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台节目链接】https://www.lizhi.fm/1947907/2572080687696106502

No story lives unless someone wants to listen. The stories we love best do live in us forever. So whether you come back by page or by the big screen, Hogwarts will always be there to welcome you home.
——J.K.Rowling

千禧年,这个大难不死的男孩走进了我们的世界:书架上,新闻里,到处都在宣传国外的小哈迷如何夜半时分与家长一起排队,守候新书发布的情形。从那以后,曾有多少孩子,在初中入学前,做着一切有关霍格沃茨的美梦——期盼自己有一天也能收到猫头鹰衔来的入学通知,以一个麻瓜的身份,进入那个奇幻的世界。

那个世界里,或许不一定有哈利•波特和伏地魔,魔法学校的名字也未必是霍格沃茨,但一定会有巧克力娃、怪味豆、魔杖和飞天扫帚,各种神奇生物和药剂,正邪对立的强大魔法,以及各种未知的东西,比如,有一种竞技游戏,它不一定非要叫做“魁地奇”。

为什么不呢?既然彼时的单身妈妈罗琳女士就是因为在火车旅途中遇见一个穿斗篷的瘦小巫师,继而萌生了这个故事;既然哈4里有提到世界各地霍格沃茨以外的魔法学校。也许,它就是真实存在的。
可是,直到十一二岁的夏蝉唱晚,都没能等来寄信的猫头鹰,那一刻,没被选中的“麻瓜”们,我们,是该有多失落和遗憾呢。


01年底,原著被搬上大荧幕;传入中国,已是02年初了。那些在脑海中日复一日描绘了无数遍的场景——国王十字车站、对角巷、夜雾弥漫的霍格沃茨、烛光闪烁的礼堂、自动位移的楼梯、枝虬交错的禁林——它们终于以一种清晰的方式呈现眼前,且令人欣喜地与臆想分毫不差。


从那以后,除了原著,也开始关注电影的点滴:

那个从上万海选者中脱颖而出的丹尼尔•雷德克里夫(这拗口的姓氏),有一对湛蓝的眸子;饰演Hermione的艾玛•沃森,十年前娇俏可爱,十年后出落得光彩动人;曾为《哈1》《哈2》里老校长扮演者的仙逝而难过,同时想着《指环王》里的白灰袍子甘道夫倒可接任;尤其是——“秋•张”一角的遴选——相信很多女生都和我一样,对凯蒂•梁略有微词过。(原谅我完全无视了鲁伯特。。。)

十年里,我们和当年的小主角一同长大。还记得《哈4》开拍前,剧组曾一度传出要更换主演的消息,原因是小演员们正经历青春期的发育变化,恐怕不再合适。可最后丹尼尔等人还是留了下来,理由是小说的主角们也正经历着这样的变化。

是的,在惊叹赫敏的美丽、纳威的帅气,叹息哈利的长残、马尔福的发际线,感慨着哈利最后怎么跟金妮而不是赫敏或卢娜在一起了的同时,我们也经历了自己的青春期,从孩童变成了少年,又从少年迈向了青年。


电影筹拍之初,大导演斯皮尔伯格曾投身导演一职的竞选,他的想法是将小说改编成动画电影,甚至已经开始与华纳谈判第一部电影的细节问题。可是他最终放弃了,理由是《哈利•波特》将是一部注定成功的电影。无疑,他的预言是准确的。


十年前的我,目光只放在了同龄人的身上,十年后,当我重新检视电影的一众饰演者时,突然感到前所未有的温暖——加里•奥德曼、海伦那•卡特、比尔•奈伊、拉尔夫•费因斯、阿伦•里克曼——戏里,凤凰社和D.A.军成员誓死忠于正义的信仰、忠于哈利;戏外,这些“戏精”用他们的精湛演技,为我们奉上了一场又一场视觉的饕餮盛宴,圆满了我们从孩提时代便开始的冗长美梦。

十年里,七部电影的导演来来回回不停地换,而他们,一直都在,呵护我们最香甜的梦境。


《哈七(下)》全球首映那阵,一直在时光网上翻看《哈利•波特》纪念专题,唏嘘不已。其中有一篇,是说今年4月26日,阿伦•里克曼从配音室出来,曾给罗琳写过一封信。他说,“那时Jo在电话里向我透露了一条线索,努力说服我斯内普不仅只是个穿着一成不变戏服的家伙,而是个内涵丰富的角色。虽然那个时候书只出到了第三本,但是罗琳很有自信地要用细致入微的方式讲述完这个丰富的故事•••自古以来人们都喜欢听故事,但好故事需要一个好的讲述者。感谢你所做的一切,Jo。”他形容,“就在那短短一刻,一生的时光仿佛过去了。”


