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东西用的眼睛
听声音用的耳朵
说话用的嘴巴
感觉毫不协调
——让·吕克·戈达尔《狂人皮挨罗》


时至今日,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中尚还健在的导演,或者说世界电影领域最年长的导演,只有这位已是耄耋之年却仍仙风道古、桀骜不驯的电影大师戈达尔了。在我心中,电影大师不多,除了戈达尔,就是塔克夫斯基和安哲罗普洛斯。
到了戈达尔这个年纪,早应该享受清福、安度晚年了,看着子孙们满厅堂跑,老人笑颜开怀了。可在今年第71界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里,戈达尔的名字让人眼前一亮。或许当时就有人发问,戈达尔不是已世了吗?让人为之一振的不仅是戈达尔的名字,还有他带来新作品《影像之书》。这是大师第48部电影,上一部作品是14年的3D电影《再见语言》,这是我后来看完电影才去网上查的,当时目瞪口呆,竟然是3D。看的过程,画面畸形扭曲坚持看了下去,我以为是大师的新风格,真是应了那句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
这让我想起国内电影导演,我想说的是在国内大陆目前没有一个人可以称之为大师。大师之于艺术的信念,永恒不竭,和有独特的创作风格是我衡量大师的标准,其次是作品。看一下国内站在电影领域的前辈,第五代导演冯小刚、张艺谋、陈凯歌,只能说他们是我国著名导演。现在都在着急坐回市场主流席坐,生怕自己抢不到座位在旁边干站着。
我依稀记得,中午吃饭时,和室友在路上讨论这部新作品。听名字,是大师回溯拍电影一生,写给自己关于"电影是什么"的一份情书,或回忆录。
很多大师都是这样,塔克夫斯基拍出了人生最后一部杰作《牺牲》,写下了《雕刻时光》谈艺术家责任、谈艺术形象、谈时间。
黑泽明写下《蛤蟆的油》,北野武的文采和思想更是收也收不住,写下《北野武的小酒馆》《无聊的人生,我死也不要》
悬疑大师希区柯克也不例外 写下《天才的阴暗面》
国内导演也没闲着,张艺谋的《一个人的电影》 陈凯歌《我的青春回忆录》(名字有点像《谁的青春不迷茫》画风既视感)
本人挚爱的姜叔,拍完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就写了《一部电影的诞生》,记录了电影剧本创作到最终发行一段饱含导演记忆里那个夏天。后续《骑驴找马》《长天过大云》。读姜叔的书的过程,就像王子遇见裸睡的公主,荷尔蒙一波接一波蒸腾。
戈达尔说过,拍电影,就是写作。而纵观戈达尔的电影,可以得出,文学之于戈达尔的电影,譬如宗教之于信仰,艺术之于生命。从导演年龄与创作时间来看,作为个人看法,三流导演研究怎么讲好故事,拍人与人的电影。二流导演研究讲故事的形式,拍人与社会的电影。一流导演总结电影叙事与视听,讲当下人类的电影。而大师研究电影影像与语言,讲未来人类的电影。上面说过的电影大师,无不与之相对应。
关于艺术的本质有三点认识:
一、艺术是人类用以拯救自己的一种行为
二、艺术是一种有意识的自我欺骗
三、艺术是一种压根不存在的真实
而戈达尔电影美学观就是艺术本质论证最佳的材料。
首先,艺术是人类拯救自己的一种行为。戈达尔的电影观一直不变的主题是:放纵自由 self-abandoned freedom 享受生活 enjoy life 蔑视传统 scorn convention 《精疲力尽》里吊儿郎当的米歇尔,偷车抢钱杀警察,他所有的行为都只是为了追求自己内心真实的活法。 真实与自由一词对于戈达尔的电影,甚至于法国新浪潮来说,可以说与占据我国新文化运动时期高举的"德先生"和"赛先生"一样,举足轻重。
