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born in red light的缘起追溯已久仰大名,最近是源自我一个梦境,在知乎上收录我这个梦境的时候也用了BORN IN RED LIGHT作为标题,封面是阳台上逆光的红裙女孩。写实之外,其实算是有一点介入的纪录片?我们的纪录片为社会问题的解决做出了贡献。
最近在补纪录片的功课,看了几部纪录片后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以前理解接触的国内纪录片多为专题片的形式,精美准确的画面光线和构图,像一个巨大拼贴的摄影展。而很多国外获奖的纪录片很多镜头都是摇摇晃晃并不苛求的,重要的是纪录片本身关注的内容和所突出的思想。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的时候有幸采访了两位导演。其中有一个采访问题是问她们如何看待中国纪录片的发展。问的时候解释了一嘴说因为觉得中国的纪录片很多都像新闻报道。Erica回答时说了一句you can't judge and I can't judge,都是纪录片只是形式不一样而已。但形式真的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李伊平老师的讲座《纪录片如何讲故事》中,也提到其实随着中国传媒行业审美的不断发展,新纪录片已经不再拘泥于所谓教科书式操作,而是更多去关注人和事件,去讲故事。
1.结构:强调主人公的阻碍,解决一个个问题,用冲突去重塑结构。
2.人物:诱发他做某件事的动因和内因,横向比较人物角色(人际关系、同行etc)纵向比较人物自身的内心情绪变化等。始终铭记用人物来推事件。设计场景和人与人的关系。在任务选择上找人物之最,有一定反转性、对比性的人物。人生的特别点(时段)是挖掘人物内心和社会关系的突破口。把人物置身于他熟悉的场景中,一遍做事一遍进行拍摄。
3.主题:关注社会问题,做一个有内涵的纪录片,去探讨去结构去昭示,多用V.少用adj.用白描的手法去进行阐述。讲道理的时候要很克制,讲一个道理不如讲一个故事。eg:吴念真 BE A GIVER.(其中回忆同期声和讲述者简接短语相组合运用的很妙)
4.拍摄技巧:语言不要太满,精简画面,采访任务可以多角度特写,特写比中景有更好的表现力,特写也是一个很好的剪切点,多拍摄特写。不要对着拍,要有前景和运动镜头。开篇30s是很关键的镜头,可以用一些猎奇的角度抓住观众或者同期声运用上使用具体时间、数字更为直接和有震撼感。如果叙事过于平淡,就给知识点。但知识点的把控要找好,不然会显得像呆板的教科书。

小小摄影师的异想世界Born Into Brothels: Calcutta's Red Light Kids(2004)

又名:生于妓院:加尔各答红灯区的孩子们 / 生于妓院 / The Kids of Sonagachi / Camera kids

上映日期:2005-03-11(美国)片长:85分钟

主演:Kochi/Avijit/Shanti Das/Manik/Puja Mukerjee/Gour/Suchitra/Tapasi/Mamuni

导演:泽娜·布里斯基 Zana Briski/罗斯·考夫曼 Ross Kauffman编剧:泽娜·布里斯基 Zana Briski/罗斯·考夫曼 Ross Kauffman

小小摄影师的异想世界相关影评

张禾
၀
၀ • 面包
杜蘅
Echo
Echo • 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