瑟琳·席安玛,作为当代法国影坛中占据一席之地的女性导演,今年带着新作《燃烧女子的肖像》首度冲向了戛纳电影节主竞赛的舞台,剧组在红毯时便已佩戴男女平权徽章亮相,野心十足。并最终斩获主竞赛最佳编剧奖以及同志金棕榈奖。
由纯女性演员构成的阵容也更加让人期待:席安玛的这部新作究竟是什么样子。
本期金羊观影团共21位友邻参加,15则短评,均分7.8分。

凝视中欲火的爱恋。
@OreoOlymLee 8/10
很明确地强调了“看”的动作:情欲的对视,主观的凝视(介绍Héloïse出场时,一个Marianne的跟随视角;收尾时的视线推进),甚至可以说,作画本身就是具有观看性质的,片中油画可视为“看”的具象。对于女性主义电影而言,男性视点(或男性角色)的有或无真的很重要吗?一个本不存在男性的真空的乌托邦式环境,正是本片叙事得以成立的基础,由是会以男性的突然出现昭示环境的崩塌。
@DoubleFeature 10/10
古典的胜利。大爱!“当您理屈词穷,便会颔首扶额;当您情难自己,便会眉梢轻挑。” 在观看者还没有完全理解被观看者时,被观看者早就理解凝视的意义。与其说被看,不如说是主动吸引。//“回头” 不是爱人的选择,是诗人的选择。最后,玛丽安注视爱洛依丝孤独地穿过维瓦尔第的疾风骤雨,彼此目光没有相遇。玛丽安是一直回头的人,在油画里与爱人坠入深渊。爱洛依丝是不回头的人,还记得一开始在海边被问到''mourir''?她回答''courir''。//看与被看;向前奔跑与回望,永远失去与永远紧握,爱情就像游泳,没人知道自己会不会,只是想沉入大海深处。(火烧在此可能意味着爱情的不可能与反叛)
@思路乐 9/10
通过“画像”去展现一种主观凝视与客观窥视的关系,而电影本身对于视线与视角的对立呈现也大抵如此。就这样,两种媒介,三方视角(画家、小姐和观众)的情感链条又一次被这种影像主体所不断延伸。在海浪与火焰的澎湃中,情欲疯狂生长;凝视者与被凝视者,在某个瞬间,主与客的地位转变,随后变成了平等的对望,两人的爱意也终于融为一体,主与客的界限不再存在,观众与银幕的距离也不断消融。至于男性视角的消失,更是让这种灵魂间的透视显得愈发纯净,也正是如此,电影里的凝视才能被赋予隐秘的触觉。最后一幕简直就是《卡罗尔》的反面:不同的两个主观窥视镜头,却从未交集。在近乎凝滞的漫长凝视里,精神上的对望在无尽的隐忍中被放弃,在极度的悲悯下被铭记。最终只剩下了银幕之外还未抽离的观众,在影像世界内所滞留。
@夏蘿 7/10
燭光與火焰中的凝視把靈魂都看透,顏料在熒幕上揉開古典溫潤的油畫質感。多次眼睛的重疊構圖不經意將兩人融為一體,模糊的曖昧感層層暈染疊加。每次觀察和描摹都愈加深化她的一呼一吸,畫家落筆輕柔得像暗中描摹第一次唇齒觸碰的震顫,凝視的意味從攝影機延伸到創作與戀人間。沉寂而動聽的聲音線索貫穿全片柴火的劈啪、潮汐的起落、篝火的阿卡貝拉,在轟鳴聲中萬籟俱靜。落入愛神之網的戀人們忘記腳邊燃起的火焰,在當下的笑顏中流連忘返。門內外的明暗之界猶如奧菲斯與歐利蒂斯的一線之隔,一席白裙違抗天命的呼喚,為這短暫綻放的情愫道別時刻落終。結尾的兩度重逢將餘韻綿延拉長,我將你銘記在肖像,你將我鐫刻在音樂。
@不ྀ死ྀ者 9/10
以目为入点,以观察与笔触记录感知印象,肖像与电影一致,近乎剔除了赘余的技法,但显然不止是“作画的规则技法”的写实呈现,两者皆是盛满“爱”的容器,爱意自然从执笔留情的玛丽安延伸到银幕外的席安玛,她绘制的是一幅流动的画像,以视线的试探逃离赋予情思张力,用水与焰的写意勾画情欲的延绵高涨//五日热恋,画家将情愫的暂留转化为隽永的生命力,用发自肺腑的情深浇灌作品,即使其终将装订在棺木中遗失他乡,爱人的倩影早已被凝视的目光烙印于脑海,凭记忆之余味回甘,这是“诗人的回首”//更迷人的是,这座男性缺席的荒凉孤岛成了女性彼此理解的共情国度,以一种自发的生活激情苦中作乐,神往着茂然生长的自由状态(篝火旁的合唱/瓶中草木萎谢,绣布上依然是饱满娇丽的纹饰)//犹记结尾借维瓦尔第之神助的漫长凝视,实在催人泪下。
@德卡的羊 8/10
关于视角与“眼睛”的电影。// 衣摆与面纱在海风中颤动,视线的反复避让交错构出第一次印象,眼睛的观看与笔触的记录开始建立。而爱情的萌芽就像纯白的幽灵,总在黑暗中闪现。火焰灼烧裙边,内外情感升温,我想再也忘不掉你的眼睛,和你身着绿色长裙时如花的笑靥。哭泣着亲吻吧,眼中仅有彼此,这是关于你和我爱情的最后期限。
@幻 8/10
太美,太纯粹的爱情,席安玛刻意剔除了所有的男性角色,却无处不彰显着男权压迫和与之对应的女性意识觉醒。“手”与“眼睛”的意象不仅对应着绘画,也对应着爱情。一次又一次的接触和凝视下欲望在燃烧,直到篝火晚会的对视彻底释放,伴随着阿卡贝拉式的配乐冲击着每一个观者的心灵。这种情感的波动直至结尾,对视不再,唯留过往回忆。
@果樹 8/10
