扎,猴子操控坦克打出炮弹,生长于地下的少年分不清日与月、鹿与马……另一方面,影片又充斥着魔幻现实主义,展现了丰富的想象力:一群被困于地下二十年的人永远活在二战时期,受人操控的钟表偷窃了他们五年的时光;欧洲地下有着交错相连的公路,只需打开井盖就可以到达,借此能从柏林走到希腊。此外,影片中也不乏诗意的场景。约凡溺死时,在水下看到了此前投井的妻子,绝美的画面配上欢快的舞曲,展现的却是一对新人在另一个世界的相逢;第三部分中,黑仔发现自己错手杀死了老朋友马高和爱人娜塔莉,两人着火的尸体乘着轮椅围绕十字架旋转,十字架下是悲痛欲绝的黑仔,画面宛若一副动态的油画。种种手法风格难以一一列举,它们也如同内容上的三层次一般穿插在全片中,展现着多种多样的故事、意象与情感,这是影片一个重要的维度。


II

1. 黑仔

影片一开始,就是黑仔与马高在奔驰的马车上酩酊大醉,周围簇拥着狂奔的乐队,奏着欢快的曲调。黑仔显然醉意更胜,手持手枪,喊着“我们会干掉他们”,不时随意地开两枪。随后我们得知,这两位是南斯拉夫共产党员,对抗纳粹德国,此时正是1941年贝尔格莱德沦陷前夕。

第一部分中,影片选择用一种戏谑玩笑般的方式展现战争(配乐始终欢快、德国军官只是“情敌”符号、战斗有如儿戏…)。在这种环境下,黑仔是本片中的英雄角色。他在酒馆暴打叛徒,在剧院击毙了德国军官(尽管主要由于爱情),被俘后受严刑而不屈。他做事雷厉风行、全然无畏,一心渴望战斗,体现出了很强的个人英雄主义,和对国家最直接的责任感。

但另一方面,他又是个不负责任的“渣男”,一心追求着冒险与新的爱情。他以外出战斗为由欺骗怀有身孕的妻子,实际是去勾搭女演员娜塔莉。妻子因为生产而去世时,也不知他在何处。他倒的确深爱着娜塔莉,因为她,他在第一部分中经历了种种冒险,最后被手雷炸伤,来到了马高家的地下室。

第二部分,主要展现马高如何欺骗地下室中的众人二战仍在持续。马高以领导人铁托的名义欺骗黑仔,让他待在地下室中。拿到“铁托”赠予的礼物的黑仔感动万分,情不自禁唱起了赞颂领袖的歌曲。可见尽管被困地下室近二十年,他心中战斗的火焰仍未熄灭,对民族的责任感也丝毫没有消退。他的儿子约凡也在地下室中长大成人,这个少年在他父亲的影响下有着同样的对战斗的渴望,尽管他从未见过地上的世界。黑仔对他的儿子寄予了很大的希望。

终于,父子俩在一次意外中逃离了地下室,他们全副武装,要去结束这场“战争”。他们误打误撞遇到一个剧组,拍摄的正是黑仔和马高的往事。黑仔一枪杀死他的情敌德国军官(当然是扮演的),大闹剧组,进而“大获全胜”。重返地上的黑仔享受着这个世界,在湖中教儿子如何游泳。这时,直升机发现了他们,黑仔立即上岸,拿枪反击——战斗是他一生的追求。当他再一次取胜,却忽然发现儿子已消失在水面上。他潜入水底搜寻不得,哀伤万分。于是我们突然醒悟,黑仔对儿子的关爱与期望,从来无关亲情,只关乎自己对战斗的渴望,对祖国对民族的忠诚。正如在儿子出生时,他曾说“要让他去莫斯科上最好的军校”;正如在地下的二十年,他把自己的理想完全灌输给了儿子,而儿子甚至分不清日与月、鹿与马。当敌人出现,那便是他唯一的目标,而完全将儿子忽视。最终,他哀伤万分,我们有足够的理由怀疑,他哀伤的不是儿子的逝去,而是自己精神的无处传承——虽然他或许从未分清。