到了《狂人皮埃罗》更是将这一主题发挥到了极致。皮埃罗的生活从物质层面来说,可谓是家财万贯了,住着豪宅,娶了富二代老婆,还有漂亮乖巧的小女儿,家庭事业美满。可是,皮挨罗并不得意。当老婆跟他说一会朋友要来,他烦透了表现的像个孩子天真不乐意。遇见了前女友,说走就走起,完全看不出是已婚男士应有的责任与稳重。
在《狂人皮埃罗》里,皮挨罗家里布景很淡,没有靓丽出彩的颜色,饱和度和对比度都较低。而出逃后,导演使用服装颜色、车子的颜色,人物死后鲜艳的红色(一看就不是血),最后皮埃罗抹在脸上的蓝油漆,黄色和红色镶嵌的炸药。引爆后,镜头转向天空,天空的暖色。 这些丰富奔放的色彩,以此来传达影片关于自由解放的主题。还有结构主义、立体主义的画,布景里都有出现。这一系列在服化道表现上做的可谓细心完美。
有时候我们看很多优秀的作品,并不以为然,怀疑此类作品竟然可以获得大奖的事实。其实,无论是艺术作品还是琳琅满目的商品,评判它的价值含量都要依据所处的历史阶段,对当时社会的影响。我上中学的时候,拿着一个很厚很笨重的按键手机,手机只能看电子书,听歌,这已经使我快乐至忘呼学习。而现在的手机,简直是人外接的重要器官。
所以,这里有必要说一下,法国新浪潮运动产生的时代背景。
如果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现代文明的终极开端,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是这种终结抵到的高峰。二次世界大战后,长期制度僵化的社会造成青年一代集体幻想破灭。法西斯垮台,历史性审判,使国际势力上的左派受到严重打击。 被大家所熟知的,美国"垮掉的一代"英国"愤怒的青年",法国"世纪的痛苦" 都是在这个时期产生的。战争的残酷,使传统价值崩塌,家国同构逐渐衰败。不再是"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而是"是人一根会思想的芦苇",人作为社会的主体,又一次开始寻找生命存在的真正价值。
很有意思的是,在世界电影史上,有着庞大规模和空前绝后阵势的电影思潮运动,在法国发生过两次。一次世界电影,催生了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其中第一派和第二派分别是法国印象主义学派和法国超现实主义学派。二次世界大战,催生了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规模和影响力大都什么程度? 电影运动1960年是高峰年,43个新人跨入影坛,新片产量高达124部。
世界电影史上三次电影运动,两次的主阵地就发生在法国并随之扩散,可见法国艺术家的敏锐和革新之力有多深厚,以至于我们说,法国是电影的天堂。
其次,艺术是有意识的自我欺骗
戈达尔的电影,除了会大量引用自己的诗句,还会引用著名诗人的诗和作品,如萧伯纳、巴尔扎克(电影有名的巴尔扎克二十一号街)。皮挨罗手上一直捧着《大脚历险记》和随时都要靠写诗抒发自己内心情感的笔记本。站在调侃语意上说,感情丰富爱写作的人,天生都有的洁癖,是任何地方都要少不了秀一下自己的诗情画意。戈达尔电影中太多看似无关紧要,却有重要意义来传达导演意图的诗句、旁白台词。
这里罗列几句(影片刚开始):
过了五十岁,维拉兹盖兹不再画具体物品,他用晨曦和空气一般的笔触,在事物的周围游荡,在闪烁的阴影中,捕捉色彩的微妙差别,将之转化为他无言交响乐的隐形核心。
——《狂人皮挨罗》
总之,我是一个混蛋,总之,是的,我是这样的,我就是这样的。
——《精疲力尽》
类似于这种"无意义"语言(包括诗句、旁白、文字)是新浪潮电影的产物,而戈达尔擅长通过整合影像的时空逻辑来表现文字的抽象概念,是戈达尔本人所具代表性的。而这种"无意义"的语言正是导演"有意义"表达的一种有意识的自我欺骗。这里的"有意识"是真正有意识,而明知道有意识却要靠"无意义"语言来有意识的反对传统的合乎情理、有根有据。这一点,在其他艺术创作过程中,也遵循这样的原则。
