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从主题、人物以及一些视听语言去浅析这部电影带给我的力量和冲击,并不严谨,只抒发个人感受。
主题
1.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背景是十八世纪的法国)(母女的肖像:母女相同的命运可以上升到当时社会整体女性的命运,它们就像一副画一样流通给男人,继而把自己的身体交付给男人。埃洛伊塞的包办婚姻。玛丽安借父亲之名展览绘画作品。事实上从片名就不难看出,燃烧女子的肖像,其实就是燃烧女性,是一种对女性的压迫。)
2.女性意识的觉醒和抵抗,而这种抵抗在当时社会的压制面前无疑是微小的。埃洛伊塞母女都以一身深蓝色的裙子出现在影片中全部的场景中,暗示着母女共同的命运:去献身给一个毫不相识的男人,去把未来的快乐、痛苦、忧愁全部依附在一个男人身上。我想,姐姐如果能够出场,一定也是一身深蓝色裙子。这个主题在人物当中能体现出来。在本片中,埃洛伊塞对男性社会的憎恨是最强烈的,对男性社会或被迫、或自发的思考同样也是最多的。在她得知苏菲怀孕后苏菲在海滩奔跑企图流产的场景中,镜头跟随苏菲的运动左右来回移,埃洛伊塞和玛丽安交替入画和出画,同时两人也形成了强烈对比:在同样的中景景别中玛丽安与这个世界的正向互动和埃洛伊塞呆立着封锁自我的若有所思。我想,她在思索的大概就是男权与女性。本片对苏菲怀孕的表达极其隐晦,背后缘由也未曾交代,但这件事必定激起或激发了埃洛伊塞的思考或对于自身的联想。从目睹了姐姐的香消玉殒,到自己承受的痛苦,它们像火药的引线,在不断地堆砌下缓慢地缩短引线的长度,以求构建思想的长度。苏菲的怀孕是一小撮火,它或许是火柴上的一个小火苗,但它不偏不倚地点着了她心里的那根引线。而埃洛伊塞要求苏菲再现流产的画面,让玛丽安画下来的举动,无疑便是心里的火药爆炸了的时刻——觉醒的时刻,她要以画的永恒方式让自己和历史铭记男权社会带给女性的伤害和痛苦,也透露出一种愤怒和自我悲悯。可惜,个人的觉醒不能违背一个庞大且业已系统的社会体系,她甚至只能做到思想上的反抗,她什么都做不了。但相对于埃洛伊塞的母亲来说,这种思想的觉醒其实是一种微小的进步。母亲同样作为男权社会的受害者,却表现出一种束手就擒和麻木不仁,她看着挂在墙上一副愁苦面容的自己的肖像说,这副肖像仿佛“等我已久”。无数个女性既定的命运铺陈在她的前方,等待着她的到来,她顺从这种等待她已久的命运。她是陈腐思想的代表,她的思想是未觉醒的状态,她身上毫无反抗精神,社会把她推向这条痛苦的路,她便以为只有这条路可以走。不仅如此,她还要把痛苦传承,作男权社会的奴隶,成为男权社会迫害女性的帮佣,这让我想到了桑弧导演的《祝福》。
3.同性爱情在社会环境中的泯没。大众对“男权社会”的批判已经成为了一种相对而言的共识,而“同性爱情”作为一个当今社会还在热议的话题,我同意他人在宽容的原则上保持自己的不同看法。我对待同性的观念是,我对未来社会的理想化构想是,我们生来可以爱任何人,双性恋是人类取向的常态,不应有同性恋和异性恋之分,我们爱的只是一个人,而不是人的性别;同性问题甚至不会去引发热议,不会遭到极大的推崇和极大的鄙弃,这才是对同性恋的尊重(当今社会对同性恋的逐步接受固然是好事,但是我发现在大众接受的过程中会出现几个阶段。比如说“腐文化”的出现。我认为“腐文化”便是对同性爱情的不尊重,同性爱情并不应该作为异类而被狂热追求,但它确是社会接受同性恋过程中的一个必然会出现的阶段,或许还是积极的阶段)。这其实要求一种民众的“习惯”,这种“习惯”需要极长的时间去构筑。在人工受孕、精子库等的普及下,我希望人们养育孩子纯粹是因为个人爱好,不是某种外力的逼迫。这就需要一个真正的男女平等(似乎女性的生育机能天然注定了女性的弱势地位,比如苏菲)。当然我这一纯粹的个人构想,甚至可以说“空想”,不考虑其随之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显然是不负责任的。
在18世纪思想闭塞的时代,玛丽安和埃洛伊塞大胆的爱情,似乎也有一些反叛精神和觉醒意识的存在。本片其实极少描写当时社会普遍认知的道德规矩对美好爱情的毁坏。我想导演的这一举动,大概是她认为她不必传达这种社会思想的压迫,因为当代社会对同性恋还是有一些固有的成见,即使过了几百年,这种压迫还存在着,相同的同性爱情问题还在上演。同性爱情问题被大家讨论得太多了,提到同性恋人们就必然想到社会束缚,她无需赘述同性恋在社会环境下的艰难,观众便能做到一种“可想而知”。这么说来,令人感到讽刺的是,这部为同性爱情发声的电影的叙事,是基于大众对同性恋的“不尊重”上表达的。
(题外话:伤害无所不在。在不在某种较高程度上精神伤害和任何程度上的肉体伤害他人的前提下,我觉得一个人爱任何东西都是对的)
玛丽安多年以后在画展上看到埃洛伊塞与她女儿的画像的场景中,镜头在画像上游走:先是特写在埃洛伊塞的脸上,然后摄影机向下移,落到埃洛伊塞的首部及其女儿的脸上,再到一个对书页的大特写。紧接着是对玛丽安的特写,玛丽安笑了,似乎这种欣慰与惊喜还掺杂着回首往事时扑面而来的酸胀感。让人不禁感叹同性爱情是多么卑微,只需一个“28页”,便能填满苦痛和委屈的缺口。


