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http://qfmeng.blogbus.com/logs/157020857.html

Fanny och Alexander (1982)

Fanny och Alexander (1982)

刚刚看过Ingmar Bergman的《假面》,今天继续看他的《芬妮与亚历山大》。本片有两个版本,一个是时长312分钟的电视版,一个是的188分钟电影版。为了清晰的理解剧情,我看的是312分钟的电视版,而且用了三天时间才看完。

电影讲述了一对兄妹——芬妮与亚历山大以及他们家族的一段故事。芬妮与亚历山大的父母运营着一个剧院,他的父亲是长子,还有两个弟弟。圣诞节那天,全家人聚集在一起欢快的庆祝节日。那天来的人很多,有芬妮与亚历山大的父母,他父亲的兄弟及其他们的家人,他父亲的妈妈,妈妈的犹太老情人,以及老朋友们,和很多的女仆。大家在度过一个愉快的夜晚后,散去了。第二天,在剧场排戏的芬妮与亚历山大的父亲,不幸病倒,很快就死去了。一年之后,芬妮与亚历山大的母亲关闭了剧院,嫁给了一个花言巧语的主教,并且将芬妮与亚历山大也带到了主教的家里。主教是一个很邪恶的人,经常虐待两个孩子,并且对芬妮与亚历山大的母亲也很刻薄,主教的家人更是刁蛮。芬妮与亚历山大在主教家中如同生活在地狱一样。芬妮与亚历山大的母亲怀孕后,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回到前夫的母亲家诉苦。几天后,芬妮与亚历山大的祖母的犹太老情人使用计谋将孩子偷了回来,寄宿在自己家内。亚历山大在犹太人的家中遇见了一个如上帝一样的人,他帮助亚历山大用巧妙地方法杀死了主教。主教之死,是因为芬妮与亚历山大的母亲给他吃了很多的安眠药。就这样,在巧合与非巧合的情况下,主角被自己家里人给烧死了。芬妮与亚历山大和他们的母亲,终于摆脱了魔爪,重新回到大家庭,从此幸福快乐的生活在一起。此外,电影还描述芬妮与亚历山大的父亲另外两个兄弟的生活,一个是身负重债厌恶老婆的科学家,是一个性欲旺盛的花花公子,他们的故事始终穿插在主线故事之中。

电影的故事非常非常的冗长,真后悔看了电视版,当初应该选择看两个多小时的电影版。整个剧情看下来,电影的很多戏份都无关主线情节,序幕、第一幕的大部分、第二部的一大部分、第三幕的一小部分、第四幕的一小部分,这些场景删减掉的话一点也不影响芬妮与亚历山大的故事。尤其是序幕与第一幕的90分钟,电影刻画的太细致了,对于出场的每一个人物都有介绍。初看时以为那些人物都会在后面起到重要作用,可是根本就不是。出场的大部分人物只在第一幕出现,余下的故事根本就没他们什么事情,如母亲家里的老朋友啊,众多女仆啊等等。余下的几幕则是多余的场景太多,比如无关主线的芬妮与亚历山大的兄弟间的生活,母亲的回忆,剧场里的一出出戏等等。本片的几幕如果要比较的话,还是“夏日篇章”与之后的一幕,这两幕看起来还算吸引人,至少剧情吸引了我,没有让我感觉到沉闷。我理解编导想要通过细致的描写,来全景式的描绘一番芬妮与亚历山大家族的生活,以及他们悲惨的遭遇。可是一部影视作品首先应该考虑观赏性,有很多时候不是越长越好。对于本片来说,即使当成电视剧看,节奏也够拖沓的,实在提不起看的兴趣。

Ingmar Bergman的电影总是有着难以理解的主题,本片也是如此。按照我的理解,这部电影与宗教有关,探讨的是一些“上帝是否存在”“上帝能否拯救我”的信仰问题,以及类似于存在主义的一些哲学问题。亚历山大所遭受的境遇是悲惨的,是痛苦的,所以根据他的信仰,他需要上帝来拯救。可是上帝迟迟不肯伸出援手,使得他动摇了自己的信仰——他在电影中有多次抨击上帝的言语。随着自己的境地变得越来越悲惨,他也渐渐失去了自己的信仰。但是,当他遇见那个犹太人家中神秘人时,当他看到自己的愿望达成时,他当然会找回自己的信仰。这其实是一个俗套的桥段——好人有好报,只不过在本片里乐善好施、拯救亚历山大的是万能的上帝而已。此外,犹太人家里神秘人的哥哥说出的一些话颇有些存在主义的意味:在我们身边存在着各种事物,只是不了解而已。他说的一番话,可以给人带来相当多的思考,不过我对于哲学了解不多,关于存在主义也是从网上现学的,很有可能我的理解也不正确。不过,这部电影所表达的,及引申出来的关于信仰、哲学的问题,很值得思考。还有,电影中出现了众多不合乎常理的诡异镜头,以及故事里的想象画面,这些都是需要仔细回味的。可惜我的知识有限,对于宗教更是不了解,所以我就不参悟编导这种晦涩的表达了。总之,看多了Ingmar Bergman的电影,才发现他的电影总是会让人思考,很开发智力嘛!

