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又一年,又到了回望感喟的时节,2014年的年底,等着远方的圣诞贺卡,也在等待圣诞老人驾着驯鹿雪橇送来的礼物。即将上映的“贺岁大片”姜文的《一步之遥》是我最期待的电影大礼,隐隐听闻它的各种预告花絮,便有倾耳戴目的兴奋之情暗藏于心了。

不过,《一步之遥》全球首映礼、媒体看片会、记者会的临时取消,的确让姜文的新电影与观众之间生出了另一个一步之遥了,就姜文的片子,这“节外生枝”是似曾相识的。对片方来说损失的除了上千万的首映礼制作费,包括令人咋舌的每天30万的场馆租赁费;困扰至深的或许还是钱没能解决好的地方,比如左右着电影人热情与信心的遥控器,那机器要伺候不好,不好使就是不好使。虽然有制片人信心满满的承诺,努力投入到删改的进程中,保证《一步之遥》在12月18日如期上映。

但这颗定心丸是降低了功效的,也是令人忐忑的,即便顺利放映但在片方与观者的心里又必然留有不痛快的遗憾。什么东西都有它的完整性,电影故事若被无影手多次蹂躏致残,缺胳膊少腿了,似阉割式的乱砍乱伐,比禁影宣告的毙死结果,强不到哪去。当然,总不能断桥绝人路,若考虑付出与回报的关系,忍下“吊桶在你井里,由你作主”的现实,使影片顺利上映赚回辛苦费,这又是天经地义的。

事实上,我是想要回顾十四年前的老电影《鬼子来了》,无端地绕到《一步之遥》,与姜文有关系之外,硬扯到一起的缘由在于某些片子因缘际会所呈现的相似命运,《鬼子来了》纯爱国片,在国内的待遇算是倒霉中的倒霉,“黑户”的身份就是最好的证明。随便搜索便可了然,在国内被禁映被封杀,国外被日本右翼势力威胁,走国际电影节曲线救国,还要承受不堪重负的各种压力。但坚信“能量守恒”就对了,姜文凭借《鬼子来了》戴冠戛纳评委会大奖,有了国际认证的导演实名,也算是上帝为他做了一个漂亮的反击动作。

所谓天朝民间卧虎藏龙,这真不是虚的。十五年的长度,开民智的工程苟延残喘着,但是会看电影的人的确是越来越多了。对《鬼子来了》的评论,沉重的,诙谐的,扯皮的,深刻的,脑残的,激进的,反对的,膜拜的等等不一而足,公众的感悟简直是五花八门,百花齐放。关键在于这些评论的质量上,各个都有看点,一两个不俗之处都是小意思。

一部电影能够为观众提供如此宽泛的解读空间,仅此一点,它的现实意义与存在价值便脱颖而出了,而且不是空洞虚妄的。在我看来,《鬼子来了》的额外贡献是它有“酒”的功能。看电影,如醉酒,欢乐地浅酌,亢奋地豪饮,醉醺醺地掏心掏肺,放肆地问天问地,不能借酒浇愁,还要酒阑人散,好似一场解不开的梦。理智与情感的较量则是一种混沌,能让自以为明白的人进入混沌状态,又能让处于混沌中的人分外清醒。

网上转载的有关姜文谈《鬼子来了》的访谈录,读来别有一番滋味。与他个人的解读相映成趣的恰好是网络上的各路民间影评人及电影爱好者们的感悟。姜文一贯地用最平庸的的语言把他与他的电影拉进最简单最白痴的艺术之列,他极端的“幼稚”“偏执”“平凡”,他的“无意义”,他的“知不道”,他所谓的“扯淡”,是使人玩味的,他若是深沉的,也只有以肤浅的形式做衬托,才是行得通的。看电影就是图个能意淫的快乐,所以我觉得他只说废话,把最大的快乐留给观众了,戏外也继续着他戏内的冷幽默,仍是特立独行的。

《鬼子来了》电影改编自尤凤伟的小说《生存》,保留了人物、故事背景,但另辟了一个主题,服务于该主体的厚此薄彼,使电影呈现了彻头彻尾的新面貌,原著里突出的战争、饥荒退居为剧情发展下去的条件,“杀”成了立意的新据点。战争世界,非人化的“食人”游戏成为生存下去的唯一社会共同行为,人性的黑暗面便被一层层地剥离了出来,从筑建秦始皇长城的千万血肉之躯,到听命于慈禧并杀掉八大臣的刘一刀,再到挂甲台的村民,甚至包括未来。刘一刀是明明白白地说了,“被杀之人之后代天天上供,年年上供,代代上供,已经是第五代了。”