艺术像是一把几百倍的放大镜,将生活的细枝末节放大给人审视,戈达尔的文字让人看不到残酷,甚至有时候有些奔放洒脱,正是通过这样的有意识来自我欺骗。真正的法国饱受战争的磨难,战后人人自危,心无定所,多数人患上战后心理综合症。宗教不能信,社会不能信,他人也不能信,剩下的只能是信自己,追求内心。《狂人皮埃罗》结尾皮埃罗打着电话,涂抹着蓝色油漆,迎接死亡的方式令人敬仰其勇气和洒脱。 这一幕,让人想到塔克夫斯基《乡愁》里多米尼克往身上浇汽油,点燃自己,以自己光荣的死亡来警醒世人,他们正走向一条灭亡的道路。有一句话,我记忆深刻:只有被忘却的人才会消逝,我觉得死亡不过是成为不朽的微小代价。
从来不玩跟观众认真的戈达尔和他的电影,像是从雾霾罅隙间散射下来的曙光,重唤人类对光明对人生的向往。
生活不就如此吗? 明明有人背后说你坏话,你见到他时还是要脸上笑嘻嘻心里才妈卖批。明明社会阴暗残酷,我们依然被包裹在温馨和谐的自我欺骗的襁褓中。试着构建回忆,当时法国人看《狂人皮埃罗》,明明知道这是电影,剧情是虚构的,还是有意识的相信皮挨罗才是世上真正生活过的人。
附上一首改编打油诗
从明天起
做一个像皮埃罗一样的人
敢浪 敢爱
游山玩水
从明天起
关心思想和内心
我有一辆福特
开向大海,飞驰天地
反对传统、无视规则秩序,是戈达尔电影中有意识自我欺骗的重要法则。而这种法则,在电影表现手法中,就是通过肆无忌惮的"跳接"和杂乱无章"拼贴"这种独创的新电影语言来完成回环相扣的表达。许多研究者把这称之为戈达尔的电影符号学或破坏美学。
电影剪辑分两种,一种有技巧性剪辑,如淡入淡入、黑白渐隐,一种无技巧性剪辑,如通过声音、特殊物体、定格相框、视点惯性运动等。 学过电影的人大概都有这样一个意识,电影门外汉,才会使用技巧性剪辑,电影专业人都在研究无技巧性剪辑。
跳接,打破了常规状态镜头切换时所遵循的时空和动作连续要求,省略时空过程,压缩时间,是跳接手法被发现以来,第一要性。拍完《精疲力尽》戈达尔拿给监制夏布维尔看,监制觉得时间太长,建议戈达尔剪一下。当时戈达尔经济困难,只能租用四天的剪接室来剪接他的影片,为了加快工作速度,他不得不尽快剪接镜头。戈达尔不是把整场戏剪掉,而是从每个镜头抽掉一定长度,成了现在的跳接镜头。 要是放在好莱坞,监制说剪,剪辑师手气刀落立马就剪掉,不可能创造这一新的剪辑表现手法。当戈达尔试错般神奇的发现了"跳接"手法,便一发不可收拾。在他接下来所有电影里,这个手法愈趋于成熟。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我从处女座《精疲力尽》到《狂人皮埃罗》《轻蔑》作比较
从同一个景别的跳接,到不同景别跳接
从同一场景颜色的跳接,到不同场景不同颜色的跳接。
从同一时间同一场景的跳接,到同一场景不同时间的跳接。
跳接除了打破常规的时空逻辑这一美学特征,还有一个增强视觉节奏。节奏,是我看重电影的一切,有了节奏电影才有生命,这里不作论述。打破时空逻辑和增强视觉节奏,这两大美学特征,戈达尔前辈一直对它疼爱有佳。
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跳接这一手法已经跳出了亲生母亲—电影的怀抱,近年迅速发展起来的自媒体视频,也看重了跳接增强视觉节奏的美学特征。跳接对新媒体从业者而言,不单是能增强视觉节奏,提高视频的可看度,还有一点不容小觑,跳接给他们提供了更加宽容度的时间。摄影机不再是往那一摆酒开始录,需要人一次性准备好所有材料,而是提高灵活性的同时,视频可看度还有了提高,真是两全其美。但是,满是充斥屏幕的跳接式视频看多了,也不免让人对其产生抵抗力,随之审美力明显降低。如果再在电影里相遇,刹那间容易使观众从电影氛围里跳出来,失去延续观感。
最后,艺术是一种压根不存在的真实。
戈达尔说过几句非常有意思的话,都是关乎不存在的哲学思辨,它摘录了几句下来。