第三部分,视角转移到了其他人。黑仔再出现时,已是南斯拉夫内战中的一名军官。有人问他属于什么部队,他回答“我自己”,再问他有没有上级,他回答“有!我的祖国!”——这依然是我们熟悉的黑仔。而当他发现自己下令杀死的战争贩子正是老朋友马高和爱人娜塔莉时,他崩溃了。电影交待了黑仔成为军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找寻儿子约凡,可非但未果,还错杀了自己的老朋友和爱人。霎时间,他意识到,自己五十余年的一切奋斗,非但没有把国家引上正途,还使自己失去了一切。战斗与民族感一直是他的信仰,如今战争将要结束,国家将要分裂,他却只能孤身一人面对信仰的崩塌。于是,他回到那个地下室,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影片最后,黑仔和妻儿、马高、娜塔莉在不知何时何处相遇。伴随着欢快的歌声他们起舞,大概他终于放弃了那些战斗和责任,只剩下最平凡的欢乐。



2. 战争-冷战-战争

“战争”“冷战”“战争”,这是此片三部分的标题。其中回旋之意很明显,但这里还是按照顺序来说。

第一部分“战争”明显指二战。虽然在豆瓣上这部电影带有“战争”的tag,但确切地说应属于“战争喜剧”。而且不同于《虎口脱险》这样的标准战争喜剧,《地下》是借用了战争喜剧中戏谑化、去严肃化对待战争的方式,来把战争作为整部电影中一个组成要素。具体到第一部分,主线其实是主角三人间的爱情与冒险故事,而战争为主线提供了而更多的矛盾点,促使主线向前推进。虽然战争不乏凸显人物(尤其是黑仔)性格的作用,也含有展现真实历史的属性,但还是可以说,战争在第一部分并非重点内容。

第二部分“冷战”十分有趣。首先按照历史时间,这可以指美苏冷战。不过历史上的南斯拉夫,是既非北约又非华约的中间国,影片也未曾提及冷战,并不足以作为标题。那么进一步讲,“冷战”可以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电影中,马高欺骗众人二战仍在持续,将他们“囚禁”于地下生产军火,这便可称作一种冷战;地面上,马高与妻子娜塔莉的关系也似冷战,马高犯着泯灭人性的罪行,而娜塔莉在良知与奢靡生活间摇摆不定,两人关系在争吵与交欢间往复;在地下的婚礼中,我们发现马高和黑仔之间也有冷战,一方面是黑仔对于地下生活的厌烦,另一方面是两人对于娜塔莉亚的情感矛盾至今未能解决。总之,这里的“冷战”指马高这种非人行为所带来的一系列矛盾,人们心中潜藏的种种疑惑与不满,在各种常态下暗藏的冲突。最终,荒诞地,随着猴子开出的一炮,这种状态迎来终结,留下出逃、迷惘和死亡,留下躲进坦克而就此消失的几十条生命。

第三部分,又回到了“战争”,这一部分是全片的高潮。此前一直回响不停的欢快曲调戛然而止,影片的风格渐渐偏向灰暗与绝望。故事即将迎来结局,而宿命的轮回也将完成闭环。时间依旧线性向前,而南斯拉夫的土地则由一场战争迎来了另一场战争,这便是“回旋感”的体现。只不过,战争不再戏谑,房屋开始燃烧,烟雾笼罩,炮声四起,人物的命运来到了注定的悲剧。这一部分从伊万视角切入,已是1992年,寻找猴子索尼的他来到柏林,依旧无所获。在地下的二十年使他无法相信战争已经结束,更无法相信南斯拉夫已不复存在。他来到地下公路,想回到南斯拉夫,却发现路牌指向雅典,中途的贝尔格莱德已经消失。在故土,他又遇到了马高——自己的哥哥,得知真相的他拖着瘸腿,用手杖愤怒地击打马高,一下又一下,不知宣泄的是被囚禁和欺骗的怒火,还是对战争贩子马高为祖国带来灾祸的怒火。马高奄奄一息,绝望的伊凡则悬梁自尽——“为你感到羞耻!总是上吊!”,五十年前马高曾这样对伊凡说。随后,马高与娜塔莉死于黑仔不知情的命令,黑仔则在丧友、丧爱、丧子以及信仰破碎的多重打击下投井自尽。五十年前的战争,马高和黑仔还是朋友,共同争夺着娜塔莉的爱,伊凡虽懦弱,却在索尼的陪伴下过着充满希望的日子,南斯拉夫迎来的是戏谑的侵略,战争近乎一种附属的情趣;五十年后的战争,马高和娜塔莉被至亲杀害,伊凡和黑仔在绝望中自尽,南斯拉夫在战火中消亡。这种面对时间、命运深远的无力感,至亲间被迫互相杀害的残忍感,和民族分裂、祖国消亡的大悲哀,共同乘着叙事的回旋,叠加在第一部分的欢愉之上,带给观众无尽的震撼。