说来,姜文拍这部抗日爱国战争片必然是有所寓意的。一个重新设定的人物“我”,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我”,他的神秘,他的权力,他的性情,他所隐含的一切其实就是这部电影找寻的故事线索。不过,在小说《生存》里,那个“我”是有具体对象的,是个抗日游击侦查队队长。电影里也影射过一个叫“五队长”的人物,但做了否定。如此一来,“我”的神秘便成了一个需要破解的“谜”。我读张远山的那篇“我是谁,电影《鬼子来了》的寓意核心”,也读出了乐趣。

回来继续说电影,剧情是这样的,1945年日本投降前,中国是个血雨腥风的世界,在某个长城根脚下,寓于出一个纯朴懵懂的“和平村”——挂甲台,这名字缘自一位卸甲归隐的戎马大将军。挂甲台招致飞来的横祸时,姜文饰演的普通村民马大三与守寡的鱼儿正在造人,是福是祸,这一天成了极不寻常的一天。总之应了五舅姥爷的话,“来者不善,善者不来,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祸,便是接下来3个小时要演的故事,一句话总结,半年后,就在日本宣布投降的时候,挂甲台被血洗,村民被屠杀,村落烧成灰烬,挂甲台从地球上消失。而所谓“福”,则是关系到繁衍生息民族兴亡的“福”,那一天马大三跟鱼儿造人成功,因此,马家有了后,挂甲台留了后。这两个犹如生死的极端拧成一股线存在着。事实上,在迫近灭顶之灾前,故事剧情一直是以欢快的铁蹄行进着,在日本海军军歌《军舰进行曲》的伴奏中,配上姜文这种“努力型的天才”及其他演职人员出神入化的表演,悲剧里的喜剧“粉墨登场”。

甩开与战争有关的杂念,最自然的人还真是最幽默的喜剧大师,《鬼子来了》用台词抖包袱的同时,编剧们对他们所要塑造的人物的人性是接纳并尊重的。正因为如此,《鬼子来了》的前半段能给观众带去那么多的“欢乐”。

挂甲台的村民或许是愚钝的,是自私自利的,是民智未开的“乌合之众”。他们被洗脑被奴役的脑袋里只有“你说什么就是什么”的认知,再“远大”的决策便要交给老天,靠抽签,靠认命来判断。所以把他们变成这种人类的“神秘物种”才是罪大恶极的,但挂甲台的村民们绝不是电影所要讨伐批判的,反而是要同情的,甚至到最后都在为他们哭泣,牺牲品这一永恒的角色是值得可怜。这在音乐隐士刘星的配乐曲《虚怀若谷》里得到认证,只要静下心来听,悲从中来,你的泪会自然滴落。

是的。泪滴落着。可是泪流尽了,因为无泪可流,又痛苦的无法发泄,人便会愤怒。后来,《鬼子来了》对可怜的民众是愤怒的。当日本投降后,镇广场上又恢复起一派安宁一派和谐的场景时,电影是愤怒的。与日本投降兵做商品交易的老百姓,拿抗日战争说书赚钱的投机者,驻足在电话机前把玩战争缴获物的小孩子,吴大维饰演的高少校那一串串的妙语连珠。挨打的人生兜兜转转,又回到了最初的起始点。

而这一桥段又是对“人性”最深刻的表现。生灵涂炭,但不误繁衍生息,挂甲台的驴子要与日本兵的战马交欢,日本的军妓问马大三需不需要”老婆“。到具体的人事态度上,看日本兵与美国大兵的对话,看中国老百姓与日本兵的对话,看国军对待美国人、日本人,中国人的方式,这就是个烘烤人性的大熔炉。

巴尔扎克在《高老头》里写道,“在战场上为了不被人杀而不得不杀人,为了不受人骗而不得不骗人,把感情与良心统统丢开,戴上假面具,冷酷无情地玩弄人,神不知鬼不觉地去猎取富贵。”这位资深的讽刺大师从不喜欢说白开水一样的话。姜文的电影就像巴老爷的文学作品,是用台词呼吸的,这成了姜文的个人风格。《鬼子来了》几乎把这种风格表现到了极致。如果有时间有闲情,下载《鬼子来了》的所有台词,精读一番,会有意想不到到的收获。说起“台词”,这又是这部电影的一大特色。