想起直到最后才被肯定的“双面间谍”西弗勒斯,回顾HP系列里“草蛇灰线”的种种,这的确是个细致入微的故事、一个丰富的故事,虽然罗琳称“尾声与最初的设想有了不少出入”。不,我们一直都知道这一点,从一开始便知道,只是在结束时如此首尾呼应地咀嚼一番,忍不住便想向这位魔法妈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有太多感动难以言说——


《魔法石》尾声,三个好友穿越活板门,面对巨型巫师棋,罗恩说,“哈利,你必须继续前进,我觉得应该去的人,不是我,不是赫敏,而是你。”赫敏也真诚地对哈利说,“我?只是靠书本和小聪明,但还有些更重要的条件,友情和勇气。”就是这样的彼此信任和相互关爱,在其后漫长而艰辛的时光里,陪伴哈利在对抗伏地魔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初遇时,赫敏鄙夷罗恩的愚笨,昂着头骄傲地念出Wingardium-Leviosa;被马尔福骂“泥巴种”的她,在海格的安慰下破涕为笑,上扬的嘴角边还挂着晶莹泪珠;《火焰杯》,麦格教授说,”Inside every girl, a secret swan slumbers longing to burst forth and take flight.”于是,在新年舞会来临之际,赫敏执着克鲁姆的手,完成了令人惊艳的蜕变;《混血王子》,当哈利决意一个人离开霍格沃茨,赫敏坚定地告诉他,“你需要我们。”没了最初的自负,而是共同面对的勇气、一起走下去的承诺;《死亡圣器》,赫敏告诉哈利和罗恩自己一直在默默打包,甚至对父母施了遗忘咒语,抹去自己在家中的一切痕迹•••

这个出生麻瓜、善良聪慧的女孩儿,永远那么头脑清晰、一针见血。罗恩曾悄悄对哈利说,“没有她,我们活不到两天,别告诉她这是我说的。”可她却对自己的学识和才智理所当然;在罗恩负气离开的时候,是她走上前,给了哈利一个温暖的拥抱。


面对厄里斯魔镜,哈利看到亲情,罗恩看到荣耀;面对蓝光跳跃的火焰杯,罗恩幻想自己能够成为英雄,哈利却只想做个简单平凡的巫师;哈利羡慕罗恩有个温馨快乐的家,罗恩羡慕哈利走到哪里都能成为“传奇”。或许他唯一比哈利擅长的,便是巫师棋了。笼罩在哈利的光环下,他嫉妒过吗?

《死亡圣器》里,罗恩短暂的缺席后又回到哈利身边,他把玩着做成熄灯器的门钥匙,若有所思地说,“他给我熄灯器就挺有用。他一定知道——我会离开。”哈利却坚定地告诉他,“不,他一定知道你一直都想回来。”看到这里,我不得不再次佩服邓布利多的智慧,他用这样无声的方式,引导罗恩战胜了内心的虚妄,余下的,便只有心无旁骛、勇往直前的强大信念。

他终于通过自己的选择迅速成长,最后,连赫敏都忍不住夸他”brilliant”。 即便危急关头,这个红发男孩仍会用他罗恩式的招牌表情教人忍俊不禁。


哈利曾憧憬,“等他自由以后,我就再也不用回德思礼家了。我们可以相依为命,我们可以住在乡下,一个看得到天空的地方。他被关了那么多年,一定很向往那里。”幼年失怙的哈利,是如此看重亲情,看重与小天狼星的重逢。

十三年的牢狱生活,未曾磨灭布莱克的意志,反而让他坚定了复仇的决心,面对小矮星彼得的借口,他愤怒地说,“我宁愿死,也不会背叛朋友!”而面对哈利,他总是那么温柔,告诉他,“你要记住,所有真心爱我们的人都会在我们的身边,他们永远会陪伴着你,在你心中。”可是,这位叛逆又帅气的教父,最终没能陪哈利走到最后,魔法部一决,他被贝拉特里斯的阿瓦达索命咒击中,跌落在那层飘渺的帷幔之后•••


一度聒噪而热心的小精灵多比,因为哈利的一个小小计谋而重获自由的小精灵多比,《死亡圣器》里突然出现在马尔福庄园,用无比勇敢而骄傲的口气说,“多比没有主人,多比是个自由的精灵,多比来救哈利•波特,和他的朋友。”可是,虽然带着众人成功逃脱,多比自己却没能躲过贝拉掷出的银刀。在大海边,在贝壳小屋前,为朋友而死,多比在哈利的怀里无比满足地逝去•••


在德思礼家转移哈利时,卢平说,“哈利是我们最宝贵的希望,相信他。”于是大家不由分说地喝下复方汤剂,变成哈利的模样。那场天空之战里,忠实的海德薇死了,疯眼汉穆迪死了,乔治失去了一只耳朵。


