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这个片子的名气,我们即便从中文世界也能搜索到一大堆的描述、评论,除了数不尽的赞誉还是数不尽的赞誉。而这部电影在当时应该是有争议的,我从英文检索中也看到争议还没有停止,例见此页:
http://www.icebreaking.com/visualmemory/breathless.htm
如我预料的,我想要收集的我所认为的“较有价值”的评论性资料,其论述观点大都不在靶心上,我不得不去找出戈林·麦凯波《戈达尔:影像、声音与政治》,去读里面引人深入思考的那几段,以下摘抄只选择与本片有关的段落,小标题系本人自拟:


浅层的金钱的意象

在《精疲力尽》一片中,故事情节的发展围绕着这样一件事:让—包罗·贝尔蒙多扮演的米歇尔来到巴黎想要收回一笔钱,以便逃往罗马,但他收到的却是一张划线支票,因而无法兑换现金。换句话说,这笔陷在金融体制背后的社会连锁关系里的金钱,与贝尔蒙多从他朋友及陌生人身上偷来的、能让他的欲望立即获得满足的现金,是互相对立的。这两种不同形态的金钱树立了一个备受限制的社会世界与一个属于个人自由的世界之间的对立。这一个系列的关系,在影片里,被理解为常规的“懦弱”行为与违规的“正常”行为之间的对立。这样的对立又透过帕特里西亚(关心的是工作与未来生涯)与米歇尔(只为眼前片刻的满足而活)的对比而投射在性别之间的差异上。....... 帕特里西亚的美丽外表往往隐藏了现实上她对现存社会体制的依附与固执,而这一社会体制却是男人想要逃避的。

从上述说法,我们可以了解为何后来戈达尔一再提到:《精疲力尽》一片是他较不喜欢的影片之一,他觉得这部影片带有法西斯主义的味道。它的法西斯就在于它一味的拒绝现实社会关系,以及它所宣传的一个逃脱出现存社会关系之外求取生活的神话。....... 戈达尔后来的影片则揭露出,(观点A:)这样一个犯罪的意象太过简单,这样的意象事实上只是一个忽略了存在于影像之中的金钱的一个金钱的意象。

.... 电影的运作建立在三个系列的观看之间的连接上:银幕上角色的观看,摄影机的观看,以及观看者的观看。在“古典写实主义”传统下拍摄的影片,有赖于在一开头的时候,就建立这三种不同观看之间的不一致性。这种不一致性随着影片的进展而逐渐消失。...... 在“古典写实主义”的影片中,意象的问题,即各种视角的不一致,经常是由一位女性所引起,并经常透过一个男性角色来加以解决。...... 基本上,它(《精疲力尽》)并没有偏离这一传统的组织方式。

戈达尔说:“不,并不真是这样(观点A)。更因为这是我为别人所拍的影片。代表了一个如何去拍摄影片的梦想。或许这部影片应该由别人来拍,而不是我。热爱电影的影迷比一般看电影的人给这部影片的评价更高。也许是因为:如果你认为影片的结局必须反映某种立场或观点,那么这部影片正是这类影片的代表。我觉得,它不是属于我的电影,虽然影片里的东西太多了,但真正属于我的,只有一点点。”


非政治电影但早已涉及政治元素


当米歇尔和派翠西亚在帕特里西亚的房间里聊天、嬉戏的时候,收音机正播报这艾森豪抵达巴黎访问刚上任的法国总统戴高乐的消息。因此,这对分属不同国籍的恋人之间的关系,在政治层面上也出现了与之类比的关系。不过,这两者(即个人层面与政治层面)间的类比还只是一种形式上的类比,缺乏实质性的意义。个人领域和政治领域两者之间,所呈现的是遥不可及的距离。稍候,在这部影片里,米歇尔和帕特里西亚分别沿着香榭丽舍大道走下来 ..... 他们走这一段路分别受到拥挤的人群以及监控着他们行踪的警探们的阻碍。当摄影机的镜头从人行道转移到马路上的时候,我们看到了护送政要们的摩托车队列正开上香榭丽舍大道。事实上,我们一直没看到这些政要们的嘴脸,但警车车列及密布的警察已足以显示他们的在场。就在摄影机的移动之中,戈达尔实际的说明了个人层面和政治层面之间的距离,而同时也是惊险片的电影形式和纪录片电影形式之间的差距。


初步探触女人转化为影像的实质机制


.... 片中,帕特里西亚出席了小说家帕尔维勒斯科一本色情小说的新闻发布会。... 帕特里西亚问他:“你认为女人在现代社会是否有她的地位?” 帕尔维勒斯科的回答既简短又切中要害。... 说道:“是的,如果她外表十分迷人,而且穿着脱衣舞装,戴上深色太阳眼镜的话。” 帕特里西亚对他的注视报以心的一笑。这别有用意的误解变成了别有所值的暗示:女人对现代社会的贡献可以依据她们的性吸引力来加以衡量。这就是戈达尔在其影片里一再回过头来强调的重点。.... 戈达尔花费了更多的心力明白的揭露消费社会里女人转化为影像是如何的遭受剥削。对戈达尔而言,女人的影像乃是消费社会真正的基础,也是当他把当代世界描述为肛交文明时,所捕捉到的一种(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关系。但是,他自己本身与这一影像的关系,则又引发了更深一层的问题。《精疲力尽》一片中上述的场景固然以现实的例子说明了女人等于“性”这一等号关系,但却同时也是强化了这一等号关系的共犯。


+

简单表述:可以说《精疲力尽》打破了陈规,但使用的是“法国好莱坞化”的手段,此失败其一;从典型戈达尔金钱、政治、女人三种基本视角看,此片所涉及的部分只是流于表面的点题,甚至如麦凯波所言成了一种“强化”的“共犯”,此其失败之二;另外一点就是戈达尔在后期电影中不止一次强调过的问题,即立场,一个艺术创作者的立场本质上从来都是飘忽不定的东西,越是言之凿凿的人其所言往往越是心口不一的,而戈达尔本人亦承认,《精疲力尽》反映出某些立场,并不是他所要追求的东西。
真想干死那些整天胡吹乱捧的无聊网民!

精疲力尽À bout de souffle(1960)

又名:断了气(港/台) / 欲海惊魂(港) / 筋疲力尽 / 精疲力竭 / 穷途末路 / Breathless

上映日期:1960-03-16(法国)片长:90分钟

主演:珍·茜宝 / 让-保罗·贝尔蒙多 / 达尼埃尔·布朗热 / 亨利-雅克·于埃 / 罗杰·哈宁 / 范都德 / 克洛德·芒萨尔 / 莉莲·德莱弗斯 / Michel Fabre / 让-皮埃尔·梅尔维尔 / 让-吕克·戈达尔 / 里夏尔·巴尔杜奇 / 安德烈·S·拉巴尔特 / 弗朗索瓦·莫瑞尔 / Jacques Lourcelles / 热拉尔·布拉什 / 菲利普·德·布罗卡 / José Bénazéraf / 让·杜歇 / 雷蒙德·亨特利 / Louiguy / Guido Orlando / 让-路易·里夏尔 / Jacques Siclier / 

导演:让-吕克·戈达尔 / 编剧:Jean-Luc Godard/François Truffaut

精疲力尽相关影评

栖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