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冲着英格玛•伯格曼的大名去看的这部电影,我知道它是一部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在从未看伯格曼电影的前提下,这似乎是除了大师名声之外的又一个质量保证。
三个多小时的电影,我分了数次才看完,说实话,我根本没到入迷的地步,甚至可以说影片的内容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吸引我。我不敢说我看懂了这部电影,也许连一半都不到。在这类充满想象力与童年回忆的电影题材上,我总是很木讷的。
我相信这是伯格曼带有浓重自传色彩的一部电影,在晚年的大师的头脑中,想象与现实已然水乳交融,将人生阅历与艺术修养融入其中。在不谙世事的人的眼中,影片也许如同梦呓,或者不知所云,但实际上我不时地被其中的对话震惊,有时细细揣摩都不得要领。
当看到奥斯卡的魂灵出现时,我就将本片视为一部魔幻现实题材的电影;而当我看到结尾,亚历山大伏在奶奶的膝上,奶奶朗声读出:万事皆有可能/皆能发生/时间空间并不存在/在现实脆弱的框架之下/想象如纺线交织着新的图案。我又觉得整部电影都是亚历山大半睡半醒之中的幻想。
在孩子的眼里,万物都有生命,我们周围存在着无数的幽灵,生活中存在着各种未知却强大的超自然力量,上帝也未必是全能或全对的;而在那些极富想象力,思维极活跃的艺术家的眼中,世界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呢。孩子对生死、家庭、上帝有着他们不同于成年人的理解;而作为成年人的我们比他们有更多的体验,却未必有更正确的理解。如果伯格曼是从孩子的角度来讲述这一切,我们又能否做到以孩子的眼光来看待这一切?
影片的主角虽然是亚历山大,但实际上,它把这个大家族中的每一个人都描绘得栩栩如生,各有特点,有各自的烦恼与性情,尤其是那个顶梁柱一般的老祖母海伦娜。那个主教大人的性格十分复杂,不可以说他是个十恶不赦的大坏人,当然也不能说他是个好人,所以最后他的下场,也着实令我挣扎了一番。
看完电影以后,我一直在想,伯格曼想要在电影中向观众传达些什么,或者他耗费巨大心血创作这一部电影为了什么。我有的只是一些零零散散的体会,如果说本片是一个瑰丽的艺术珍宝,那么我不过看到了它的几束光芒而已。
除了让我有些费解的内容以外,我不得不感叹影片将一个瑞典小城描绘得如同世外桃源一般,不论是大雪封城的平安夜,还是风光明媚的春夏季节,都有一种清新宁静的美。至于海伦娜的家,华丽大气,那些带有古典风格的家具和房间,以及丰盛的圣诞大餐,无疑是一场视觉上的盛宴。
对于亚历山大,在我心中,他就是童年时的伯格曼。早熟,聪慧,孤独,有些胆怯,有着各种奇思怪想和疑问。这样的孩子,也许有着一个大家庭,却未必找得到人完全理解他,他会慢慢地长大,也许和这个社会始终有点儿格格不入,也许最终就成为了伯格曼式的人物。

芬妮与亚历山大Fanny och Alexander(1982)

又名:芬妮与亚力山大 / Fanny and Alexander / Fanny & Alexander

上映日期:1982-12-17片长:188分钟

主演:克里斯蒂娜·阿道夫森 Kristina Adolphson/伯杰·阿斯特 Börje Ahlstedt/佩妮娜·奥威 Pernilla Allwin/Kristian Almgren/Carl Billquist/Axel Düberg/艾伦·埃德渥 Allan Edwall/Siv Ericks/阿娃·弗洛灵 Ewa Fröling/Patricia Gélin/Majlis Granlund/Maria Granlund/贝蒂尔·古韦 Bertil Guve/Eva von Hanno/Sonya Hedenbratt

导演:Ingmar Bergman编剧:Ingmar Bergman

芬妮与亚历山大相关影评

Clyde
芦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