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很显然又是一部不同价值观的文明在碰撞后产生的影片。影片中的孩子们生于印度红灯区,这个红灯区如同印度的其他传统社区一样,有着紧密而共生共亡的人际关系。

也许从小生活在中国农村的孩子可以体会得到,什么叫做“紧密而共生共亡”。你的生活没有隐私,你的家从不锁门,你的生活里充满了邻居的闲言蜚语而反之亦然……更重要的是,这种紧密至此的关系可以保护并伤害个体。比如你作为一个未成年人,玩耍归来,而家中并无长者有暇备饭,此时,你会很自觉地到邻居家去吃饭,而在邻居看来,仅仅是多了一双筷子,此谓“保护”;而当你在外面玩耍不肯归家时,往往就首先会被熟悉的邻居给臭骂一顿甚至暴打一拳,末了还加上一句“你不乖!我告诉你爹妈去!”,此谓“伤害”。

在这种邻里间如此紧密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也往往有着更多的集体意识,而缺乏对自身欲求的探索。就好比是我所知道的一位比我年纪小不太多的农村女孩子,年纪尚不到20,便在家人的自作主张下嫁给了一个开黑网吧的“小老板”,并且很快有了身孕。如此闪婚,让她来不及发现自己和对方是否合适,自此之后,她便终日在抱怨、哭诉中度过;而她的父母非但不为女儿说话,反而训斥她:“你这个样子怎么做别人媳妇儿?你成何体统?!”所谓“体统”,便是一套小社区里所人人遵守的伦理体系,它不但让这个女孩成为她父母的女儿,还成为了那个家暴男的妻子,也成为对方家庭的媳妇,还有孩子他妈。在这么多重人际伦理的交织下,这个终日郁郁寡欢的女孩选择了哭泣和抱怨,而不是离婚;因为,她的许多许多先辈,就是这样在眼泪中苦苦支撑着这样的人际伦理的。她若出走,迎接她的不是欢呼,而是能淹死她的口水。

所以,她的“自我”丢失了。

当一个人丢了自我好几十年后,便不大可能寻得回来;然而在纪录片Born Into Brothels: Calcutta's Red Light Kids(《小小摄影师的异想世界》)中,这些孩子在他们还没成长到明白“自我”是什么的时候,便遇到了一位来自美国的摄影师。这位摄影师无疑给了这些孩子一只放大的眼睛:相机。

这些孩子通过胶片相机的免费学习课程,拍下了自己的家人、自己的玩伴、自己认为美丽的事物。一个有趣的地方,是这个摄影老师一直在寻求着各种途径,去“帮助”这些孩子们过上她认为“正常”的生活,比如有上学的权利;她甚至还带着这些孩子的作品去申请展览,再将这些孩子们送上飞机,送到美国,亲临孩子们的影像展览会场。在这位老师的指引下,这些孩子在影片的最后都说出了自己所向往的未来,其中一位说:“我想上大学”。

电影留下了一个现实两难的结尾,而正是在非一边倒的声音中,思维才有可能产生,我们才有可能去思考:到底这些孩子是在寻找自我,还是在将别人的梦想当做自己的追求。

小小摄影师的异想世界Born Into Brothels: Calcutta's Red Light Kids(2004)

又名:生于妓院:加尔各答红灯区的孩子们 / 生于妓院 / The Kids of Sonagachi / Camera kids

上映日期:2005-03-11(美国)片长:85分钟

主演:Kochi/Avijit/Shanti Das/Manik/Puja Mukerjee/Gour/Suchitra/Tapasi/Mamuni

导演:泽娜·布里斯基 Zana Briski/罗斯·考夫曼 Ross Kauffman编剧:泽娜·布里斯基 Zana Briski/罗斯·考夫曼 Ross Kauffman

小小摄影师的异想世界相关影评

张禾
၀
၀ • 面包
杜蘅
Echo
Echo • 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