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看向画中人时,我又在看向谁?”
《燃烧女子的肖像》像一座火山,沉静唯美的影像之下,情感的汹涌岩浆在下面逐渐翻腾,最终在布列塔尼的浅滩上喷涌而出。倏地回头时看见的白色婚纱,是二人灵肉之爱的终章,却不是绝唱。
开在悬崖上的鲜花格外引人注目,玛丽安和艾洛伊兹的爱情就是如此。遗世独立的孤岛,为故事设定了压抑的背景。而更让人压抑的大环境,则是无处不在的男权社会下女性话语权的缺失。所以,导演有意以女性话语为主导(几乎是百分百)而使男性话语缺席,正因如此,我们的观感也变得纯粹。从最开始玛丽安的画布掉入水中而周围的男性角色无一与她交流也无一愿意帮忙,到艾洛伊兹身不由己必须嫁给一个素未谋面的异乡人,再到女画家因不允许女画家画男人肖像而感慨“平等是种愉悦的感觉”,最后到自己的画作必须以父亲的名字参展,都在时刻暗示观众这个大背景。
艾洛伊兹出场的神秘化处理吊足了观众的胃口,直到20分钟在悬崖边的回眸,跟镜头戛然而止,我们才一睹其真容。从此时开始,她们的眼神交汇了。有趣的是,二人视线的变化与绘画的过程相对应,爱情也在这样的照应中缓缓流淌出来。
最初的视线是玛丽安对艾洛伊兹纯粹的身体观察,尚未有情愫的迸发,画布上勾勒出了她的轮廓。接着她们开始了对话,玛丽安完成了面部与手的绘画。
当画家用羽管键琴为她演奏自己并不是很熟的《夏》第三乐章,艾洛伊兹一直注视玛丽安的眼神变得温柔起来,第一次,她的脸上露出了长时间的笑容。情愫——最终燎原的火花——在将近40分钟的时候终于出现,玛丽安完成了第一幅肖像最终的上色。“但我也感受到了你的缺席”,是艾洛伊兹第一次示爱,模糊地有如雾气氤氲,玛丽安的眼神产生了变化。但看着这个与其他男画家无异的视角下的肖像,艾洛伊兹的悲伤与愤怒让她质疑自己的“爱人”,这个本可以与自己一起打破传统桎梏的天使。玛丽安在争吵与质疑的崩溃中毁了画。即便如此,她们都觉察到了一些东西。从画第二幅肖像开始,视线交汇中便是爱慕了,因为她们发现自己都不知不觉地爱上了对方。
“你已经体会过爱了,那爱是什么样的?是种什么感觉?”玛丽安没有回答,留给后面一小时的影像慢慢解答。导演在控制情感推进的时候真的是克制极了。白天与夜晚穿插,为睡梦中的爱人作画后相视一笑的暧昧氛围与正式作画穿插,但其中不变的是两双眼睛的凝视与观察。
奥菲欧和尤莉迪丝话题的出现带来了对于爱情的哲学性探讨,也无情地暗示了两位两情相悦女子的爱情故事的结局。古希腊传说中,奥菲欧在人间掌管着音乐与诗歌。当他心爱的妻子尤莉迪丝被毒蛇咬死之后,悲痛的奥菲欧去冥府救妻子,在途中,他的悲伤与撕心裂肺的哭泣声感动了冥王。于是,冥王同意他带妻子回到人间,但有一个条件。在回人间的途中奥菲欧不能看妻子的脸。若背叛了诺言,尤莉迪丝将永远地留在冥府。但由于他对她妻子忠贞又疯狂的爱,他回头看了尤莉迪丝,让他的爱人永远回到了冥府。和代表世俗看法的女佣不一样,玛丽安认为奥菲欧回头看妻子的容颜并不是一种自私的疯狂做法,反而是“诗人的选择”。这似乎为她和艾洛伊兹注定不会在一起的悲伤命运撒上了诗意且优美的光。
篝火凝视是整部电影的精髓部分,两人各在篝火一旁隔火相望,黑夜为背景,相视而笑,而其他女性的阿卡贝拉似乎为爱情的升温增加了十足的仪式感,如此纯粹的影像,如此纯粹的情节,如此纯粹的爱。手臂相挽的蒙太奇带领我们到了她们的第一次接吻。在这里,剧情达到了第一次高潮,肉与灵同时感受到了对方的爱慕。“所有的爱人都知道自己正在发明什么东西吗?”一种前所未有的情感与体验吧。接吻,抚摸,喘息,手指,嘴唇,皮肤,眼睛,不加任何声音修饰,只有不那么华丽的特写,却如此唯美动人。玛丽安两次看到黑暗中她的爱人穿着婚纱的幻象,她害怕这个最终必将失去的结局。她们发生了争吵,争吵着关于为什么不能改变这个事实,可大环境不能让她们私奔。肖像在这时完成了。
玛丽安为她们留下了爱人的画像,像是临别前的送行礼,在满眼爱慕中留不得一点伤感空间。艾洛伊兹的书也正是关于古罗马爱情诗人奥维德。不过,离别终将到来,爱人的婚纱变成了现实,没有那么凄美,也没有轰轰烈烈。导演对于离别的处理也极为克制,面无表情,伫立,空洞的凝视,简单的语言,倒是让人更觉伤感,直到最后的“请你回头”,这段倒叙才到达终点。
学生看出了她的伤感却不解其中味,这份伤感是留给她自己与观众的秘密。
之后的第一次见面,是在画中。玛丽安所画的奥菲欧和尤莉迪丝与前面的讨论相呼应。“通常人们画他回身之前或她死后,而这幅却像是在说再见。”当然了,这是诗人的选择,充满爱的离别何尝不是一种美丽的诗意的画卷呢?已有一个漂亮女儿的爱人依然将手指夹在只有她们才懂的爱情秘符——第28页,曾经短短五天爱情的熊熊大火,燃烧到那时依然没有熄灭。
第二次见面,眼神没有相聚,但情感却达到了第二次高潮。随着玛丽安视角强有力的推镜头,伴以维瓦尔第的急板,艾洛伊兹难以自已而泣,玛丽安指间的旋律,以及自己挚爱的一切记忆顿时涌上心头,正如音乐中描绘的疾风骤雨。压抑许久的记忆,以及观众克制已久的神经,都在音符间得到了酣畅淋漓的释放。但镜头是单方向的,玛丽安的反应成为了很大的留白,而观众与她的视角一致,她的表现就留给观看电影的每一位观众去猜想、体会。虽然以后可能永不会见面,但她们已深深地刻在了彼此的心墙上,不幸却又令人羡艳,正因如此,这份爱情才无比惊艳,无比刻骨铭心。

