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拯救大兵瑞恩》之前,最真实的反映海滩登陆作战的影片无过于本片。超过4000人被绞杀在奥马哈海滩布满地雷,反登陆障碍的沙滩上以及冰冷的海水里。但背后宏大的布局以及对整个二战的影响都是战争史上的经典。出于兴趣所在,我曾经翻录过所在军事院校里有关二战的史料,认为除却电影的艺术渲染之外,登陆前数年的策划以及欺骗手段才是影响后来战局的关键。从宏观到细节,每一个环节都影响到这场超过200万人登陆作战的成败。但兵者诡道也,盟军正是利用德军决策者在某些思维上的盲区进行了突袭。甚至某些运气的成分也在不同程度上让战局朝有利于盟军的方面发展。比如隆美尔在登陆前一天回国为夫人庆生,希特勒在登陆发生时正在睡觉,而醒后也没有马上派最精锐的装甲预备队进入战场以扭转战局。但这都不足以使历史改变其进程。从部队素质来说,德军的指挥官战术素养,单兵军事素质,装备水平,部队组织能力和纪律性都不逊色于盟军。但策略上的失误使整个战局限于被动。在6.6日登陆开始时,5个登陆场的正面总长度不会超过20公里,但在诺曼底的九万德军(并非最精锐,精锐配备在加莱海岸)需要面对数量远超N倍的盟军。但盟军登陆士兵没有重武器,只能靠海上舰队的远程炮火予以火力支持。即便在盟军海空军打击之下,德军海岸防御工事也有80%得以保存,而正是这些坚固的工事成了盟军士兵的噩梦。如果德军精锐装甲部队能及时投入战场分割包围盟军,则可能将已登陆盟军消灭在海滩上从而挫败“霸王计划”。可历史不会有回头。美军上校泰勒是这场战争的一个缩影,登陆场上的士兵只有2个选择:已被打死或者将被打死。当勇气超越了死亡带来的胆怯与血腥,胜利就成为必然。如果说《拯救大兵瑞恩》带来的是人性在战争中的思考,那本片就是谋略在战役成败时决定作用的体现。不同的视角演绎出不同的经典。战争是残酷而现实的,但它带给人的创伤在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含义,无论心理还是生理上。代价惨痛,而精神永存......

最长的一天The Longest Day(1962)

又名:碧血长天(港) / 最长的一日

上映日期:1962-10-04片长:178分钟

主演:理查德·伯顿 / 肖恩·康纳利 / 亨利·方达 / 约翰·韦恩 / 莱德·巴顿斯 / 

导演:肯·安纳金 / 安德鲁·马顿 / 伯恩哈德·维基 / 达里尔·F·扎努克 / 编剧:Cornelius Ryan/Romain Gary/James Jones/David Pursall/Jack Seddon

最长的一天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