3. 民族感

看完电影的那个凌晨,我的例行朋友圈删改了三次,最终如下“欢声笑语下的悲哀、第三部分的宿命轮回、黑色幽默、想象力和魔幻现实、史诗感......种种亮点都不是我觉得这片r无与伦比的真正原因。是那种民族感,那种认同、关切和深沉的爱。”

在观看这部电影时,前一个小时(即第一部分)我感到有些倦怠,现在想来大概是因为文化的隔阂。第一部分的故事中,吵闹的音乐,斯拉夫人的奔放,一切都像一场闹剧,让人摸不到头脑。但或许也正因这种隔阂,一旦精神状态适应了这种环境,就更能感受到电影要传达的有关民族的内容。

反而,在第二部分中,找不到多少民族痕迹,取而代之的是地下世界这个反乌托邦(算是吧)中应有的洗脑行为。当黑仔收到“铁托”赠送的礼物时,他情不自禁地唱起了赞颂领袖的歌曲,进而引发了地下室众人的合唱。值得一提的是,电影在这里的处理很巧妙。镜头从黑仔开始,伴随着众人的歌声,通过多次切换,为观众展示了地下室中的众生相。黑仔自然是无比真诚,眼中几乎泛着泪光,深情地歌唱;一个正在吃饭的人离开餐桌立正站好开始歌唱,眼神四处瞥视,唱了几句想起要脱帽;流水线上的人们照常工作头也没抬,他们或许在歌唱吧;孩子们也站成一排歌唱,小一些的面无表情,大一些的脸上带着顽皮的笑。我看到在这样的环境中,似乎只有最坚定者还留存着信仰,我不敢说导演是否对于某种思想或主义有着隐喻,但我想,这隐喻一定关乎社会状态,或许昭示着南斯拉夫执政党的僵化,以致最后的分崩离析。

第三部分中民族之哀表现得非常露骨,还有什么比一个南斯拉夫人找不到自己的国家更令人心碎的吗?同时,这悲哀也让我更加理解了第二部分的含义。展现政权的弊病而没有显露其他任何倾向,对祖国的爱贯穿始终,我猜测,导演是想表达这种爱应当与政权剥离。这是每个人最原始的情感,当一个人谈论自己的祖国时,他讨论的是那片土地,那些人,那种文化,对它们他怀着最纯真的爱和关切。

比较令人奇怪的是,这种令我如此震撼的民族感,在我试图从电影中找寻其蛛丝马迹时,却发现内容少之又少。我似乎被了一种没有实体承载而凭空存在的感觉征服了。于是我思考,并得到了两个答案。

一是电影开头的文字和结尾处伊凡的独白。

“献给我的父辈和孩子们。曾经,有一个国家,其首都是贝尔格莱德。”

“我们在这里找了新的房子,红色的屋顶和烟囱,鸟儿会在那里做窝,大门大开以迎接亲爱的客人。我们感谢土地哺育着我们,太阳温暖着我们,和家乡一样的绿草地。我们应该记住祖国与那些伤痛、悲伤和欢乐。我们会像讲童话一样对孩子说:曾经,有一个国家……”

这些文字,告诉我们这部影片的终极意义,就是献给民族与祖国。它们如同一对大括号,为整部电影定下了精神上的方向,当观众带着已知的历史去观看时,便很难不从影片中的欢乐与荒诞中体会出那种隐隐的伤痛。无处不在,是底色,是脉搏。

至于另一个答案,关乎自己。

(这一段中对于民族和祖国两词的使用十分混淆,暂且先不考证和修改了,两者都代表了那种归属感的目标)



地下Подземље(1995)

又名:地下社会(台) / 没有天空的都市 / Underground

上映日期:1995-04-01(南斯拉夫)片长:170分钟

主演:米基·马诺伊洛维奇 / 拉扎尔·里斯托夫斯基 / 米里亚娜·约科维奇 / 斯拉夫科·斯提马科 / 恩斯特·施托兹 / 

导演:埃米尔·库斯图里卡 / 编剧:杜赞·科瓦泽维奇 Dusan Kovacevic/埃米尔·库斯图里卡 Emir Kusturica

地下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