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纽约百老汇的同名话剧珠玉在前,电影《虐童疑云》该是一场轰动!

60年代,纽约市布朗克斯区一所天主教堂,神父弗林(菲利普•塞默•霍夫曼)开朗幽默,在传道中强调疑惑与信仰的辩证关系,是教区的改革派,力主接受了教会学校有史以来的第一名黑人学生。与弗林神父针锋相对的是保守派修女贝维尔(梅丽尔•斯特里普),她主张权威治学,不苟言笑,推行严格的纪律与惩罚机制,是位“铁面校长”。

弗林神父对黑人学生的特殊关照引起了贝维尔修女的怀疑,加之天真善良的年轻修女雅各(艾米•亚当斯)的“证词”,贝维尔修女决定要与自己上司的弗林神父针锋相对,不惜一切代价证实弗林神父对男童的性骚扰——但贝维尔修女并无实证,她所秉持的,只有自己的偏执信念……

比起电影的整体情节发展,我对片中神父弗林开篇布道时讲述的水手海难故事更感兴趣:海难后幸存的水手随救生艇在海面随波逐流二十天,星光惨淡,神智模糊,不知自己是否还有一线生机。弗林神父总结陈词时说:

“现在教堂里就有完全理解这个故事的信仰危机受害者。我想告诉你们:疑惑能跟坚信一样强大而持久,使我们彼此相连。当你感到迷惑时,你并不孤独。”

从这个起题的布道讲演来看,影片的主题大概会围绕着人们怎么在疑惑与挣扎中彼此关联来进行,后面贝维尔修女与神父弗林的争执的确基本如此;但作为起题这么重要地位的讲演,只提到疑惑与信仰能够同样强大,却并没有对二者的关系进行进一步剖析,这似乎在暗示余下的影片除了编织人物对抗,还该让疑惑与信仰从人物的情感挣扎中升腾而出,两种精神力量正面交锋后揭示其最深层的不可调和的矛盾。然而,影片在叙事结束后并无意于此,留白不是意犹未尽的回味,而是没有说透的遗憾。

更令我困惑的,是以宗教信仰为背景来展示疑惑——要知道,“信”这个基本层面在宗教世界中不容动摇,先信神旨,再行神意。尤其在基督教的体系中,不论什么教派,若不承认神之体系的存在,不相信圣经是神口述的箴言,那就不算诚恳的神之子民。07年大轰动的电影《地球来人》,正是通过彻底摧毁耶稣的神性,把神降格为人,才对剧中笃信教义的人物造成了毁灭性打击。回到《虐童疑云》,弗林神父特意强调疑惑的意义,其出发点难道仅仅就是为了通过示弱而深入人心?而结尾铁面校长贝维尔修女的表现再一次论证疑惑之心的不可避免,这难道不与信仰自身根本矛盾?如果对信仰的皈依是从疑惑犹豫走向笃信坚定的旅程,那么《虐童疑云》所表现的就是一条逆行道,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不信”,或者心存疑惑带有保留的浅信,才是唯一可能的结果;甚至换句话说,这个时候,“信”已经脱离了原来的字面意义,无非是人面对不可知大宇宙的“答案之一”罢了;既然所有的答案解说阐释都只能针对问题的某个方面,既然多元才是最终的“世界真相”,那么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对错”,“黑白”;再进一步,既然我们都只能看到这个世界有限的一面一角,还有什么真正不可调和的矛盾非得你撂倒我,我镇压你?而与此同时,由本该信仰坚定的神父弗林来引出疑惑这个大主题,这是对宗教的特意讽刺呢,还是铺展情节的无心插柳?

尽管我喜欢留白,但终是觉得电影谨小慎微不带任何暗示的叙事过程太保守了。毕竟,故事里的“藏”从来都不是真藏,总得给看客们一角窗户一扇门,前面七拐八绕几乎迷路,不就为了最后的眼前一亮醍醐灌顶么。而从头到尾都藏个严严实实支支吾吾不肯透露真心实意的,又不为对付广电总急的审查,难道还有什么无法启口的难言之隐,譬如宗教打压?

除去主题的不够透亮,片中两大超实力派的老戏骨,都曾获奥斯卡最佳演员奖项的梅丽尔•斯特里普与菲利普•塞默•霍夫曼针锋相对你来我往的对手戏简直如同两大高手华山论剑一样精彩,充满了张力与紧迫感。尤其是梅姑,举手投足皆是戏,既有暴怒的决绝,也有思忖中的犹豫;既有权威的气势,也有坚硬外壳下包裹的柔软。很容易就被脸谱化的贝维尔修女这个角色被她刻画出了丰富的层次,人物充满了力度,爆发时有舞台剧的夸张;细微之处却又拿捏得当,充分体现了电影表演的弧度。

尽管《虐童风云》在表演上精益求精,在故事整体上却没能脱离舞台剧的限制,没能完全发挥出电影这种艺术表现手法的优势。影片布景的转换十分有限,空间较为狭促;而作为题眼的“疑惑”并没能被铺展开,依然围绕在宗教信仰这一个主题之上,使本来能有普世意义的哲学性主题受到了局限,很难让信仰体系之外的观众达成共鸣。

如此看来,《虐童疑云》起于话剧,终又止于话剧,正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虐童疑云Doubt(2008)

又名:诱·惑(台) / 圣诉(港) / 怀疑

上映日期:2008-12-25片长:104分钟

主演:梅丽尔·斯特里普 / 菲利普·塞默·霍夫曼 / 艾米·亚当斯 / 维奥拉·戴维斯 / 

导演:约翰·帕特里克·尚利 / 编剧:John Patrick Shanley

虐童疑云相关影评

Dub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