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邋里邋遢的中年直男影迷,十八哥平日里是几乎不看综艺的。但今天,后知后觉地,被人民日报这条“《我爱我家》时隔24年再度重聚”的新闻,给炸得一激灵。



这也是既章子怡怒怼郑爽之后,《演员的诞生》这个节目为朋友圈贡献的又一个重量级话题。
人到中年,最难抵御的就是回忆杀。
虽然在迫不及待地点开视频之前,就已大概猜出这是节目组“为开播求声势”的营销动作,但当快进到最后,看到宋丹丹被蒙着眼睛,带进那再熟悉不过的客厅布景时,十八哥依然没忍住,瞬间红了眼圈。
而当贾志国(杨志新)、贾志新(梁天)、贾圆圆(关凌),还有保姆小张(沈畅),各个顶着当年的扮相一一进场时,十八哥同宋丹丹的反应一样——浑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与梁天的拥抱,和那句“物是人非啦”,背后亦有不少岁月流淌后的唏嘘。



尽管《我爱我家》剧组此前大大小小也公开聚过几次,但因为这是宋丹丹的头次参与(个中八卦感兴趣的自己去扒吧),在“二十多年人最全一次”的意义非凡之余,更显出几分微妙与感慨。



但作为老观众,十八哥顾不上去细品那微妙,思绪早已飞到了24年前,那个简陋狭小,却也诞生了让无数后来者只可追仰、无法超越的情景喜剧的摄影棚。



港真,抛开这设计感颇重的重聚,十八哥倒也真的没指望演员们,会带来怎样“找回记忆”的还原演出——当年的经典,就该被好好留在当年。
况且,那个巨变的时代,早就已经随着剧中那些已经不在人世的演员们一起,一去不复返了。
所以先让我们用一会时间,怀念一下《我爱我家》里那些已经离开的人们。



“老傅”文兴宇(1941-2007)
与编剧梁左(1957-2001)



“老胡”英若诚(1929-2003)



“老郑”张瞳(1923-2007)



“于大妈”金雅琴(1925-2016)



“小黄父亲”黄宗洛(1926-2012)



“姑妈”李婉芬(1932-2000)
该怎么评价《我爱我家》呢?
电视儿童的下饭菜、最具文学性的情景喜剧、90年代的活标本、游子的思乡宝典、几代人的情怀累积……
在这些标签的堆叠下,它被观众连同岁月一道,推上情景喜剧的圣殿。



张佳玮张公子夸得好:
《我爱我家》好就好在,骨子里大雅,但表面极通俗。以至于前四十集某些对白摘出来,让人觉得虽然略夸张,但确实可能有其人,觉得有烟火人间气。
这就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接地气不是低俗,而是朴厚。朴素的朴,厚实的厚。



《我爱我家》的生活气,真的是浸入骨髓的。
最该被提及、却也最不易被察觉的一点,是剧中道具和布景的真实度。如果你跟十八哥一样,也曾暂停仔细观察过画面,就会发现——
无论是客厅里书架上摆着的录音机、瓷瓶及各种小杂物,还是墙上的书法,书桌上的文件、台灯,



餐厅里挂的挂历、蒜头、锅碗瓢盆(甚至还有一把吉他哈哈哈),和平房间里那些照片,老傅房间里的奖状,都给人“我家里也是这样”的似曾相识之感,



而如果你眼够尖,还会发现和平这个人物在很多集里,生活化到连内衣都没有穿。






现在的年轻女演员还会为了演戏付出到这种程度吗?
以及,十八哥还曾看到过更加眼尖的网友发现的一个极小却又非常生活的细节:



总之,这个老式楼房的三代同堂之家,就是90年代最真实的样子。
没错,就是这个我们如今都有些陌生的词——三代同堂——它正是《我爱我家》所有生活气的根基与来源。
三代同堂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呢?
别说年纪再小的,连十八哥都没正儿八经体验过。
在《我爱我家》中,三代同堂的生活是这样的——
早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早餐。还记得他们最常吃的就是豆浆油条,24年前,顿顿油条、包子,也算是提前进入小康了吧。和平有一次起晚了发现没给自己留油条,还抱怨“让我吃这破馒头”。



回头想想我们自己,有多少次的早点,是路边寒风里的煎饼果子,和公交车上被人行注目礼的韭菜馅包子?
一家人吃早点的日子,你有多少年没过了?
而晚饭的餐桌上,爷爷作为一家之主,常常会以长者姿态,对小辈儿们(特别是志新)训训话,偶尔还会忆忆当年。



而餐食的标准,据十八哥看过多遍后分析,基本上还是挺素的,比较少出现荤腥,除非家里有客人来,或者爷爷跟隔壁的老胡老郑较劲儿,才会豪气干云地喊上一句:“就凭我每月几百块的退休金,两斤大虾我还是吃得起嘛,买去!算是改善改善生活。”



极少数情况下,一家人也会下趟馆子,点点洋酒西餐,小小的奢侈一把。犹记得,爷爷最后潇洒地跟服务员说,来瓶人头马!