我在任何地方,唯独不在此处。
如果我不假装已死,我会迷失。
有信仰就是假装时间不存在。
如果我替戈达尔补一句,替戈达尔说出,我拍的电影都在逝去,赶在时间前我应拍电影。
戈达尔把一些看似随意松散的生活片段和个人价值观共冶一炉,也是法国新浪潮电影标志性特点:自发性与即兴性。在这一特点的背后,潜藏着一个存在主义世界观的戈达尔。
戈达尔的电影,你会觉得他是虚构的真实,但绝不存在。人物可以为所欲为,打劫、杀人、偷盗,都不会被警察逮捕。人物不顾忌一切无关于自己内心的事情,活的超级洒脱。甚至电影某处,还会与观众交流,告诉你,你是在看电影,这是只存在于荧幕上的真实。这一点,戈达尔受布莱希特间离效果影响,意图在打破与观众的"第四堵墙",构建属于观众独特的内心真实。
意大利诗人和电影先驱乔托·卡努杜,在1911年发表《第七艺术宣言》论著中说,人类七大艺术,文学literature 音乐music 舞蹈dance 戏剧drama 绘画painting 雕塑 sculpture 电影movie。前六大艺术,发展史都很长远,如绘画艺术至今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而电影1895—2018年,只有短短123年的历史,电影在表现手段和创作主题上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现在就已经成熟了吗?表现手段就这些了吗? 电影就应该这样吗?戈达尔不这样认为,他一直在电影语言方面探索发现,一直相信电影表现空间的无限性。近几年的作品《社会主义》《再见语言》《影像之书》,戈达尔一直在努力,让电影涌动。在这个领域,大师不得不让人顶礼膜拜,所以戈达尔,是永恒的电影大师。
我之前想过,能不能把古诗词修辞手法的通感移植在电影里?通感可以使用形象的语言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嗅觉、触觉等不同感觉相互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的感觉词语用来表现乙的感觉。在目前,还不足以成章,需勤恳钻研。始终相信,艺术没有上限,人类的审美决定电影的下限。
我很少写"比较"专业的影评,现在看了看字数,估计没有人耐着性子看这么多文字,惶恐耽误时间。
最后以引用结尾,总觉得别人的话严谨不失格调,专业又警觉。《论摄影》作者桑塔格称戈达尔为现代英雄,她说: 现代的文化英雄有两个共性,他们在某些方面是刻苦修为的典范,同时也是批判旧事物的伟大破坏者。
新时代,文化英雄在哪里!





精疲力尽À bout de souffle(1960)

又名:断了气(港/台) / 欲海惊魂(港) / 筋疲力尽 / 精疲力竭 / 穷途末路 / Breathless

上映日期:1960-03-16(法国)片长:90分钟

主演:珍·茜宝 / 让-保罗·贝尔蒙多 / 达尼埃尔·布朗热 / 亨利-雅克·于埃 / 罗杰·哈宁 / 范都德 / 克洛德·芒萨尔 / 莉莲·德莱弗斯 / Michel Fabre / 让-皮埃尔·梅尔维尔 / 让-吕克·戈达尔 / 里夏尔·巴尔杜奇 / 安德烈·S·拉巴尔特 / 弗朗索瓦·莫瑞尔 / Jacques Lourcelles / 热拉尔·布拉什 / 菲利普·德·布罗卡 / José Bénazéraf / 让·杜歇 / 雷蒙德·亨特利 / Louiguy / Guido Orlando / 让-路易·里夏尔 / Jacques Siclier / 

导演:让-吕克·戈达尔 / 编剧:Jean-Luc Godard/François Truffaut

精疲力尽相关影评

栖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