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OUBT》,根据片后的字幕,是献给Margaret McEntee修女的。一开始我以为这必定与电影的主题有很大关系,但事实并非如此。Margaret修女确实是John Patrick Shanley的老师,但和本片的主题并无直接关系。1960年代Shanley在圣安东尼教会学校读小学时,Margaret修女是他一年级的老师,当时Margaret修女年仅21岁,也是第一次担任教学任务。

话剧《DOUBT》在百老汇演出后,Margartet修女和Shanley重新取得了联系。两人见面时,Margaret修女说:“你一定认为我死了很久了吧?”Shanley笑着说:“是的。”

之后,当Shanley计划把《DOUBT》从舞台搬上银幕时,他便邀请了Margaret修女做他的技术顾问。因为他本人对修女的生活,甚至学校生活都所知不多。Margaret给电影的许多场景提供了意见,包括修女进餐时的寂静氛围、在黑板上挂教皇画框等等。她也在片场为Meryl Streep、Amy Adams等人提供有关修女的神态动作、衣着仪礼等方面的指导。

Margaret修女还是影片中艾米所饰演的小修女Sister James的原型。

Margaret修女对影片最大的影响,是她对电影结尾的建议。

John Patrick Shanley在把《DOUBT》改编为电影时,曾设想了另外一个结局:Aloysius修女打开了她办公室的窗户,这时候,她看到了她和Flynn神父争论的焦点,也即那个黑人小孩,Donald Miller。

Margaret修女认为这个结尾不如原话剧的结尾有力。在和Meryl Streep等主要演员讨论后,Shanley保持了原来的结尾,也即我们现在在电影中所看到的。


2.

NY Times的一名专栏作家说:“身处‘怀疑’并不舒服。。。但怀疑往往是踏向更高层次的第一步。”

激发Shanley写话剧《DOUBT》的,正是doubt本身。回忆起开始创作时,Shanley说:“我觉得我们的世界被许许多多的‘确定’所包围。我们的社会戴着一张‘确定’的面具,而我发现doubt就是打破这张面具的突破口。”

“所以我决定写一个话剧来告诉人们,你永远都难以对任何事情确定无疑。”

对Shanley来说,写这样一个话剧难的不仅仅是结构,他还必须找到一个合适的事物。这个事物必须是一开始观众很确定无疑,但看到最后却充满疑惑的。

“后来我看到了一则有关牧师猥亵信徒的丑闻。我对教会的丑闻并没有兴趣,但我正好在找这样一个极端的场境:在这个场境里面,人们会毫不迟疑地判断一个人。我要把这种毫不迟疑丢回给观众重新思考。”

在把故事的背景设定为宗教学校后,《DOUBT》便开始有了很多个人色彩。

“我认识电影里的人。”Shanley说,“Aloysius修女绝对是我亲身接触过的人,她也是我现在仍有联系的人——和她分享已经远逝的时光真是有点伤感,那些寂静、圆珠笔,和读柏拉图的学生都不存在了。”

Shanley把故事的时间背景放在美国社会动荡的1964年。当时肯尼迪总统遇刺还没多久,民权运动也如火如荼。更重要的是,上世纪60年代也是天主教的重大改革时期。

1962年,教皇约翰23世发布了一系列改革方案,希望天主教更为开放、变通,和更容易接近。到了60年代中期,天主教的面貌已经大有不同。修女不再被要求一定要穿黑袍,同牧师和教区居民之间的繁文褥礼也少了许多。

“走在1964年的街头,你仍然能看到许多头戴软帽,身穿黑袍的修女,但没过几年后,这些场景就不复再见了。”

Father Flynn是60年代初期的典型人物,他信奉天主教,但同时质疑教会的处境,希望教会在多变的社会中有所变通。




3.

2004年秋,话剧《DOUBT》在百老汇首演并大获好评,2005年在沃特·科尔戏剧公演,并持续演了525场。然而话剧在国际上遭到冷落。由此Shanley决定把它改编为电影。Shanley有超过20年的编剧经验,曾凭借浪漫喜剧《月色撩人》夺得奥斯卡奖。他说,改编《DOUBT》是最难的任务之一。“不仅仅要完整地再现话剧中的元素,同时也要更像是电影。”

“我相信,Aloysius修女和Flynn神父的冲突结果更为深入地触动了人们在情感上的共鸣,因为我们看到了是谁为这场冲突付出了代价。电影允许我在这方面细加描述,这是我一直想做,而话剧本身又做不到的。”

Flynn神父深知语言的影响力。他每周给他的信徒布道,利用布道来促进改变,语言精准简练,尺度把握得宜,并且富有深意。通过那些信徒静坐聆听的镜头,Shanley向观众们表达了语言是如何影响剧中的其他人物的。

在电影里面,Aloysius修女和Flynn神父都是有富有冲击力和表达能力的人,他们从不惧于把语言当作斗争的武器。电影的许多场景都是通过对话来进行的,特别是Aloysius修女和Flynn神父两人之间的对峙。

对Shanley来说,电影的另一个突破是,它并没有像传统电影那样给出一个答案。

“电影始终围绕着‘他有还是没有?’这样一个问题,而想到我写这个剧本的本意,我决定把判断留给观众,而不是像传统电影那样,给出一个结论性的答案。”

在电影中,Shanley增加了Flynn牧师的第三次布道,也即是告别的那一次。在这一幕里,Shanley巧妙地向观众展示了镜头的转换,并由此留给观众去思考,剧中的人物都经历过了什么。


4.

《DOUBT》的话剧演员广受好评,并且有两个演员获得戏剧界的最高奖项托尼奖,但为了电影能有一个全新的面貌,Shanley并没有考虑让他们出演电影。

Shanley从一开始就设想由Meryl Streep出演Aloysius修女。他深知这个角色需要一位演技精湛的演员,他希望透过专横冷酷的表面形象,仍可以让观众感受到Aloysius修女内在的激情,从而理解Aloysius修女在最后对寻求公义乃至自身信仰之疑。

为了演好Aloysius修女,Streep一度住在蒙特圣文森学院,在那里她感受到了教会学校的纪律和纯洁。更为重要的是,她在那里明白了神父之间的权力差距,明白了他们在教会事务上的玩弄权柄,而相比之下修女们的地位卑微。

Streep观察到:“在那里我感受到了教会里的等级制度,修女总是处于男性神父的等级之下。理解这一点对Aloysius修女这个角色非常有价值。”

对于Sister Aloysiu,Magaret修女这样说:“我个人更喜欢Sister Aloysius,这可能恰恰是因为我真正的人生经历更像Sister James。Sister Aloysius很强硬,但同时她也有非常深的关怀,她把对学生的保护当作自己的基本职责,并因此非常警觉。”

在为Flynn牧师选角时,Shanley发现自己的选择更少。

“我觉得没多少演员有足够的魄力来和Streep演对手戏,特别是那场单对单的冲突。Hoffman是我唯一能想到的人。”



虐童疑云Doubt(2008)

又名:诱·惑(台) / 圣诉(港) / 怀疑

上映日期:2008-12-25片长:104分钟

主演:Meryl Streep/Philip Seymour Hoffman/Amy Adams/Viola Davis

导演:John Patrick Shanley编剧:John Patrick Shanley

虐童疑云相关影评

Dub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