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York Herald Tribune”贝托鲁奇在《戏梦巴黎》里大胆地向众多法国新浪潮作品致敬。其中对戈达尔的处女作《精疲力尽》的致敬,重现的正是这句经典台词。

把时间推到60年代的法国吧。让我们去到巴黎的“五月风暴”,去感受香榭丽舍大道的胶片旋涡。法国新浪潮的开端确切地说,发生在“五月风暴”以前,60年戈达尔的处女作《精疲力尽》被世人认为是第一部新浪潮电影。到68年的“五月风暴”以前,戈达尔已经拍出了足以让他影史留名的《随心所欲》、《狂人皮埃罗》、《法外之徒》。但过往不经意间流露出文艺工作者的社会性,更多被世人认为是文艺片导演的戈达尔,直到1967年,他拍出了西方人比中国人更能看懂的《中国姑娘》,里面牵扯到的“主义”、“精神”恐怕只有在能够自由谈论信仰的国家才能办到。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的法国毛主义运动在60年代迅速崛起,导火索是法国正在面临的阿尔及利亚战争以及远在亚洲的越南战争。托洛茨基主义,极端左派甚至无政府主义成为激进青年的口号,这类统称“毛主义”的运动在法国知识界有长足的影响。所以当我们聊到法国新浪潮,聊到戈达尔、特吕弗,不能回避的一定是“五月风暴”。

前景介绍完了,再聊聊这部电影的梗概。男主角米歇尔是个混混,他因为偷窃被警察逮到,而后开枪打死警察,从而过起了四处逃窜的日子。他到巴黎,和他女朋友帕特里夏住在一起,就在他们商量着怎么突破警察的通缉,到另外座城市开始新的生活时。帕特里夏经不住存在主义的拷问,终于向警方报案了。
这是戈达尔特别喜欢拍的电影题材。类似的剧情,“被追杀中的爱情”,在《狂人皮埃罗》里也出现过。犯罪,爱情,甚至同性,是法国新浪潮电影中不可缺少的元素。

有段时间茜宝一直是我的女神,我对短发,脸生得精致的女生特别有好感。奥黛丽赫本,茜宝,米亚法罗。男主角是法国“痞帅”的代表杨波贝蒙,曾被称为“法兰西最丑的美男子”。

按照业内人士的说法,本片最大贡献在于对跳接(Jump Cut)的首次大规模使用,打破了好莱坞的连贯性剪辑传统(以30度规则为主)。这是在技法上的突破,而在廉价旅馆拍摄的23分室内调情戏和夸张血腥的结局都让人印象深刻,也引出了60年代法国存在主义色彩的思索:在悲伤与虚无之间,我选择虚无,成为不朽,然后死去。

去年十二月份,也就是两个月前,戈达尔的缪斯安娜·卡里娜。她可能是法国新浪潮当中最为著名的演员,在巴黎去世。加上去年上半年去世的阿涅斯·瓦尔达(曾导演《克莱欧的五到七》)如今仍然活着的新浪潮名导演只剩戈达尔一人。

精疲力尽À bout de souffle(1960)

又名:断了气(港/台) / 欲海惊魂(港) / 筋疲力尽 / 精疲力竭 / 穷途末路 / Breathless

上映日期:1960-03-16(法国)片长:90分钟

主演:让-保罗·贝尔蒙多 Jean-Paul Belmondo/珍·茜宝 Jean Seberg/Daniel Boulanger/让-皮埃尔·梅尔维尔 Jean-Pierre Melville/Henri-Jacques Huet/Liliane Dreyfus/Claude Mansard

导演:Jean-Luc Godard编剧:Jean-Luc Godard/François Truffaut

精疲力尽相关影评

栖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