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面对抗战题材最为客观和冷静的一部片子。较之大部分同题材电影,为什么《鬼子来了》能受到如此的肯定?因为他不是单纯地“牢记历史,勿忘国耻”,也不是把所有的日本人全部“丑化”、“蠢化”。

何谓“丑化”?《平原游击队》、《地道战》、《地雷战》这种老电影多多少少都是有丑化的,在大多数观众眼里,侵略者就都应该是这样的。敌人就应该是这样的,这样的拉仇恨,被我们击倒才会大快人心。适当的丑化是可以被接受的。

何谓“蠢化”?丑化可以说是为了增强戏剧色彩进行的夸张,那么“蠢化”就是完全拿抗战儿戏了,在对敌人进行侮辱的时候,也侮辱了自己——我们跟这种猪一样的侵略者活活打了八年,那我们又是什么?比如潘长江的《举起手来》系列(第二部完全是拍给小学生看的,这对后面历史老师的教学会有很大影响)、《老少爷们打鬼子》、《绝境逢生》这种。想想欧洲文艺界也不少丑化过希特勒,但是没人把他蠢化,毕竟谁能接受一个蠢B差一点就征服了整个欧洲呢?

这不像是一个中国人拍出来的抗日电影。能把自己的情感因素摘这么干净的创作者不多,很容易让人觉得这是一部只有美国人这种隔岸观火的心态才能拍出这么客观的片子。至于讽刺,个人认为倒是次要的,只是姜文总喜欢在自己的作品里面皮那么几下。

说的可不止那八年
先立个Flag,这片子用一个抗战的故事讲述了中国近代史,以及在这段历史过程中,中国国民的思想演变过程。
看上去这个高帽戴得有点离谱了,但的确不夸张。

自古想做大事儿的人,都自带一点流氓气质。
在一个偏僻的海边小村子里,故事从寡妇和汉子的美好夜晚开始。本片有一个被拿出来做很明显突出的细节——三次喘息。第一次,就发生在片头这一晚。
它象征的是封建社会的中国,也就是中国近现代史开启之前。那时的中国就像这间房子一样,抹了黑,吹了灯,没人捅破这层窗户纸,虽然落后,但关起门来自己找着自己的乐子,没招谁也没惹谁。直到有一天,那个“我”撞开了家门,用枪顶着我们的脑袋,让我们不得不看看外面的世界。
这第一次的喘息,代表的是幸福,被侵略之前还身处茫然无知当中的幸福。


被人硬敲开大门,闯进你家里,拿枪指着你的脑袋跟你谈判,还提出了一些你不得不接受的条件。这是什么?这就是鸦片战争啊。这个时候,两眼一抹黑,龇牙咧嘴的不就是清政府么。

那这个“我”是谁?很像八路,但又没敢明说。可把视角拉高一点看,又不全是。我更倾向于把“我”理解成为象征先进文明的资本主义列强。一是因为他们手里拿着枪,闯进来的;二是全片到最后我们都不知道“我”是谁,正如那个时候的英、法、美等国,不管是谁,端着枪进来总能晃一圈再走;三是敲开门之后,把日本鬼子这个东西给甩了进来,中国人遭罪的日子就开始了。

“灯下黑”,这一手黑得漂亮,不论什么年代,都有些见不得人的招子。我看这并不是什么非常时期的非常手段,最后祸害的还是老百姓(临行前,请让我吃点儿好的)。

第二次喘息,发生在马大三没有杀鬼子之后,听到鬼子进行曲时,吓得惊魂不定的喘息。
这是中国普通老百姓真正意识到侵略者给自己生活带来怎样的危害。思想意识上,从之前的“打就打呗,反正打不到我头上,关起门来过我自己的日子,这国家爱谁管谁管去”,再到这时人们幡然醒悟,原来鬼子来了,好日子就没了。国家命运与个人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时,人们才有这种危机意识,才知道国都保不住了,这家门还能挡住谁呢?
这第二次喘息,代表的是恐慌,人发现狼围在院子外面,随时都能冲进来咬人,失去了安全感的那种恐慌。

对应的历史时期,就是1937年7月7日之后,日本全面侵华开始的时候。918事变是一个开端,而卢沟桥事变才是真正让国人感觉到恐慌的时候,自那之后发生的南京大屠杀,就是这种惶惶终日的危机感。

