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对迪士尼来说是一部非常成功的作品:收获了13项奥斯卡提名——这个数目对当前的迪士尼来说仍然是空前绝后的,也让饰演本片玛丽·波平斯的演员朱莉·安德鲁斯就此得以成名。但原著作者P. L.特拉弗斯对本片却是相当的不满意,也正因此她不再授权迪士尼拍后续的几本《玛丽·波平斯》了。当然,华特·迪士尼当初为了说服P. L.特拉弗斯也的确是费了一番功夫,P. L.特拉弗斯刚开始是完全拒绝迪士尼拍摄她的作品的,经过几十年的接触和谈判,P. L.特拉弗斯最终才勉强同意迪士尼拍摄(具体可参看那部“Saving Mr. Banks”,虽然讲的并不完全符合当时的事实),但没想到拍出来后还是让原著作者失望了。

我现在对原著也只是出于跟电影做对比为目的的大体翻看了一下,没有做细读。不过就以我现在对原著的印象来看,我大体也能理解原著作者为什么会对影片不满:说实在的,影片的大多数情节是能在原著中找到参考的(虽说改动很大,其意义也发生了变化),基本可以肯定影片还是照着原著来拍的,并非是打着原著的名义做任意发挥。不过,几位主要人物却给人以跟原著完全不符的印象,其中差别较大的一个就是主人公——玛丽·波平斯阿姨,可以说朱莉·安德鲁斯演出来的这个角色跟原著还真是一点也不像。其次,可能也是让原著作者最为介怀的,本片的班克斯夫妇跟原著完全判若两人:或许是为了戏剧冲突,影片把班克斯先生塑造成一个刚开始非常专制、不通情达理的人,在原著的班克斯先生还是比较随和的,而且作者塑造这个人物是以她父亲为原型来做的,影片却做成这个样子让作者看来很可能就是不可原谅的了。其他的就是作者本身并不是很接受迪士尼的这种动画影片风格,这也是当时迪士尼跟P. L.特拉弗斯之间谈判的最大障碍,即便是拍出来了作者仍不愿意接受这种风格。

抛开原著不谈,本片对迪士尼来说依然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本片发展出了一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但并非在原著存在的东西,就比如说那个我读不出来的长词“Supercalifragilisticexpialidocious”(不过P. L.特拉弗斯对这些恐怕不会有好印象)。本片的玛丽·波平斯阿姨,也是朱莉·安德鲁斯演绎最为成功的角色之一,她为此还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而后她在《音乐之声》饰演的玛丽亚跟本片几乎是如出一辙(也正因此她刚开始并不愿意演玛丽亚)。本片的主题曲“Chim Chim Cher-ee”,是迪士尼获得奥斯卡最佳主题曲的曲目之一。不过打动原著作者的曲目却是“Feed the Birds”,这正好也是华特·迪士尼最喜欢的曲目,虽然两人分歧很大,但这点却正好相同。
总体说来,本片只适合喜爱迪士尼动画风格的人去看。无论从布景还是情节设置,本片更多的还是只能当成一部迪士尼动画,而不是原著的电影版。

除了本片以外,前苏联也曾在1983年推出过一个《玛丽·波平斯》的电视电影版。看了一遍感觉这部电影的人物形象反而要更接近原著一些,布景居然更有英伦风采(虽然更为现代化)。不过这部电影的情节跟迪士尼版完全不同(我在原著也找不到参考,从本片的评价看应该不可能全是胡编乱造,不过从我现在得到的消息看本片是从后续几本《玛丽·波平斯》取材也说不定)。看完后我觉得这2部影片若是能合计着取长补短一下,效果应该会更好,P. L.特拉弗斯或许也有可能满意了。

PS:P. L.特拉弗斯跟J.K.罗琳是很相似的,如果放到现在,P. L.特拉弗斯也能把《玛丽·波平斯》打造成跟《哈利·波特》一样卖座的系列电影。只可惜她的运气不好,生在了那个年代,当时人们还不太热衷于改编这样的题材,她在这块也没多少选择余地,对这样的电影她虽想上去亲自控制却控制不了,导致留下遗憾。不知现在还有人愿意改编《玛丽·波平斯》么?

欢乐满人间Mary Poppins(1964)

又名:玛丽·波平斯

上映日期:1964-08-27(美国)片长:139分钟

主演:朱莉·安德鲁斯 Julie Andrews/迪克·范·戴克 Dick Van Dyke/大卫·汤姆林森 David Tomlinson/格莱妮丝·约翰斯 Glynis Johns/赫敏·巴德利 Hermione Baddeley/雷塔·肖 Reta Shaw/卡伦·多里斯 Karen Dotrice/马修·加伯 Matthew Garber/爱尔莎·兰切斯特 Elsa Lanchester/阿瑟·特雷彻 Arthur Treacher/雷吉纳德·欧文 Reginald Owen/埃德·温 Ed Wynn/简·达威尔 Jane Darwell/阿瑟·马利特 Arthur Malet

导演:罗伯特·斯蒂文森 Robert Stevenson编剧:比尔·沃尔什 Bill Walsh/多恩·达格雷迪 Don DaGradi/帕梅拉·林登·特拉弗斯 P.L. Travers

欢乐满人间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