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每部电影我都在想,这部电影讲了些什么?当然,导演想说什么,和我“看到了什么”肯定会有差距,但这不是问题,毕竟“娱乐”这词的主语应该是“我”(较真的话是“被娱乐”)。

怎么看这都是一部有很强道德寓意的影片,但它是哪一种寓言?

1. 金钱是万恶之源?

2. 人性本恶?

3. 环境导致了恶?

换一种方法来提问,人类面临的究竟是制度问题(货币作为政治经济制度)、道德问题(每个人自己的道德责任)、还是自然条件的问题(是否环境左右着我们)?

这部电影好看之处就在于,导演并没有画公仔画出墙,将他的答案赢塞给我们。

“金钱是万恶之源”听起来是陈词滥调,但在当代它又被重新赋予了洞见(见“债:5000年”),而电影的结尾那场哈哈大笑,给出了强烈地暗示。另一个线索在电影的开始,当主角和搭档走进旅馆时,老人家在给大家讲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人性本恶”可能看起来更在理一点。因为似乎整部电影从头到位都集中在刻画主角的“性格缺陷”,以及其带来的后果。这也和很多人普遍的生活经验相符合(”他从小就那么坏“)。不过,难道作者拍这么个电影是为了警告我们”你身边有这种人,你要小心“吗?还是”你可能就是这种人,你要反省“呢?

那么,是“环境导致了恶”么?当然金子也是环境的一部分,而那险恶的高山、艰苦的工作、危险的社会、以及各种现在无法想象的自然条件,看起来也是电影极力去刻画的东西。是这些东西鞭打着剧中的人物,让他们去选择自私,选择恶吗?毕竟,电影中面临的第一个选择,三个人物都拔了枪。似乎在那种情况下,这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

但故事并没有这样发展下去,在相同的情况下,人们做出了不同的选择。而主角的搭档在犹豫之后从塌方里救出了主角,老人家选择了去救助溺水的印第安儿童,而读完那封信之后两人也都选择将1/4的金子送与寡妇。

作为寓言故事,这部电影当然强调了我们是有选择权的,但它同时也展现了制度和环境的因素。每一种不同的政治倾向都可以从这个故事中找到有利自己的成分,叙述自己的世界图景。

当然,我并不处于政治光谱的正中心,我看到的是这么一个故事:在制度和环境的双重压迫下,人们当然会铤而走险,当然会相互怀疑甚至相互残杀,但这不代表我们无法通过自己的选择去建立互相之间的信任,相互协助走出困境。最后回望,毕竟剩下的两个人都找到了那个Treasure(The Treasure of the Sierra Madre)。



碧血金沙The Treasure of the Sierra Madre(1948)

又名:浴血金沙 / 宝石岭 / 富贵如云

上映日期:1948-01-24(美国)片长:126分钟

主演:Humphrey Bogart/Walter Huston/Tim Holt/Bruce Bennett/Barton MacLane

导演:John Huston编剧:John Huston

碧血金沙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