人物
埃洛伊塞和其母亲的人物分析前面都已经提到过,这里着重说一下埃洛伊塞和玛丽安的人物关系。她们之前的复杂情感其实用那晚埃洛伊塞阅读的俄耳浦斯与欧律狄刻的故事便能阐明,二人对这个故事不同的解释正是她们当下对待这段爱情的态度,或许也是对待未来所有爱情的态度。玛丽安说欧律狄刻是一种主动的离去。我觉得一个友邻说的不错,我摘抄一下:“就电影而言,从女性视角出发解读古典神话无疑是其主旨宣言的重要部分。而在影片之外,我们也可以在这段神话的诸多变奏与诠释中,听到欧律狄刻不同的声音。”
以女性视角解读俄耳浦斯救亡妻的故事,这种“主客体转换”,是影片对女性关照的一种体现。同时影片中的女性人物在画面中总是居中的,这种构图参与电影叙事,也同样表达了导演对女性主义的坚持、对女性地位的肯定以及对女性未来的积极肯定,再次表达影片为女性发声、讨论女性境遇的主旨思想。
而埃洛伊塞同玛丽安分别的时候,她的那句“回过头来吧”,似乎就是对这份爱的主动放弃。
玛丽安和埃洛伊塞,她们是相爱的,但他们选择分别的理由,不仅是同性爱情在当时社会的生存困境。玛丽安说俄耳浦斯回头是一种“诗人的选择”,他选择了对欧律狄刻的“回忆”。或许玛丽安认为爱情不应受到现实的折磨,同性爱情不应受到社会舆论的打磨。作为艺术家,她选择以艺术家潇洒的方式,把美好的回忆存放起来,这其实是她的一种无能为力的自我安慰。
视听语言
1.声音(人声、音乐、音响)
音响事实上在本片是放大的,尤其是室内,营造了一种空旷寂寥的感觉。本片中音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取代了音乐渲染气氛与抒情的效果,比如说无脸画像胸部燃烧时,单纯的火焰燃烧的声音填满了影片,镜头慢慢拉远,音响在画面背后的隐喻色彩带来的心灵震撼的传达甚至升华上,丝毫不掉链子,毫不逊色于音乐的阐释。
本片在音乐的使用上是极其节制的。总共有两个曲子,一是维瓦尔第的《四季》,而是篝火晚会女性的歌声。我认为,音乐出现的场景,就是本片最精彩、最吸引我的场景。篝火晚会的情节我看了两遍,哭了两次。在扭曲空气后站立着的埃洛伊塞的画面太美、太触动人了,简直是阿黛拉·哈内尔在本片中的演技高光时刻之一,落魄女人的内心痛苦与挣扎,不需要任何一句台词,我们便能感受到她在隐忍什么,她在为什么而沉浮。以及随后裙子着火的隐喻,她扑在地上的形态,多像一只天鹅优雅的死亡。
2.长镜头
本片中喜欢的长镜头有两个,一个是埃洛伊塞与玛丽安并肩弹琴时,一个是埃洛伊塞、玛丽安和苏菲在桌前各自忙碌的场景。这两个镜头中,后景都是熊熊燃烧的大火。
最近看了 一个贾樟柯的访谈,关于蒙太奇与长镜头,他说:“另外一点很重要的其实是这两种镜头背后所呈现的作者的态度。在爱森斯坦天才般的电影语言背后,有着作为革命文艺的主观性,它是宣称性质的,是非常强烈地把导演的概念强加给观众,然后观众作为一个被动的接受者,会被力量所震撼,然后会激动,会奔走呼嚣,就像电影传单一样……我被长镜头里面的另外一个东西所感染,这个东西就是相对的民主性,相对的客观性,相对来说对于观众的一种尊重。”
也就是说,长镜头相对于蒙太奇剪辑来说,没有那么主观,而是一种客观的态度,通过场面调度,在一种对空间的建筑中,让观众自发地去捕捉、去理解。
弹钢琴的长镜头让我联想起费牧的《小城之春》中四人在房间中的长镜头,都完成了一次情愫的流动。或许埃洛伊塞第一次想吻玛丽安,正是在她灼热的眼神游离在玛丽安面颊上的时候。
访谈中贾樟柯还说,我们常常忽略电影背后的时间性,“比如说法国的布列松导演,他怎么处理有效的时间,怎么处理无效的时间,怎么利用无效的时间来讲人的状态……布列松的电影里有很多的无效时间,当代电影里像蔡明亮的电影也有很多无效时间,那么它就更贴近于西方电影的传统,就是对时间的一种敏感性”。
我认为三人桌后的长镜头便是一种无效时间。我喜欢这个场景,喜欢三人和谐的状态,那是关于闲适的、安静的、平和的生活自然的美好。
3.正反打镜头
影片中正反打镜头是很有意思的,它不去运用大多数影片都常用的过肩正反打,而都运用内反镜头。这不光形成了鲜明的演员演技上的对抗,对埃洛伊塞和玛丽安而言是感情的博弈,对玛丽安和埃洛伊塞的母亲而言是新旧思想的冲突与内在的无法苟同。比如说玛丽安与埃洛伊塞对话的场景中,镜头先是一个呈现两个人物的全景,而后两人的内反打镜头。在内反打镜头中,玛丽安的画面与埃洛伊塞母亲的画面几乎是对称的,构图中都有一扇窗户和一张桌子,埃洛伊塞母亲的画面中桌子是古朴的木方桌,而玛丽安的是一张新式的圆桌,这种道具上沉重与轻松的对比中,也是新旧思想的冲突。
4.特写
本片的特写用的非常多,与表现人物细腻微妙的情感流露及变化这一诉求相契合。比较有意思的是,在描写一个场景的时候,导演不按照大景别后跟小景别的场景塑造方式,而是先用人物特写,后跟全景。在三人打扑克的场景中,导演甚至只用了特写:三人分别的面部特写及扑克的特写。
5.道具
①镜子
在埃洛伊塞找玛丽安戒烟的场景中,导演用镜子去丰富画面内容,在一个固定镜头中让观众知晓人物行动(玛丽安离开,去换衣服,埃洛伊塞的进入)。
用镜子遮掩埃洛伊塞的下体完成玛丽安的自画像,是一种“在你的肉体之中投射出我的灵魂”的亲密情侣关系的呈现,看一个友邻启发,也是“ 有意回避男性观众的窥视权 ”。