此外,室内摄影的油画质感唯美得像《巴里林登》的室内烛光场景,在比较闷的节奏中依然有无穷的视觉享受。另外,语言与动作,甚至是镜头设计都趋于极简,两位女演员的精湛的姿势,手势与眼神撑起了整部电影的戏剧性。
水与火的意象也是值得一提。海的广阔构成了小岛地理上的孤立,是难以控制、漫无边际的事物,也是艾洛伊兹对玛丽安的爱的一种抽象化反应,从学会游泳到学会爱的对应,而在海边的情节在故事的每一段都有出现。火是电影中最重要的意象,是二人炽烈爱情的最直接体现:玛丽安点燃了的肖像(对男性画家对艾洛伊兹的眼光的不满),篝火,燃烧的裙角(爱情之火燃烧在爱人的身上)等。
不过,最后的一个镜头的视角除了玛丽安与观众之外,也是导演瑟琳·席安玛的,在现实生活中她也曾是艾洛伊兹扮演者阿黛拉·哈内尔的挚爱,却早已分手变成前女友。所以这部电影也是跨越戏内戏外的一份双重情书吧。
Non possum fugere.
(9.5/10)

燃烧女子的肖像Portrait de la jeune fille en feu(2019)

又名:浴火的少女画像(港) / 燃烧女子的画像(台) / 燃烧的女子肖像 / 火吻女孩的肖像 / 浴火女孩肖像画 / 年轻女孩的肖像画 / 烧女图 / 浴火女子像(豆友译名) / Portrait of a Lady on Fire

上映日期:2019-05-19(戛纳电影节) / 2019-09-18(法国)片长:120分钟

主演:诺米·梅兰特 Noémie Merlant/阿黛拉·哈内尔 Adèle Haenel/瓦莱丽亚·戈利诺 Valeria Golino/Armande Boulanger/Luàna Bajrami/Christel Baras/Guy Delamarche/Clément Bouyssou/Michèle Clément/Cécile Morel

导演:瑟琳·席安玛 Céline Sciamma编剧:瑟琳·席安玛 Céline Sciamma

燃烧女子的肖像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