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纪录片的角度来说,红灯区这个反映某一敏感的社会现实的题材就已经吊足了观众胃口,再加上被拍摄者更是聚焦了红灯区里的几个孩子,仅从题材选取和拍摄角度上,这部纪录片就足以拿下一半的奥斯卡了。
在这部纪录片里,导演已经不再是仅仅作为一个旁观的记录的视角去记录拍摄整部影片,除了贯穿整部影片的采访式记录,导演本人也成为了整部纪录片的一部分,甚至是占据了影片的主导地位。在影片中,导演教红灯区的孩子们学习摄影,片中大量出现了孩子们拍摄的照片。通过孩子的视角去解读红灯区的这一切,这是个非常有趣的手法,以及在片头许多一闪而过的红灯区街景和不断闪过的那双孩子的眼睛也在阐述这一有趣的视角。
同时对于镜头的剪切和光影感这部片子做的也非常棒,尽管我对于此并没有过多的研究,但点到即止的展示出的的混乱感,光影强烈对比下的冲击感,风筝飞上天的干净画面都做的非常考究且恰到好处的让人留有遐想的余地。
但是,这部片子总是隐隐的让我有种不舒服的感觉,我承认将导演作为纪录片重要的一环这种艺术形式,可是这部片子里导演救世主意味强烈的让我不舒服。强烈的悲悯类的情感我认为不适合于过多的出现于银幕中,导演将这样一种悲天悯人的意味放到银幕中传达给受众,我认为真的不是十分的尊重被拍摄者,悲悯还是留给观众比较好。
但不管怎么说“孩子”这两个字本身就代表了人世间最纯粹的美好,绝境中孩子们的善良更让人为之动容,尽管深知父母的不堪还是想要努力多爱他们一点,尽管自身难保还是想要照顾比自己小一岁的妹妹。在我们看来理所应当的温饱和受教育,在他们面前成了难题,梦想成了奢侈,绝望成了常态。
而人生的悲哀不是历经坎坷,而是在奋力拼搏之后却发现命运早已注定。这是我在搜索这部影片中最多出现的一句简介。 影片末尾交代了这些被拍摄的孩子们的去向,个别成功进入了学校,但大部分最终还是沦为了和他们父母一样的命运。
或许这部片子于他们的意义也仅仅只是在他们沉重的命运的漩涡了轻轻挣扎一下。
可,还是要挣扎一下吧。

小小摄影师的异想世界Born Into Brothels: Calcutta's Red Light Kids(2004)

又名:生于妓院:加尔各答红灯区的孩子们 / 生于妓院 / The Kids of Sonagachi / Camera kids

上映日期:2005-03-11(美国)片长:85分钟

主演:Kochi/Avijit/Shanti Das/Manik/Puja Mukerjee/Gour/Suchitra/Tapasi/Mamuni

导演:泽娜·布里斯基 Zana Briski/罗斯·考夫曼 Ross Kauffman编剧:泽娜·布里斯基 Zana Briski/罗斯·考夫曼 Ross Kauffman

小小摄影师的异想世界相关影评

张禾
၀
၀ • 面包
杜蘅
Echo
Echo • 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