第三次,也是最惨烈的一次,这时已经不是喘息了,是歇斯底里的嚎叫。
恐惧之后,就是丧亲和亡国的愤怒,也终于有人把这股愤怒的力量释放出来抵御外敌,就像结尾马大三手持斧子,冲进日俘营大开杀戒的疯狂,俨然一只急红了眼也要咬咬人的兔子。马大三的死,就代表着我们为了夺取胜利而付出的惨痛代价。

这一条线穿下来之后,不就是一个中国近现代史的真实写照么。
被禁的结局

当我看到最后结局的时候,才意识到,粗口、性、屠杀、政治隐喻,这些都不是影片被禁的主要原因。
原因就是中国人在长期抗日价值观的影响下,我们不能够接受这样的结局(尽管他说的是事实)。

这也就是为什么说《鬼子来了》不像中国人拍出来的电影的原因,因为结局太冷,太硬,没法下咽,更别提消化了。就像如今已经吃惯大米白面这些细粮的我们,再去捡起当时已经凉透、干裂、发硬的窝头一样,难以下咽。可我们又不能否认,我们当时就是吃这个过来的。
自始至终,我们都在宣扬抗战胜利的伟大成就,看着一场场大捷,一次次的摇旗呐喊,斩杀敌人。却没人反思,到底怎样才算胜利。

“打败我们的不是中国,而是美国的原子弹。”这是很多日本法西斯的论调。日本人签字投降,被中国人赶出去就算是胜利了吗?看过《东京审判》之后,就会有不一样的答案。

当魔鬼来敲门
看到海报上的“devils on the doorstep”,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当魔鬼来敲门”。这比“鬼子来了”内容显得更丰富些,因为片中的马大三面对的“鬼子”可不单单只有日本兵。
说到这里,对国人的讽刺,姜文还真搞出了些鲁迅先生的味道。那我们不妨来看看这些形形色色的“鬼子”们。

五舅姥爷,村里的一把手。
大事小情都要长辈来拍板,资历老,识文断字,年轻一辈的也不得不服个软。
身处这样位子的角色,最怕的就是没有主见,恰巧这类角色也几乎都没有主见。联想一下《杀生》里面马精武老先生饰演的镇长,完全是一模一样的。
每次拿主意的时候,只要是马大三或其他人这边给出一套说辞,他总能很欣然地接受,并同意。颇具哲学性的“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一说,百试百灵。一个挺耽误事儿的统治阶级。

二脖子和他的兄弟们。
要说压力,这些人给马大三造成的压力应该是最大的。

突出一个字“怂”。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尽力推脱和甩锅。总是有一套套的理由给自己开脱,怕吃官司,怕受连累,而一旦涉及到利益分配,则蜂拥而至。
他们是最不愿意吃亏的人,虽然有一定的是非观(起码对汉奸这种角色还是有一点概念的),但摆在首位的永远是利。即便帮助马大三一家,也是因为被马大三强行利益捆绑所致。
所以,他们虽然知道日本人侵华时的行径,也恨日本人,可到后面一见到六车粮食的时候,有酒有肉就能坐下来成为朋友。

八婶子,是我最喜欢的配角。

为什么她跟别人不一样?因为她这满腔满嗓子的高调。

借面那段是一个梗,讨价还价到借一还八,这只是铺垫。真到村里人知道马大三没“处理掉”日本人之后,跟马大三翻脸这段是戏最足的。
关起门来的精神胜利法:“我没死,就证明他们不敢杀我”的逻辑,在众人面前宣扬自己。

城里弹弦子和唱大鼓的,公知是最有煽动力的墙头草。

可以给日本人唱赞歌,精神洗脑,让平民百姓自愿接受奴役,你端着枪或者你给了钱,怎么唱,唱什么都行;

鬼子倒了,国军来了,那就歌唱伟大的抗战胜利,痛批一下日本鬼子,表明自己的爱国立场;
最后,当马大三被处决的时候, 出来了点睛之笔,把他的故事写成段子,加以讽刺之,则又找到了表现自己“政治正确”的机会。
这样的人不会被认定为汉奸,反倒是汉奸董汉臣就惨了些。

一个头脑聪明命运悲惨的汉奸。
董汉臣这个东北人的角色设定本身就有层意思,为什么他会说日语?因为东北沦陷得最早,受日本人欺压的时间最长。所以东北人学日语多,是很合理的。

在多方之间斡旋,他凭借自己的灵活化解矛盾。该出气的时候,就用巧妙的方式侮辱日本人。他是有做人的良知的,但无奈被鬼子拉上了船。
董汉臣自己对命运的无奈,都在被处决前那一笑上了。