接下来我说人物的设定。整部电影看下来,重点对待的角色,我全部记住了,他们生时的模样,死时状态,我都记得。没有正式姓名的“愚民”,都是数字辈的,马大三,五舅姥爷、二脖子、疯七爷、八婶子等等,这是迄今为止,我看到的战争片中,最令我觉得不可思议的。在战争的沼泽地里想要生存下来,人与人的关系上也必然是残缺的,《鬼子来了》设计得相当果断干净,这一点又是另一个令我称奇的。在镜头前晃动的人物都是“孤家寡人”,守寡的鱼儿,没了亲爹的小碌碡,没了儿子的七爷,孤儿寡母的二脖子跟他娘。。。。。。这样的生存状态怎么可能正常?只能寄望于一些理想化的东西,希望非正常里有个正常的。

如是,那位被很多影迷奉为“真正的英雄”的七爷,他就要出现。没错,这位不疯魔不成活的老爷子是神一样的存在,他泄露的天机“一手一个,掐死俩,刨坑埋”,若被有着七情六欲的挂甲台凡胎村民领会了,挂甲台的命运就不在姜文的手里了。不过,因此,七爷有了最轰轰烈烈的谢幕,爬出炕,爬出院子,拿着筒子枪放出了挂甲台唯一一颗子弹,至于马大三用扫把当枪使,就当成个大笑话吧。但马大三继承了七爷的遗志,“王八操”三个字是他们怒向敌人的共同态度。再说回来,七爷用最后一口气,死死掐住了一个日本兵的脖子兑现了他的那句话“我掐巴死你这个王八操的”,断手,烧死,死的最有仪式感。

然而,死的最惨的是鱼儿的大儿子小碌碡,学会日本兵花屋小三郎教他的那句“日本人关在长城里”,一边嘟囔着,一边迎向野野村时,小孩子在他认知的“安全庇护处”里被砍杀,给他糖果的是野野村,举刀要他性命的也是野野村。酒冢拿小碌碡嘲骂野野村时的对白是使人迷糊的。他这样说,“混得很熟哇!你都成了这个支那崽子的大婶啦!”画外音:你们长年厮守在一起。。。。。。

当然,死的最华丽丽的自然是马大三。因为他的死是有法可依的,不是“冤死”,是“公审大会”,罪名是“扰乱治安,营造恐怖”。解决他的刽子手不是国军士兵,是马大三好吃好喝养了半年多的日本兵花屋小三郎。送他归西的法子不是枪决,是尊重日本武士道精神的砍头。总之,广场上来围观的,人山人海,充分显现出马大三超高的人气。黑白画面里唯一的彩色“红”给了他,唯一的笑给了他,几次眨眼的特写也给了他,头落地时镜头还在给他,这就是华丽丽的意义。与之相对的寒酸的死去,这一命运是扣在翻译官董汉臣身上的,汉奸罪,妥妥的投机苟活罪,罪不可赦。

“杀”与“死”的主题就这样存在于《鬼子来了》的电影灵魂里。“我”是谁,这个问题一直悬在头顶,这个问题或许会腐烂到底,然后不了了之。因为,知道的不会说,想说的根本不知道,能说的绝对不会说,说了的可能不会有再说的机会所以又不敢说,就是这么回事了。


鬼子来了(2000)

又名:Devils on the Doorstep

上映日期:2000-05-12(戛纳电影节) / 2002-04-27(日本)片长:139分钟

主演:姜文 Wen Jiang/香川照之 Teruyuki Kagawa/袁丁 Ding Yuan/姜鸿波 Hongbo jiang/丛志军 Zhijun Cong/喜子 Zi Xi/泽田谦也 Kenya Sawada/李海滨 Haibin Li/蔡卫东 Weidong Cai/陈述 Shu Chen/陈莲梅 Lianmei Chen/史健全 Jianquan Shi/陈强 Qiang Chen/宫路佳具 Yoshimoto Miyaji/吴大维 David Wu/梶冈润一 Junichi Kajioka/石山雄大 Yudai Ishiyama/述平 Shuping/姜武 Wu Jiang

导演:姜文 Wen Jiang编剧:姜文 Wen Jiang/史建全 Jianquan Shi/述平 Ping Shu/尤凤伟 Fengwei You

鬼子来了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