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需要属于我的那部分就好,其余的,我一点也不会碰的。
这是每个未发迹之人的道德宣言,这甚至可以说是某种基于向财富做的保证,旨在保证掌握了一定数额的财富之后也不会改变的心智。这种保证是很廉价的,因为当人一无所有的时候,那些空中楼阁般的誓言的代价是微乎其微的。而一旦兑现,它的代价却足以换取性命。
这个故事很简单,从一无所有到发现金子再到被金钱奴役,而至死于非命。这样老套的故事情节,却洋溢着众多的细节描写。开始出现的女人扭着屁股是对性冲动的某种暗示;买彩票赚的小钱象征小财富往往能带来更大的贪欲;矿井救人和毒蜥蜴的情节都是为了衬托善良与卑鄙;老人救活溺水的孩童,多么像耶稣显示奇迹,使人复活的场景,那样的神圣性宣告了某种潜在的不安;与强盗的枪战,混淆了文明与野蛮的界限后的一次决斗;老人在印第安部落享受长老的待遇与另一个的死的对比是对某些执念的最大的反讽;风中寻金的过程象征着某种虚无……不一而足。
当我们先放下其中的道德枷锁不谈,单看淘金的过程,我是要佩服这群淘金者的勇气与吃苦耐劳的精神的。当然,会有人说这是贪欲唆使下的必然行为,但淘金的艰难无论如何都是被故事简化了的!犹记得当年卓别林吃皮鞋那段,是何等的幽默,但却是黑色的。影片本身的重点不是为了突出这段艰难的淘金岁月,所以也只是姑妄言之。
重点还是在于对金钱是不是魔鬼的探讨,以及汲汲追寻的形而上的思考。正如开篇所言,我们不是当事人的任何的宣誓保证,与之相对应的代价都太低廉。真有一大笔财富摆在我们的面前,而且几乎可以说是“轻而易举”的时候,难免就会希望得到更多。这种要求是普遍的,也没有什么必然的罪恶。鼓吹知足常乐的大有人在,本人也相信知足确实能让人更幸福,但这其中的悖论是我们没有更“足”的机会!所以滔滔不绝地说教都是毫无意义的,只有当事人才有权利发言。其次,如果金钱的影响仅仅是局限于个人,不会对人际产生影响的时候,这样的思考也就不存在了。而当人进入社会关系的时候,固然是要坚持一定的道德交往准则,所以违背这些准则的行为被视作有悖伦理的。那金钱(有时我们还可以引申出权力)是怎样咄咄逼人,使人走向那个道德滑坡的最低谷的呢?追本溯源,贪欲难辞其咎。除此之外,信任的缺失是这个团队最后寻宝“失败”的根由。所以,归根结底,我们这个社会还是一个诚信至上的社会。所以有关社会契约的观点,越想越觉得有道理。一个信任失范的社会,人与人无法驾驭个体之外,甚至连个体本身的资源,其直接结果是某种交往的屏蔽,更甚者就像电影中所描绘的,通过消灭社会对象的存在,进而取得自我保护的护身符。这样的“气急败坏”我们很难理解,因为我们还是不在他的shoe上,但无论如何,平等广泛的沟通,是化解一切矛盾的唯一捷径。当然,不难排除那些天性心胸狭窄之人,因为他们的所有的思维方式都是基于他人要谋害自己这样的妄想之中,这样的人的可悲之处是找不到一个可以掏心窝子的人,当心没有可以寄存的港湾,当四面楚歌而没有可以展示后背的对象的时候,这样的人生注定是失败的。失败的定义,不在于你有没有钱,而是说没有心灵的安慰。就像最后他发出的心灵的谴责,他的谋害纯粹是基于一种非理性纯幻想的结果,即使他最后没有被强盗杀害,侥幸逃生,他的下半生也不会幸福,他说过自己的计划就是当服务员弄错了菜单之后大骂对方,这样的心智如何找到“有缘人”?
电影当中的人物设定是很有意思的。不明白的是,为什么有人在黄金面前会迷失自我,而有人还依旧能够保有当初的“童真”?我们是不是可以认定这是为了满足艺术的二元对立的需要而做出的艺术构思?为什么那个老人没有反叛?难道仅仅因为他见过更多的世面?他在一开始分金沙的时候的那种狡黠,分明让我觉得是某种叛变呀——或许这是一个老人在用自己的过往来印证一个新的恶的贪婪的轮回吧。所以,到最后,我也只能这样妄下结论:人与人终究还是不一样的。
用圣经的一句话来结束:“虚空的虚空,一切都是虚空。”

碧血金沙The Treasure of the Sierra Madre(1948)

又名:浴血金沙 / 宝石岭 / 富贵如云

上映日期:1948-01-24(美国)片长:126分钟

主演:Humphrey Bogart/Walter Huston/Tim Holt/Bruce Bennett/Barton MacLane

导演:John Huston编剧:John Huston

碧血金沙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