②肖像
囚禁的女性。埃洛伊塞母亲肖像上的表情是愁苦的。


③火
火这一意象在影片中频繁出现,一是象征着男权社会对女性的伤害(燃烧的肖像、燃烧的裙摆),二是埃洛伊塞和玛丽安爱情的热烈炙热。


火的转场:先是玛丽安用蜡烛点燃无脸画像的场景。其胸部燃烧的画面后,通过一个玛丽安的面部特写,火燃烧的音效的持续,将场景转到了有燃烧着的壁炉的屋内。
④水
埃洛伊塞说她想要下海。
⑤桌面植物以及苏菲的刺绣
桌面植物由旺盛变得枯萎的过程中,苏菲一步一步地完成了她的刺绣。其实这个刺绣与画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将美好装帧保存,代表着永恒,或许也代表着埃洛伊塞和玛丽安永恒的爱。
⑥白衣埃洛伊塞
在俄耳浦斯与欧律狄刻的故事中,俄耳浦斯与欧律狄刻永久的诀别之时,也就是欧律狄刻第二次死亡之时,穿着的就是白色裙子。葬裙即婚裙。玛丽安两次在房内先期看到白衣幻象,也许是对两人爱情结果的昭示,对埃洛伊塞命运的昭示。另外,白衣幻象的出现,太有惊悚效果了,电影主创们也戏称这是个惊悚片。


在玛丽安临行的时刻,那是埃洛伊塞第一次穿上白色的婚纱。二人告别时,玛丽安回头,紧接着是埃洛伊塞一袭白衣站在台阶的全景画面,这一画面随着玛丽安关上大门而被阴影逐渐湮没,也有一种凄凉的美感,勾起人们对埃洛伊塞命运的怜悯,进而去思考女性的生活困境,从而回扣前面讲过的主题:对男权社会的批判。本片对“批判男权社会”这一主题的体现,大多是通过塑造埃洛伊塞本人的痛苦与挣扎而实现的(燃烧裙子的画面、白色婚纱的画面)。

燃烧女子的肖像Portrait de la jeune fille en feu(2019)

又名:浴火的少女画像(港) / 燃烧女子的画像(台) / 燃烧的女子肖像 / 火吻女孩的肖像 / 浴火女孩肖像画 / 年轻女孩的肖像画 / 烧女图 / 浴火女子像(豆友译名) / Portrait of a Lady on Fire

上映日期:2019-05-19(戛纳电影节) / 2019-09-18(法国)片长:120分钟

主演:诺米·梅兰特 Noémie Merlant/阿黛拉·哈内尔 Adèle Haenel/瓦莱丽亚·戈利诺 Valeria Golino/Armande Boulanger/Luàna Bajrami/Christel Baras/Guy Delamarche/Clément Bouyssou/Michèle Clément/Cécile Morel

导演:瑟琳·席安玛 Céline Sciamma编剧:瑟琳·席安玛 Céline Sciamma

燃烧女子的肖像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