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因为这片子的海报对此片一直抱有莫名的好感,记得在那个黑白的定格下,唯有女主的衣服上了亮黄色.当这个镜头以一句"跟我一起去罗马好吗?"在影片中出现的时候,片子瞬间鲜活了起来.时时摇晃的镜头与巴黎的风景甚为契合。
2.床上那段长长的对话甚为曼妙,男主的戏谑散漫与女主眼神中静滞的哀伤本身便是一种立于生活虚无之上的对话和质疑。以至于当福克纳的那句"在悲伤与虚无之间,我选择悲伤"在对白中呈现的时候,仿佛是一句既已存在的台词以一种严肃的方式再现了.片中对于福克纳的这一致敬,给了我重拾《野棕榈》的勇气。(上次尝试真是惨不忍睹,我看了5页就作罢了...)
3.片子在60min以后愈发神到一种境界了。一直觉得女主的眼神是被“光彩”与“哀伤”这两种元素主宰的。那种眼神里透露的鲜活的气息除了在影片开头的那一闪现外,在这一部分发挥到了淋漓尽致,这种眼神中的气息或可视为《末路狂花》的若干代前祖师爷?
4.如果说床上的那段对话是在漫不经心中构筑交流的话,则片末那段结局降临前的对话则是以“舞台”的元素去表现犹豫、立场与背叛,充分诠释了女主所说的"自说自话".女主如戏剧角色般在空荡荡的房间里绕行,断断续续的说着话,其间短暂的空白仿佛是在做一种确认与选择;男主并不在画面中出现,仅以一个独立的声音与女主的声音交错.这是对话吗,他们似乎仅仅是两条疏离的对白;这是独白与背景的关系吗,他们的言语似乎又在某些时刻交互、重叠、对峙。权力所裹挟的死亡和囚禁仿佛时时刻刻都会破门而入,而空荡荡的房间里却一直回荡着莫扎特的K622,是那么甜美的曲目...片子看到这个地步的时候,不得不叫神了。
5.说实话,“breathless”这一结局处理地出乎意料的朴素干脆,并无过度渲染,却也因此神乎其神...不过片末女主的那个转身很值得玩味。

精疲力尽À bout de souffle(1960)

又名:断了气(港/台) / 欲海惊魂(港) / 筋疲力尽 / 精疲力竭 / 穷途末路 / Breathless

上映日期:1960-03-16(法国)片长:90分钟

主演:让-保罗·贝尔蒙多 Jean-Paul Belmondo/珍·茜宝 Jean Seberg/Daniel Boulanger/让-皮埃尔·梅尔维尔 Jean-Pierre Melville/Henri-Jacques Huet/Liliane Dreyfus/Claude Mansard

导演:Jean-Luc Godard编剧:Jean-Luc Godard/François Truffaut

精疲力尽相关影评

栖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