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说法是,小孩子对霸王龙的热爱,是对父权的向往。长大了之后就不那么热爱霸王龙了吧,是的,但和父权没关系,因为《环太平洋》里的巨兽出现了,我们有更大的家伙了。再次看到《侏罗纪公园》,我的第一反应是:原来恐龙才这么小呀。

但是20年前的观众们不这么想,当他们坐在影院里看到这些大家伙,真家伙,你能够想象到触摸它们粗糙的硬皮时候的感觉,你在它们的怒目之下瑟瑟发抖——电影又创造了一场奇迹,孩子们欢呼雀跃,如同20年后他们的孩子们对着5级的kaiju兽以及猎手机甲“危险流浪者”那样欢呼雀跃。梦是可以一代又一代传下去的。

20年前是一个传统特技将要死去,但还没有死去的时候,这通常意味着是一个高潮。(科技总是一个高潮然后死去的行当)两年之前,一个叫做t1000的,来自未来的机器人刚向人们介绍了未来的特技该怎么弄——cgi;10年之后,一只叫做“咕噜”的丑玩意儿说,我们连真人的表演都不需要了;17年之后,《阿凡达》来了;又过了三年,整整20年了,这部片子迎来了它的重映。

我发现我一直有一个误解,我认为本片的所有恐龙都是cg的,重新看了才知道不对,其实绝大多数都是模型,这种真实世界才有的质感,即使是现在的科技都做不到。假如霸王龙有5米高,就真有一个5米高的东西立在片场让你拍,这种景象以后怕是再也见不到了吧。真好。我想我需要这样一个感觉,好莱坞电影是造梦的,但那也不全是梦。

“侏罗纪公园”这个设想,我是说电影里的,就是那种使梦想成为现实的东西,孩子们会去看看他们在午夜的梦魇里踏上过的中生代的土地。我想遗传科技能够达到的那一天,这种项目一定是要实现的。

20年前的科技界也和现在不一样,不会有一帮民科摇旗呐喊:“转基因食品有毒!”那时候“基因”这个词还离我们遥远。事实上很多人忘了《侏罗纪公园》是一个科幻片,是因为它比星际旅行,人工智能离我们更近了,我们几乎认为那是可以发生的事情了。因此《侏罗纪公园》是一种很纯正的“科幻”,它看到科技进行到什么地方,然后设想到如果进行的下一步,我们会拿它们来做什么。答案是复活古代的生活,然后开一个主题公园,天才的设想。

当然我们没有走的那么快。有一种说法是,伦理问题限制了现代科技的发展。片中有意思的一点是,在新的力量面前止步的是科学家,狂热的是资本家,这和我们普通人的对科学家的理解不同。斯皮尔伯格像卡梅隆一样爱科学家,去让资本家和律师背黑锅。你看那个女科学家像不像《异形》和《阿凡达》里的那位,身材健壮,性格刚毅,女英雄。对她的塑造是不露声色的,从开始的“恐龙吃掉男人,然后女人统治世界”,到拉电闸之前“回来再和你的性别歧视算账”,原来这是一个女权主义者。

20年前的电影就是这样的。它不急于把一堆概念以及叙事圈套甩给你,而是不愠不火的塑造真实的人。即使是一部商业片,也让你感到很舒服,而不是被不成章法快速剪辑以及旋律单调的电子乐弄得心慌意乱——我是如此的爱tdk,又是如此不愿意看到所有的电影都像它。

“人物光弧”这个老手艺都忘了。《朱》的男科学家从讨厌孩子到喜欢孩子,一个性格的蜕变从头到尾,徐徐道来;暗线则是对现代科技的格格不入,从碰电影就受干扰,到系不上安全带——一个热爱古生物的人,怎么会喜欢这些玩意。正如他扔掉迅猛龙脚趾的化石时说的那样,一切都在“进化”,我们也该“灭绝”了。我想恐龙如果可以选,一定不会愿意这样被复活。那如果《侏罗纪公园》可以选,它愿意不愿意被“3d化”呢?