刚开始看本片的时候,总是搞不明白这部电影的时代,后来通过剧情才知道,讲述的是瑞典1907年前后的故事。通过本片可以看出那个时代瑞典就已经有着良好的生活品质,生活水平相当高。电灯、电话、轮船这些现代化的产物,都已经进入了瑞典的家庭中,虽然这个家庭是比较富裕的。当然,通过其他一些场景也可以看出那个年代正是一个新旧更替的年代,城市中还在使用马车,人们还穿着很繁琐的衣服,尤其是女人。电灯虽然有了,但是蜡烛使用的依然广泛。这是一个特殊的时代,不知道编导们将故事放置在这样的年代有何深意?

既然是一个新旧更替的年代,所以本片既不是古装片,也不是近代片,而是介于两者之间。所以,电影的布景、服装、道具都混合着两个风格。以前看过的欧美古装片、近代片不是英国,就是法国这样的西欧国家拍摄的,如今看过北欧的瑞典之后,感觉电影在硬件配置上一点也不次于这两个国家。演员的服装华丽、场景布置奢华、各种道具都非常逼真,画面中的外景也符合着欧洲的传统,有着壮观、宏大的各种建筑。总之,作为一部古装、近代片来说,不仅不比英法这样的国家差,而且要比他们两个国家的更华丽、更奢靡。瑞典不愧为一个富有的国家,拍电影舍得花钱啊。

本片的演员众多,每一个人都将角色表演出自己的风格。遗憾的是,本片的演员都是瑞典人,而且年代久远,使得他们的资料少的可怜,很难去了解他们。全片给我印象最深的角色,是芬妮与亚历山大父亲那个花花公子似的兄弟,说起话来吹胡子瞪眼,好玩极了。尤其在与主教摊牌的那场戏中,都快把我乐死了,说话直来直去,不遮遮掩掩,他将角色这种性格表现的非常完美。芬妮与亚历山大父亲那个厌恶老婆的兄弟也很有趣,胖乎乎、文质彬彬的样子,其实内心优柔寡断,这位演员也是完美演绎。看完整部电影,感觉北欧男人都是那么高大英俊,非常帅气。女人嘛,也是同样的特质,不过“高大”对于女人来说就不是什么优点了,所以我对本片的北欧女人没什么太强烈的感觉。

总之,一部讲述“上帝”拯救孩子的电影,全景式的描写了一个家族的生活。如果想看,还是看电影版吧,千万别看电视版。

序列:0510

影视帝国(bbs.cnxp.com).芬妮和亚历山大.fanny.and.alexander.1982.episode.CD1

影视帝国(bbs.cnxp.com).芬妮和亚历山大.fanny.and.alexander.1982.episode.CD2

影视帝国(bbs.cnxp.com).芬妮和亚历山大.fanny.and.alexander.1982.episode.CD3

影视帝国(bbs.cnxp.com).芬妮和亚历山大.fanny.and.alexander.1982.episode.CD4

2011-08-20

芬妮与亚历山大Fanny och Alexander(1982)

又名:芬妮与亚力山大 / Fanny and Alexander / Fanny & Alexander

上映日期:1982-12-17片长:188分钟

主演:克里斯蒂娜·阿道夫森 Kristina Adolphson/伯杰·阿斯特 Börje Ahlstedt/佩妮娜·奥威 Pernilla Allwin/Kristian Almgren/Carl Billquist/Axel Düberg/艾伦·埃德渥 Allan Edwall/Siv Ericks/阿娃·弗洛灵 Ewa Fröling/Patricia Gélin/Majlis Granlund/Maria Granlund/贝蒂尔·古韦 Bertil Guve/Eva von Hanno/Sonya Hedenbratt

导演:Ingmar Bergman编剧:Ingmar Bergman

芬妮与亚历山大相关影评

Clyde
芦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