能够串联起无数观影回忆,又没有哪部其他影片能真正定义它。片子的质感与其主题高度一致,调度精准运镜平稳,在漫长的凝视与呼吸节奏里品味爱意与时代气息。
绝美的古典影像。
@孤独的自由 10/10
摄影、构图、打光都洋溢着浓浓的古典之美,冷淡压抑弥漫全片,几个角色都塑造都很刻制冷静却不失饱满。结尾处维瓦尔第的音乐响起,镜头慢慢推进直到固定,哈内尔的动容流泪将全片情感带入高潮。
@仲夏之门 7/10
笔刷轻触纸张的柔软,恋人目光交汇间的火光四射,海浪礁石对心理试探的催化……席安玛的确很善于捕捉这些外在的、具有隐晦文学性的细节,但也总沉陷在对细节的专注刻画中。正如本片用大量时间架构了一个男性缺席的孤岛化场所,围绕画家-小姐-仆从三人微妙而又趣味丛生的关系展开,这种高纯度女性视角究竟促成了内在主题统一,还是等于情感驱动的阻滞?在油画质感绝伦的景框摆布中,影片只剩下表面怡人的风光和调度,形如工巧而无对话的艺术品,于是结尾在维瓦尔第《四季·夏》中崩泄的眼泪也失去了深层说服力。
去往更深的层次。
@路有冻死宇 8/10
影片节奏近乎于里维特的《女教徒》,时间在信仰在场时肆意延宕,在分道扬镳的日子里猛然衰竭。关于画家的电影通常不是在拍其技艺的超群,而是在例行公事般的精妙构图排列中等待一个刺点。起火的裙摆是重要的转折,对我来说,影片完成于一种独特Vertigo的形成,画家接替了模特的漩涡意象,而非另寻一个他者来满足感官的投射。你可以说去他者化的叙事是潮流或者趋势,但我更倾向于这是一种必然,女性对男性依赖的退化势不可挡,因为“依赖”本身正在迅速失去效力。需要男性作为参照来证明女性主义的实存,这是可笑的。
@卡佛啪啪卡夫卡 8/10
里尔克的欧律狄刻漠然近乎无知,她说“谁?”;茨维塔耶娃的欧律狄刻决绝近乎冷酷,她说“你要忘记,把这留下”;席安玛的欧律狄刻贪恋近乎勇敢,她说“回过头来”,把离别变成虚无的“如果”,只为品尝那一瞬的真实,并以一生反刍苦涩中的回甘。最后让我们的目光再收回俄耳甫斯(这个深情的诗人却因他的懦弱受责备),可他是只身入地狱的唯一人,他在爱人的私处重新认出自己,让我们许他米沃什的温柔:“结局正如他预料的那样,他回头/后面的路上一个人也没有。......但他闻到香草的气味,听到蜜蜂的嗡嗡声/他渐渐睡着了,脸贴在被阳光烤暖的泥土上。”
@Olafisaac 9/10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冷色轮廓、秉烛夜游、耳鬓厮磨、篝火狂舞,炽热燃烧的欲望终究抵不过重蹈Eurydice回望悲剧,阿卡贝拉的crescendo最终只是一首曲终人散,冰火两路。
单薄的爱情电影。
@粉粿爵士 6/10
链条的链接是单薄的,摄影机是无能的,但人物的眼睛是“美丽”的。
@法式曌影 6/10
女性导演也没能达到那种细腻。。跟几乎所有LGBT片相同,没有几人能把控好这种情感节奏。她们在前一小时君子之交,后一小时就相拥而眠了,结尾便会爱的刻骨铭心。。这部甚至还要更差,人物完全是扁平、符号化的,她们没有自己的性格,最多给出的刻画也只是地位。于是她们的感情完全是流于表面的,只能自我感动,无法深入人心。最后一个镜头更是完全做不到时间凝滞的情感代入,有《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和《卡罗尔》的影子却完全没有那种力量,更显冗长。仅有的优点就是精美的构图和古典气质、以及两段燃烧的高光时刻。
仅打分
@chaos 10/10 (她的个人长评:第28页)
@反向登頂的迪迦 10/10
@空白岸 9/10
@爱的挽歌 8/10
@蛋花与爱丽丝 8/10
@鄙怜 8/10

历期评分TOP5:
1.《星际探索》8.5
2.《爱尔兰人》8.4;
3. 《南方车站的聚会》《痛苦与荣耀》8.0;
4.《燃烧女子的肖像》7.8
5.《同义词》《好莱坞往事》 7.7;

燃烧女子的肖像Portrait de la jeune fille en feu(2019)

又名:浴火的少女画像(港) / 燃烧女子的画像(台) / 燃烧的女子肖像 / 火吻女孩的肖像 / 浴火女孩肖像画 / 年轻女孩的肖像画 / 烧女图 / 浴火女子像(豆友译名) / Portrait of a Lady on Fire

上映日期:2019-05-19(戛纳电影节) / 2019-09-18(法国)片长:120分钟

主演:诺米·梅兰特 / 阿黛拉·哈内尔 / 卢安娜·巴杰拉米 / 瓦莱丽亚·戈利诺 / Christel Baras / 阿曼德·博兰格 / Guy Delamarche / Clément Bouyssou / 米歇尔·克莱门特 / Cécile Morel / 

导演:瑟琳·席安玛 / 编剧:瑟琳·席安玛 Céline Sciamma

燃烧女子的肖像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