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与疯子》故事性强、思想性强,人物也生动。故事发生在19世纪,那是个弘扬知识与文化,但科学与愚昧、野蛮仍在进行激烈斗争的年代。电影围绕着编写牛津大辞典所发生的故事,让教授与疯子在知识与文化上产生交汇,使知识与人性的光辉交相呼应。那是英国空前发展的年代,文化知识当然也随经济社会共同发展提高,牛津大辞典的编写就是根据当时语言的发展,特别是一些文学作品对语言的丰富、创新和提升,所进行的一项意义重大,但又十分艰巨、辛苦的工作。这不仅是更新、定义、排序,更是创造历史。人们常把“总结”和“提高”两个词放在一起,电影让观众感受到语言文字的总结和提高了。
电影充分表现了知识的力量。教授没有所谓的正规学历,疯子更是一名军医,他们在语言文化方面造诣深厚,于是产生交集,引发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医生让那位太太读书,学会识字就可以教她的孩子们,这样才可以找到上帝。监狱对疯子网开一面,实质上就是看在知识的面子上。这就是文化知识的能量,它是人类战胜野蛮和愚昧的武器,是人们相互帮助、共同提升的平台。不管什么人,对于知识的贡献,都不能被否认。我感到电影所表现的那个社会,对知识还是敬畏和崇尚的,而不是只把知识做为赚钱的工具。
电影的精彩部分还是围绕着疯子展开的,围绕着人性展开的。疯子误杀了人,怀着深深的愧疚尽力弥补。那位太太知道事情的原由后渐渐谅解,之后在与疯子的进一步交往中,自己的思想文化也得到了提高。目睹了愚蠢野蛮的治疗结果之后,教授挺身而出,争取到了处置疯子的最好结果。教授与疯子,编写辞典与杀人案,都是些不大相干的事情,编导以编写辞典为线索将故事与人物都表现的非常生动。最近看了一篇德国某汉学家说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缺乏人性,引发了我们的思考。看看我们目前不少文学作品,好像不是渲染封建愚昧的传统,就是热衷于表现财团公司和老板的气派,只有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只有坚定的斗争、不妥协的对抗,所刻画的人物都十分造作。是不是我们对于人的认知确实出了问题。遇到别人的批评不要一下子就跳起来,感情用事,冷静考虑一下自己是不是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教授与疯子The Professor and the Madman(2019)

又名:牛津解密(港/台)

上映日期:2019-03-15(墨西哥)片长:124分钟

主演:梅尔·吉布森 / 西恩·潘 / 娜塔莉·多默尔 / 詹妮弗·艾莉 / 斯蒂芬·迪兰 / 埃迪·马森 / 艾恩·格拉法德 / 杰瑞米·艾文 / 艾丹·麦克阿德尔 / 布伦丹·帕特里克斯 / 亚当·弗格斯 / 布赖恩·福琼 / 布莱恩·默里 / 戴维·克罗利 / 克里斯托弗·马利基 / 马尔科姆·弗里曼 / 斯蒂夫·根恩 / 约翰·莫顿 / 肖恩·达根 / 乔·麦金尼 / 布赖恩·奎恩 / 

导演:法尔哈德·撒夫尼亚 / 编剧:约翰·保曼 John Boorman/托德·考马尔尼基 Todd Komarnicki/法尔哈德·撒夫尼亚 Farhad Safinia/西蒙·温彻斯特 Simon Winchester

教授与疯子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