当然也许不要用“20年前”这个地图炮,毕竟这是斯皮尔伯格这种神级导演的作品,你看好多人物在前景转向镜头的,像不像《印第安纳琼斯》?

再看电影明白了很多,不过是“一进一出”,简单的线索,却高潮迭起。进的时候依次是迅猛龙,那个有毒的龙,再到霸王龙,全都没看到,所有人都在进公园之前被蜿龙调动的情绪都被击垮了,然后看见了三角龙,然后情节逆转,霸王龙来了,吃人,毁汽车,有毒的龙来了,吃人,毁汽车,迅猛龙来了,吃人,进屋,把人逼到要死,所有被击垮,又没有完全消失,就等着一阵风来就燎原的情绪都被刺激起来,形成一个“环形”,多么精巧的叙事!

斯皮尔伯格对视听语言的把握这里就不说了,只能用“挑不了一点错”来形容。我尤其注意几个细节,所谓的“视觉奇观”原来不是靠特技堆砌的呀。一个是孩子们在屋里吃饭的时候,迅猛龙悄然而至,屋子的墙壁上有画着的迅猛龙,颜色艳丽,真实的迅猛龙的影子影射在墙壁上,和它们画里的形象重叠在同一面墙上;迅猛龙把人类追到大厅,大厅里有巨大的恐龙骨架,它们在恐龙骨架上搏斗,最后霸王龙出现,把迅猛龙吃掉,把恐龙骨架都毁掉;还有迅猛龙追到计算机中心,屏幕的光打在它的身上,屏幕上是一堆基因序列,仿佛这个恐龙的形象是由代表基因序列的字幕组成的虚幻的影像而已。这些充满想象力的画面,意义是什么,表现力上有什么作用,值得说的太多了。

而且不要忘了,这是一个恐怖片,也就是要吓唬人的。人被吓到了吗?是的。20年后的人也被吓到了。看《侏罗纪公园》不过是为了补完残缺的童年,没想到这是一部不会过时的电影,它完全可以当做最新的好莱坞分账大片而没有丝毫的过时感——甚至在蓝光里很明显的胶片颗粒感都不见了。

在电影里,恐龙在几千万年前灭绝了,然后它们又被克隆了,来吓唬人;在现实中,电影在20年前下档,然后它们又被3d话,来吓唬人。无论它们愿意不愿意,它们都捉弄了时间。本文的题目是《空之轨迹》里一首音乐的名字,爱雷波尼亚帝国王子奥利维特的主打歌,献给那些被琥珀包裹,因为永恒的东西。

就像数学家说的那样,生命自己会找到自己的出路。什么东西一旦以历史的维度去梳理,都是“live long and prosper”,生生不息,奋勇向前的旅途。生物在不断的演化,新的物种取代旧的物种;电影也有它的“演化”,新的技术,新的试听语言。在这样瑰丽的旅途中,我们渺小短暂的生命却只能分享渺小而短暂的一小段,真的是太遗憾啦。所以我们希望旧的东西打败新的东西,我们复活了恐龙,重映了电影,来证明有一些东西是可以永恒的,这就是我们的琥珀之爱。

20130821

侏罗纪公园Jurassic Park(1993)

又名:Jurassic Park 3D

上映日期:2013-08-20(中国大陆 3D) / 1993-06-11(美国) / 2013-04-05(美国)片长:127分钟

主演:山姆·尼尔 / 劳拉·邓恩 / 杰夫·高布伦 / 理查德·阿滕伯勒 / 鲍勃·佩克 / 马丁·费雷罗 / 约瑟夫·梅泽罗 / 阿丽亚娜·理查兹 / 塞缪尔·杰克逊 / 黄荣亮 / 韦恩·奈特 / 杰拉尔德·R·莫伦 / 米盖尔·桑多瓦尔 / 

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 编剧:迈克尔·克莱顿 Michael Crichton/大卫·凯普 David Koepp

侏罗纪公园相关影评

14756
看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