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1-01-15

Dododo • 将爱放逐:极简主义

以前只看过黑白的苏联电影,很多改编自文学名著。小时候学校好像还组织看过,年代久远,记忆模糊。最近一次看俄罗斯的电影是不久前重温的塔可夫斯基的Stalker(潜行者),正好这部影片有不少借鉴它之处,很感慨俄罗斯这片孕育伟大艺术家的沃土继续发芽开花结果。

网上匆匆地看了半分钟预告片,很爱几个开阔宁静的镜头。晚饭后赶到电影院,影片已经开始几分钟了,片头没看着,只见一辆老旧的汽车在宽银幕间飞驰。污染严重的工厂,阴沉萧索的街道,突如其来的大雨,单调轰鸣的低音,整个气氛灰暗而沉重,让我以为走错了放映厅。

男人取出他兄弟胳膊里的子弹,痛楚只在雨帘模糊的窗后蜻蜓点水地透露了一点。后来的情节展开中同样用极为含蓄的手法表现了人心的挣扎和痛苦,意到笔不到,一切尽在不言中。

故事其实很简单,一个看似平静的四口之家离开了城市去乡下的老屋生活,妻子坦白怀了别人的孩子,丈夫在兄弟的帮助下令女人堕了胎,导致其死亡,而兄弟也因病相继死去。男人去杀妻子的情夫,却发现她的妻子根本没背叛他,她是因为对生活的失望而自杀死去。情节应该有很多冲突可以表现,但影片却在极度平静下铺陈。

老房子像一个垂暮老人般矗立在一条深沟边,一座木桥是连接外界的唯一途径。屋后的小树林在风中发出沙沙的响声,淡黄色的枯草覆盖着轻微起伏的丘陵,偶尔羊群在远处无声地经过,景简得不能再简,镜头静止得不能再静止。当遮光的木窗一扇扇卸下,黑暗被蚕食,男孩的侧影把明和暗隔成一个黄金分割。老壁炉里燃起了火,地板走起来嘎吱响,墙壁的颜色剥落得很好看。白色的瓷瓶瓷脸盆,淡蓝色的搪瓷浴缸,发黄的旧电话,掉漆的家具,一件件破旧朴素的道具真是无与伦比的精致,焕发出经过岁月沉淀的美。这部电影一大成功之处就在于这些比人物更会说话的细节,因为无声,所以更有想像的空间。

男人在听到女人的坦白后没有暴怒,也没有厉声质问,只是呆了一阵,然后转身离开,开始在田野里漫无目的地奔走,愤怒只剩下一个在白夜疾走的躯壳。观众可能有比主人公更多的想法,电影并不需要再渲染什么,留给每个人用自己的想法去把留白的地方填满。换了别的导演更多的会让演员好好地去发挥演技,制造戏剧效果,达到催泪或震撼的效果。但这部电影不同,再大的痛苦,比如被欺骗,丧妻丧兄等,都隔岸观火地间接表现。演员只是一个物体,沿着故事轨迹活动,甚至都不需要有什么演技。这和片面突出演员而忽视影片整体性的大多数电影比起来实在是高明出许多。

孩子像苍蝇一样反复地玩耍着,带来些须活力,但即便是这样也难以冲破家庭的悲剧。女人肤白胜雪,或蓝裙或红裙,在色调单一的背景前愈发显得美丽高贵。她心里的孤独和痛苦化为慵懒的酣睡,重复的洗漱和间歇性的哭泣。很简单,却是万千表达的概括提炼。火车车厢里一家人对称地分左右坐卧着,唯有中间的风景在移动,这静止的镜头很像巴尔丢斯的画,隐藏着很多语言在画面背后,观众思考的比电影表面呈现的多得多。妻子的堕胎和死亡没有正面描写,我们连她最后一面也没见着。医生进屋了,男人在门口等待,夜色降临,没有一点动静,两个生命在男人焦虑和自责面前悄然消失,完全没有血和痛的刻画。导演真是吝啬得可以,别的电影给观众的视觉效果他一概不给,连声音都几乎不存在。

接近结尾时出现了一个塔可夫斯基式的长镜头,从山坡开始,贴着地面,缓缓地倒退,穿过房子悬空的地基,不停地贴着地面倒退,许多细节被银幕几何倍地放大,雨点渐渐打碎平静,越来越密集。不被人类情感左右的客观世界显现出主宰的力量,情绪被大自然淡化的同时又似乎被暴雨激化。一头一尾,地点相同,在城里,同样的倾盆大雨,同样阴郁的蓝灰色,同样毫不吝啬的钟鼓齐鸣,震撼的音乐极佳地配合了电影的格调,让人回味不已。

影片很美,美在不显山露水,美得含蓄隽永。导演把电影语言运用得十分精到,所谓减一分太白,增一分太赤,并不是越艳丽越好看,恰到好处即止。可能有人觉得略苍白一点,反正按我得口味正好。
建议找个精神状态良好的时候认真地欣赏,不然大多数观众会睡着。

将爱放逐Изгнание(2007)

又名:Izgnanie / Le Bannissement / The Banishment / Zapakh kamnya / 將愛放逐 / 放逐 / 驱逐

上映日期:2007-11-23片长:157分钟

主演:亚历山大·巴鲁耶夫 / 玛利亚·邦妮薇 / 康斯坦丁·拉夫罗年科 / Dmitri Ulyanov / Maksim Shibayev / 

导演:安德烈·萨金塞夫 / 编剧:Artyom Melkumian/Oleg Negin

将爱放逐相关影评

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