总之,餐桌是最能体现这个三代同堂的大家庭济济之感的地方。
大家边吃边聊——圆圆这次考试成绩有提升,志国单位又发了一箱梨这种烂福利,和平走一次穴就挣了两百块钱,志新又多么吊儿郎当不务正业,小凡在学校每月的生活费是不是该减减了,以及,退休后的爷爷,又想出了什么新点子,来丰富自己有点无聊的赋闲在家的日子……



饭,就是要一家人围坐着吃,才有味道啊。
在餐桌之外,《我爱我家》的生活气,更多的,则是那些细微到很多人不曾察觉的小动作、小举止——话又说回来,让你轻易就感受到了,那还叫生活气嘛?
这生活气,可以是和平与圆圆母女俩往沙发上盘腿而坐的一个小动作,



也可以是和平与小张对话中的一个再随意不过的表情,



可以是晚上吃完饭,街坊邻居在院里抽烟纳凉,闲聊天扯家常,



也可以是卧室里,志国边给累了一天的和平按摩,一边听她吐槽……



而我们自己呢?大多数的日子里,就算合租一屋的邻居,可能一个月都说不上几句话;每天晚上回到家,可能除了电脑前无处可去;到了周末想要和人聚聚,拿出手机看看通讯录,却无从约起。
打开门,屋子里亮着灯,灶台上热着锅,房子里坐着人——这大概才是家吧。
在热映的《雷神3》里,主神奥丁教育两个儿子:阿斯加德不是建筑,而是人。



人,是家之为家的意义。《我爱我家》中那种大杂院式的烟火味儿,其实正是这部戏的魂。
事实上,如果我们再扩散来看,“家”的概念,与生活气息的营造,几乎是所有优秀情景喜剧的终极诉求。
国内这边,在《我爱我家》之后,诸如东北一“家”人、“家”有儿女,均是如此,即便在形式感上玩出新意的《武林外传》,亦是以同福客栈为家,一群失意人抱团取暖。



国外的亦是如此,大家熟悉的几部经典,从《老友记》,



到《老爸老妈的浪漫史》,



再到《生活大爆炸》。



似乎那些能留在人心里的情景剧,都是关于一群“家人”的故事。而我们爱这些剧,爱的,可能是那种回不去的生活吧。
更印证了这点的是,后来英达导演的其他作品,《中国餐馆》、《地下交通站》、《候车大厅》,即便在形式感上更有看点,但它们再也没有成为《我爱我家》这样的经典。
行文至此,十八哥抬起头,环顾了一下自己租住在帝都东三环的这个小房子——
凌乱的床铺,沙发上洒落着换洗的衣服,饭桌上依然摆放着还没刷的碗筷。蓝牙音响里,传出John Denver磁性的歌声:Country road,take me home……



顺着这旋律,思绪也不禁飘回曾经的中学时光,每天六点半起床,七点坐在餐桌前,吃着老妈煎的馒头片,棒子面粥,一旁的收音机,是每天七点准时播报的《新闻与报纸摘要》……



这是所有独自生活的北漂们都经历过的曾经。
转念想想,在2017年的今天,当三代同堂渐成过往,对“家”的定义,是否也到了改一改的时候呢?
时代变化下,有人安于小城市“家”的温暖,有人向往大城市“家”的充实,有人想着“世界那么大,我要多出去看看”,有人沉醉在自己的小爱好,独享着“不与众人言”的快乐。
如果再也找不回大杂院的人情,那自己把自己的小生活过出烟火气,不也对得起家这个字吗?
心之所属,即为家。
因为,我爱,我家。



我爱我家(1993)

主演:文兴宇 Xingyu Wen/宋丹丹 Dandan Song/杨立新 LiXin Yang/梁天 Tian Liang/关凌 Guan Ling/赵明明 Mingming Zhao/沈畅 Chang Shen

导演:英达 Da Ying编剧:梁左 Zuo Liang/英壮 Zhuang Ying/梁欢 Huan Liang/臧里 Li Zang

我爱我家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