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评电影《地下》

内容摘要:战争历史题材的电影在电影史上层出不穷,从《战舰波将金号》到《乱世佳人》再到《辛德勒的名单》、《建国大业》等等都展现出了不同国家和不同创作者面对历史的和战争的态度。从整体来看大部分的创作者面对历史都是抱有严肃、认真、反思的心态,而前南斯拉夫的导演埃米尔·库斯图里卡却用荒诞的手法将战争和历史带给南斯拉夫的伤痛表现出来,带来了一场政治和战争的狂欢。

关键词:历史、战争、电影、狂欢、南斯拉夫

一、大众眼中的历史战争片类型特点

电影作为一种文化表现形式,无一不反映着某种时代、某种价值观或是某种政治观点,不可能有完全脱离它们的电影存在。而历史战争片作为最能表达国家和创作者历史观点的电影类型,从全球的眼光来看都展现出了某种同一性——缅怀历史,抚平伤痕。与此同时,随着热兵器时代的到来,现代的战争具有更大、更广、更快的摧毁性,所以大部分反应现当代战争的影片都是沉痛和压抑的。《战舰波将金号》以国家献礼的形式将宏大的战争场面拍摄了出来;《乱世佳人》将女性独立和战争民族独立结合了起来;《辛德勒的名单》切换视点站在了施暴者的一方去反思历史;《血战钢锯岭》将战争残酷的一面用最直接的方式展现给观众;《建国大业》回溯了一个党派如何惨淡经营建立一个民族独立的国家;《金陵十三钗》通过描写女性无私光辉来回照抗战时全民族齐心协力的场面……这些著名的战争片虽然不生产于同一个国家,但大部分都具有紧张的氛围,因为它们把人的生命、政治的严肃性提升到了作品内核中去,所有观众都会随着主人公的故事而沉默和反思。

二、《地下》的狂欢与人性

《地下》有别于其他大部分战争片,它给人以狂欢和轻松的氛围,讲述的不是人类(生命)而是人性。

如《亚利桑那之梦》一样的,演员的表演非常的戏剧化,也有非常多的符号化的设定。娜塔丽不仅在戏剧舞台上会陷入情感的漩涡,会将内心欲望用大幅度的肢体动作外化出来,在她现实中也是如此。两场黑仔用绳索将她捆住绑在身上的戏时,她都陷入多重爱情里。年轻时的她在纳粹军官法兰斯的青睐下依旧接受了黑仔的求婚,又在黑仔离开不到几分钟的时间里迅速陷入对马可的崇拜与爱情中去;在约凡的婚礼前后,她不满马可隐瞒实情和马可闹别扭,却又因为马可解开她的衣襟、向她身上灌酒而再次沉沦在马可的性能力里,她不断地摆动身躯,用脚踝磨蹭马可的衣领,再次沉沦在欲念里。最具有符号化设定的是马可的弟弟伊万和他唯一救出的那只猴子宋妮。伊万有点口吃,他不善言辞于是和动物为伍,但他却是最后杀死他哥哥的“执法者”,他身体的缺陷和道德的无缺陷形成了对比,所以有影片最后对未来的畅往和历史的总结的话是由他向观众说的。宋妮是一只黑猩猩,是最具人化的代表,它具有孩童的特点——野蛮而又天真。它在战争中被救出,又将炸弹放进了武器里引爆了地下室之战,多年以后伊万再次找到它和它团聚时,它又同一开始的轰炸场面一样像是一个无辜的孩子向伊万伸出了双手。这样的“巨婴”也存在在战争中,它也是人性的一种。而影片一开场的动物和人混乱奔走的场面也传达给观众一个观点:当战争来临的时候,已经没有任何文明可言了。

三、南斯拉夫的史观

库斯图里卡曾经在访谈中谈到《地下》的影片风格并不仅仅是他的作者风格,而是具有民族特色。南斯拉夫的战争从未停歇过,如马可说的那样。这个民族已经适应了战争的存在,所以他们会像影片中那样,在炸弹袭击的时候依旧吃完每一顿饭,依旧和心爱的人做爱,依旧举行派对和婚礼,依旧奏响音乐……这样的精神在最后一场戏中被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阳光普照下,有青草和河流,一个乐队演奏着欢快的音乐,黑仔和他的妻子一起给儿子和儿媳举办婚礼。马可和娜塔丽携手而来,伊万能说清楚话,贝托也没有残疾,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他们亲吻、拥抱,在音乐里舞蹈和狂欢。用这样的形式铭记历史和民族伤痛。

《地下》尽管是荒诞和狂欢的,是充满黑色幽默的,但它的悲剧性非常强。戏剧舞台和电影拍摄现场在影片中也成为了非常讽刺的形式符号。南斯拉夫国家和民族消亡了,但它的人民却选择用美好的寓言告诉子子孙孙未来可期,就像是笑着受伤的人为后辈撑起了一片天,这样的精神更加难能可贵。历史战争是伤痛的,但我们还可以笑着言说。



地下Подземље(1995)

又名:地下社会(台) / 没有天空的都市 / Underground

上映日期:1995-04-01(南斯拉夫)片长:170分钟

主演:米基·马诺伊洛维奇 / 拉扎尔·里斯托夫斯基 / 米里亚娜·约科维奇 / 斯拉夫科·斯提马科 / 恩斯特·施托兹 / 

导演:埃米尔·库斯图里卡 / 编剧:杜赞·科瓦泽维奇 Dusan Kovacevic/埃米尔·库斯图里卡 Emir Kusturica

地下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