酒冢猪吉,历史教科书当中最标准的侵略者形象。在结尾的那场海陆大联欢的戏中,观众时时会感受到不安。唯恐他随时会掀掉桌子,抽出军刀,大开杀戒。

花屋小三太郎,所有矛盾的集合体。
侵略者和受害者之间的矛盾,友情与使命的矛盾,善与恶的矛盾,以及生与死的矛盾。
花舞小三太郎并不是农夫救起的那条蛇。
起初花屋刚刚被捆在地窨子里的时候,就是侵略者与受害者的碰撞,他的眼中只有杀戮,只有种族歧视。完全是日本右翼思想教育下产生的恶鬼。
再被马大三感化之后,他就要面对友情和使命之间的抉择,友情使他尽力为村民争取粮食,而他的使命是杀伐。
为了生选择了恶,欲从善就难逃一死。
联欢时冲出来砍掉没头没脑的二脖子,我认为花屋小三太郎是想救下更多的人,或者说他只是想表忠心而救下自己。因为激怒了酒冢猪吉,遭殃的就不是二脖子一条命了。
在砍头时的那一段上上下下的犹豫,是因理亏而畏惧,还是于心不忍呢?应该都有的。
就是在上述形形色色魔鬼的影响下,马大三最后送了命。他一直谨小慎微地算计自己走出的每一步,做出每一个性命攸关的决定。
马大三代表的精神觉醒
马大三拿起斧子的过程,就是中国人民抗争精神觉醒的过程。只有当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才会触及灵魂。

能问出这句话来,就证明日本人当时在中国已经烧杀抢掠很久了。但是为什么这群人,包括马大三的心中没有同胞惨遭屠戮的愤怒?因为事情还没有发生在村里人身上。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尽量回避,不掺和,你们外面爱怎么打怎么打,别伤到我就行。他们尚未明白一个道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青春痘长在别人的脸上不让我担心,说的也是一样的道理)
马大三起初的善良算不算怂?算,他对日本人好只是因为两头都惹不起,活在夹缝里面。所以马大三的所作所为如履薄冰,尽可能地保持这种平衡,不打破脆弱的冰面,也保证自己不会坠入深渊。
无耻混蛋
我个人是很喜欢姜文作品中都会有的皮那么一下的。而要说这部片子里最皮的,就是宪兵队里面那个“骡子上马”的片段了,意思很简单,指着日本人的鼻子“fxxk(草)your(你)horse(马)”。

还有一处,就是鱼儿她公公的这个角色。这个疯疯癫癫的老头子只会念叨“我一手一个掐吧死俩,刨坑埋了”。结尾有个很重要的戏,就是瘸了的老头子,用枪打花了鬼子的脸。
在当时的民众心里,那些抗日打鬼子的队伍就像这疯老头子一样,满嘴疯话,嚷嚷着打这个打那个的,也没多少人相信。每当他说疯话(动员群众)的时候,大伙儿都不愿意听,叫他闭嘴。可最后,大家都被日本人吓懵了的时候,只有他敢站住来向鬼子开枪反抗。

本片的客观之处,在于它没有局限于仇恨本身,而是分析中国人产生仇恨的原因,以及情绪演变到仇恨的过程。这其中自不乏对鬼子暴行的声讨,又不缺对历史的自我反思。如果不是自我保护的意识不强,我们也不会蒙受如此屈辱的历史。
正义感和责任感并非与生俱来,只有当自己真正受到触动,知道疼了才能反应过来。
至于结尾马大三临死的时候才转成了彩色,算是一种压抑生活下的解脱吧。这个黑白和彩色的对比手法,将近20年后被用在了《大佛普拉斯》上,并且也获得了盛赞。



鬼子来了(2000)

又名:Devils on the Doorstep

上映日期:2000-05-12(戛纳电影节) / 2002-04-27(日本)片长:139分钟

主演:姜文 / 香川照之 / 袁丁 / 姜宏波 / 丛志军 / 李丛喜 / 泽田谦也 / 李海滨 / 蔡卫东 / 陈述 / 陈莲梅 / 史建全 / 陈强 / 宫路佳具 / 吴大维 / 梶冈润一 / 石山雄大 / 述平 / 姜武 / 

导演:姜文 / 编剧:姜文 Wen Jiang/史建全 Jianquan Shi/述平 Ping Shu/尤凤伟 Fengwei You

鬼子来了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