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剧透,请观影后阅读,谢谢!)
《燃烧少女的肖像》在今年戛纳电影节获得最佳编剧,导演(编剧)对于结尾的处理,尤其是油画部分非常惊艳,在上一次对于结尾处理这么惊艳还是看《春风沉醉的夜晚》(另一部拿了戛纳最佳编剧的同性片)结尾回忆读郁达夫的文章。
电影的开头,主角玛丽安飘洋过海的部分让人想起《钢琴课》的开头,同样的寒冷,同样的孤零的女人乘着男的小船过河。我很喜欢导演对于开头以及整个故事的叙述方式,由主角讲述,主角作为第一人称带入这个故事。潜移默化中使得爱罗伊兹成为一个悬念,喜欢这个铺垫。
电影的开头其实已经有了铺垫和隐喻,爱罗伊兹的姐姐没有原因的自杀,很大程度上是暗示了其无法接受自己被嫁出去的事实,而跳崖自杀。
当两人第一次相见的时候,在海边。爱罗伊兹说她想要沉浸在海水中。这一段让我想起凯特肖邦的小说《觉醒》,其小说中主角Edna在结尾因为无法在男权社会中开心地生活下去,而走向海水的中央永眠。然而,这部电影没有像凯特肖邦的小说那么极端,我相信观众也在期待一个壮烈赴死的结局,然而没有发生。
电影的叙述其实很有趣。先是前半小时玛丽安已经完成了第一幅肖像,但是她又把这幅画毁掉,像是在和爱罗伊兹的关系中强势处在上风。但当两人逐渐熟络,第一次亲吻之后,玛丽安又不安地找到爱罗伊兹,然后依偎在她的怀中。这样的对比反差很有趣。
这样的反差和对比还出现在索菲去诊所堕胎。说是诊所,其实就是一个接生婆(当时的妇科医生),进出都神神秘秘,似乎上不了台面。导演绝对是坚定的女权主义者,在她对于那个时代女性的描写,情感上的以及深处环境的细节很到位。索菲在堕完胎后,医生的婴儿躺在她的左边。尽管索菲这个在18世纪的女佣未婚先孕后堕胎似乎成了唯一的选择,但是当她转头看到一个年轻的生命时,内心天生的母性情感让她黯然流泪。这就像是导演抛给观众的选择题。
片中提到了希腊神话中的音乐家俄耳甫斯。俄耳甫斯的妻子欧利蒂斯被毒蛇咬死,俄耳甫斯用琴声打动了冥王,但冥王告诫俄耳甫斯在他带着欧利蒂斯离开冥界时,俄耳甫斯不能回头看。俄耳甫斯在离开地狱前抑制不住自己的爱念,转头想确认妻子是否跟随其后,使得妻子坠入地狱深渊。
这个故事对于这个电影,我认为表达的是一种无奈。对于玛丽安也好,对于爱罗伊兹也罢,18世纪的她们似乎没有想过另外的选项,唯一能做的就是在道别前留下对方的画像,于是在未来依旧能记得对方。
于是在玛丽安离开时,爱罗伊兹叫住玛丽安,玛丽安回头,然后转身离开。
电影的重点就是结局。玛丽安在一个油画展上碰到一个老头。(很有趣的地方,你会发现这个油画展上除了玛丽安,只出现了一个女人,其余都是男人。)这里老头又提到了玛丽安的父亲,又是一个导演对于当时男权社会的暗示与讽刺。老头说别人都画俄耳甫斯回头前和回头后,你为啥画他回头的时候。这个时候有一个暗示,就是玛丽安和爱罗伊兹的感情永远留在了玛丽安最后回头的那一刻。
当玛丽安看到了一副爱罗伊兹的油画,油画中的她手捧着留有玛丽安肖像的书,页码正是第28页,而她身边多了一个金头发的小女孩 -- 无疑是她的女儿。
片中最后长镜头几分钟爱罗伊兹的侧面特写。这个地方也很有趣,音乐是玛丽安告诉爱罗伊兹的交响乐,其旋律激昂振奋,然而爱罗伊兹却流泪不止。我很少见到电影中有这样的反差对比,因为大部分情况下,悲伤的气氛总是伴随着忧伤的音乐。
电影中的几个女人,玛丽安,爱罗伊兹,索菲,爱罗伊兹的母亲,以及自杀的爱罗伊兹的姐姐。除了玛丽安和爱罗伊兹的姐姐,其他人都只能与现实妥协。玛丽安拥有的是独立的经济,而爱罗伊兹的姐姐则是有着连死亡都不怕的魄力。

感谢您阅读我的影评!我15岁来到美国,今年在美国读高4. 我也算是个电影爱好者,上个月刚刚拍完了一个短片,投递到了戛纳电影节。如果您对我感兴趣,可以关注的我微信公众号:Andysspace 谢谢!! (👇我的微信二维码,长按关注,谢谢!)

燃烧女子的肖像Portrait de la jeune fille en feu(2019)

又名:浴火的少女画像(港) / 燃烧女子的画像(台) / 燃烧的女子肖像 / 火吻女孩的肖像 / 浴火女孩肖像画 / 年轻女孩的肖像画 / 烧女图 / 浴火女子像(豆友译名) / Portrait of a Lady on Fire

上映日期:2019-05-19(戛纳电影节) / 2019-09-18(法国)片长:120分钟

主演:诺米·梅兰特 / 阿黛拉·哈内尔 / 卢安娜·巴杰拉米 / 瓦莱丽亚·戈利诺 / Christel Baras / 阿曼德·博兰格 / Guy Delamarche / Clément Bouyssou / 米歇尔·克莱门特 / Cécile Morel / 

导演:瑟琳·席安玛 / 编剧:瑟琳·席安玛 Céline Sciamma

燃烧女子的肖像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