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疲力尽》是一部典型的话痨片,九十分钟的内容几乎全都是不同角色间的对白。其中最主要的一段,即米歇尔和帕特丽夏在宾馆里的对话,持续了二十多分钟,差不多占去影片四分之一的长度。而且,这段对话的内容就是情人间的闲聊天,虽然有趣,但是没什么深意。不过,就整部片子来说,导演似乎也不想在内容上求什么深意。虽然在拍摄技巧上,据说在当时(六十年代)有很大突破,比如直接跳接镜头,实景拍摄等。因为纵观片子中出现的台词,能引人思索的,不过那么几句:

直到生命结束, 生活都是处在危险之中!(米歇尔和帕特丽夏第一次对话戏结束时,海报上的文字)

在悲痛的存在和不存在之间,我选择悲痛的存在。(米歇尔和帕特丽夏宾馆对话戏中提到的美国作家福克纳写的小说《野棕榈》中的最后一句话)

生命中有两件事很重要。对于男人,它是女人;而对于女人,是金钱。(米歇尔采访的作家的感慨)

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先成为不朽的然后死去。(米歇尔和她所采访的作家的问答)

而这些台词和影片本身其实没多少关系。如果就为了听这几句台词去看一个半小时的电影,不是太没效率了。不过,戈达尔拍这部电影,本来就是要和好莱坞经典模式(影片展现的几对矛盾关系在情节的发展过程中达到最高潮,然后矛盾被解决,电影也随之结束)唱对台戏。因此,街头混混米歇尔来到巴黎是要和人接头、取钱、然后回意大利的。导演却偏偏让他几次三番地联系不上要接头的人。在影片快结束时,才让他和接头的人碰上面。如果是好莱坞来拍这部电影的话,即使米歇尔联系不上接头的人,导演也可能会把剧情的重点放在米谢尔根据自己获得的若干接头人的信息,试图直接和接头人会面。这中间,就可以穿插一些飙车戏、对打戏等让观众热血沸腾的情节。而不是像戈达尔那样,让米歇尔只是时不时地打个电话,试图联系到要找的人。剧情的重点却放在和情人闲聊天上。不过,就导演的设定而言,米歇尔固然要拿到钱后去意大利,但他还有一个打算,希望能和情人帕特丽夏一起去。可是,米歇尔的这个目的,也和联系接头人一样,受到导演戈达尔的戏弄。影片结束前,当看到帕特丽夏在获知米歇尔是惯偷、还杀了警察时,导演没让她向警察举报米歇尔,反而让她帮助米歇尔躲过警察的追捕,还和米歇尔一起躲在接头人指定的藏身处,等着明天离开巴黎。我还真以为帕特丽夏已经决定和米歇尔一起去意大利了。没想到,经过一夜的思考,帕特丽夏仍然拒绝去意大利,而且为了防止米歇尔缠着自己,向警察告了密,并向米歇尔透露了自己的告密。接下来,米歇尔似乎只好独自去意大利了。虽然情场上失意,但是至少来巴黎的主要目的还是完成了。然而,戈达尔却没这么安排。于是,结局成了这样:米歇尔执意不搭乘来接他的朋友的车。之后,正当他拾起朋友执意扔过来的手枪并回头时,被赶过来的警察当作试图进行反抗,给击毙了。

导演让米歇尔这么解释自己放弃逃跑的行为:我已经受够了,我累了,我想睡觉。我想,他是被戈达尔给折磨得精疲力尽的吧……因为,考虑到片中米歇尔的惯偷形象,以及影片展现的他那种凭着一双巧手,只身走遍天下,衣食无忧的潇洒劲。很难想象,他会感到厌烦。如果硬要对此加以解释,而不说是导演有意这么安排的。只好说,自由的代价,便是容易无聊。


精疲力尽À bout de souffle(1960)

又名:断了气(港/台) / 欲海惊魂(港) / 筋疲力尽 / 精疲力竭 / 穷途末路 / Breathless

上映日期:1960-03-16(法国)片长:90分钟

主演:珍·茜宝 / 让-保罗·贝尔蒙多 / 达尼埃尔·布朗热 / 亨利-雅克·于埃 / 罗杰·哈宁 / 范都德 / 克洛德·芒萨尔 / 莉莲·德莱弗斯 / Michel Fabre / 让-皮埃尔·梅尔维尔 / 让-吕克·戈达尔 / 里夏尔·巴尔杜奇 / 安德烈·S·拉巴尔特 / 弗朗索瓦·莫瑞尔 / Jacques Lourcelles / 热拉尔·布拉什 / 菲利普·德·布罗卡 / José Bénazéraf / 让·杜歇 / 雷蒙德·亨特利 / Louiguy / Guido Orlando / 让-路易·里夏尔 / Jacques Siclier / 

导演:让-吕克·戈达尔 / 编剧:Jean-Luc Godard/François Truffaut

精疲力尽相关影评

栖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