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我很少看国内的片子,因朋友发给我链接,我看并不长——85分钟,才看的。
       刚开始以为是鬼片,差点关了,时值半夜……后来才知道这是不在院线上映的,前几分钟要吸引人似乎是套路……不禁觉得有点惋惜。不过整部电影看下来整体还不错,值得推荐。
       不夸张地说,该片演员的诠释掩盖了剧情上的不足。那该片为什么值得我推荐你花这85分钟?

(1)演员的演技不错,把人物的心理刻画地很细致,给你开始思考的动机。
      片子笼罩着浓浓的孤独感,男主流露出来的无助和女主的热心和坚强让人很心疼。可能是北漂的关系,我在帝都目前还是一个人,为了自己能掌控自己的职业选择自由和有一点点品质的生活而默默地拼、默默的学会自律。而片子的情境——两个人生来孤独、生来缺爱,这种情境便将我代入了,所以,我认为这是值得传播的电影。当然,我并不是说孤独和寂寞值得歌颂,但正是因为孤独才会让我们去珍惜身边的人,去努力摆脱这种令人窒息的孤独感。

(2)题材选择地很好,悬念贯穿地不错但对鬼的诠释不够好。
      关于人格分裂,这种题材不好拍,拍好了,就是经典,拍不好就成了蛇精病的装疯卖傻。该片处理的优势在于剧情的反转,看完一遍,没有交代最后真正的结局是什么。
      片中的鬼只是一个噱头,虽然作为线索,后来也进行了反转,但对于鬼的处理还是偏套路。《人鬼情未了》《灵异第六感》这两部是关于鬼和灵魂的经典,不但温情还引人入胜,个人觉得,编剧还应该多想想如何处理片子里要出场的每一个元素,因为电影很短,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更应该精简。

(3)片子的节奏把握地不错,不拖沓不过有点牵强。
        随着男主因人格的多重分裂而一点点推进,整体的节奏鲜明不拖沓,但关于男主母亲身份的处理有点牵强,总之这一段有点太急了,男主母亲的一句“我从来没有爱过你”,这是中国绝少的母亲会说出的话……

(4)是否可以尝试积极心理学治疗人格分裂?
        男主儿时母爱的缺失(或父母双方的爱无能)想必是导致男主人格分裂的根本原因。
大家都知道,根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童年期的经历决定了人在青春期和成人以后的性格和行为特点,因此,很多心理学会用催眠,我们也习惯进行刨根问底式地去了解一个人,以便对症下药。但看了此片之后,感觉女主用催眠的方式是不对的,男主本来就心力交瘁,还要他再回去、再去进行那么痛苦的回忆……也许我们可以学一学《象与骑象人》中说到的“哲学女神”做法,这样呢,女主的角色处理起来会更饱满一些,而不是用请大师和一句“你要做回你自己”去帮助男主解决问题……总之,希望在细节上的处理多学习一些心理学发展的最新趋势,摆脱套路吧。

       愿我们都能强大地面对自己的内心,在奋斗着却独居的路上勇敢地前进,尽管可能分裂出再多人格,还是能用强大的“自我”控制“本我”和“超我”。然后,有爱地活。

分裂1:906号患者档案(2016)

又名:分裂 / Spilt

上映日期:2016-05-18片长:70分钟

主演:周菲 / 张宇 / 

导演:高启盛 / 编剧:高启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