在那之前,《混血王子》里,那位无比睿智而受人景仰的老校长邓布利多,被斯内普的魔咒击中,跌落高塔之下;不久以后,我们可以看到,最后一役,弗雷德死了,卢平和唐克斯死了,斯内普,也死了•••


我始终以为,这些曾经围绕在哈利身边,保护他,鼓励他,指引他的人儿的逝去,是为了让哈利和他年轻的朋友们,得以用自己的方式,长大,成人。

因为邓布利多曾说过,“决定我们成为什么样人的,不是我们的能力,而是我们的选择。”小天狼星布莱克也同样说过,“世界不是分为好人和坏人,每个人内心都有光明和黑暗,真正重要的是我们如何选择,知道我们究竟是什么人。”

而这样重大的抉择,始终是要依靠自己来完成的。


因此,状似疯癫的魔法精灵女卢娜,总会在哈利最无助的时候出言点醒他。因为经历了亲人的死亡,她能看到夜骐;面对同学的捉弄,她不气亦不恼;她总活在自己的小小世界里,却明澈一切、洞若观火。《凤凰社》尾声,她对哈利说,“我妈妈以前经常说,失去的东西总会找到方法回来的。”《死亡圣器》终章,她拉住哈利,教他去找“死去的人”。


还有纳威•隆巴顿。《魔法石》里,他还是个需要依靠记忆球、父母疯癫、可怜却浑然不觉的胖小子,经过时光的洗礼、D.A.的锤炼,《死圣》里的他,已然长成一个有所担当的英俊小伙儿——在所有人都因为哈利之死而丧气难过时,是他站了出来,鼓舞大家说,”People die every day. Friends, family, … They didn't die in vain! …” 在纳吉尼对着赫敏和罗恩张开血盆大口时,是他挥出格兰芬多之剑,斩断了伏地魔的最后一个魂器;也是他,在最后一役里,匆忙地在人群中寻找卢娜,急于向她表白。我为这样的小改动而感到温馨。


是了,这终究是个孩子们的故事,包括始终站在对立面的德拉科•马尔福——

他曾对哈利伸出示好的手,那一刻,我相信,没有什么魔法世界的等第偏见,这个金发男孩,更多地只是想在新学校交一个朋友。只是,哈利没有握住它。

他耻笑韦斯莱家族,说赫敏是“泥巴种”,嫉妒哈利“救世主”的光环,时常在背后给格兰芬多使坏。可是,他真的恶吗?面对敬爱的老校长,他始终无法举起自己的魔杖;尽管交出哈利,就能使马尔福家族回归昔日的无上荣耀,可他最终犹疑着没有指认。

当黑魔王选中他的时候,他是颤抖的、激动的,因为他终于将被证明是同哈利一样“非比寻常”的。他不过是个孩子,有着与生俱来的骄傲和尚未泯灭的良知。正因如此,邓布利多在自知大限将到之时,会请求斯内普代替马尔福结束自己的生命,既为了让斯内普彻底取得伏地魔的信任,亦为了以此保全马尔福那尚未堕落黑暗边缘的灵魂。


十年前,我以为,霍格沃茨吸引我的,是它的恢弘建筑、奇幻旅程。十年后,当我看到麦格教授高举魔杖,发出那个“一直想要用一次”的强大魔法,庄严地说出那番誓死保卫霍格沃茨的话;当我看到淡蓝色的保护屏倾泻下来,温柔地覆盖住整座学校,我突然意识到,自己之所以喜欢霍格沃茨,因为它一直是孩子们最坚实的庇佑,最温柔的守护。

昔日,有邓布利多,那位魔法界正义力量的化身在,霍格沃茨理所当然是最坚固、最安全的。他总是用自己的幽默睿智,开解哈利,鼓励学生们坚守心内的光明之所,维持正邪两面的微妙平衡。他也曾说,“霍格沃茨有人发出求救信号,必定会有人伸出援手。”所以,当他逝去之后,依然有那么多人,固执地守卫这片孩子们心中的净土。在对抗伏地魔的战役里,霍格沃茨成了最后的堡垒。


最后,又怎能少了西弗勒斯•斯内普教授呢。
哈利在霍格沃茨的七年里,他总是披着油黑的头发,把自己紧紧裹在黑色斗篷里;他一直那么阴阳怪气、冷漠傲慢;他是凤凰社成员,同时也是个食死徒;他一逮到机会,就嘲讽哈利和他的父亲,却从不敢正视哈利的眼睛;他精通魔药学、大脑封闭术和黑魔法,一心想担任黑魔法防御术的老师却屡屡未遂;他用自己的才智创造了不少魔法捷径和咒语,却很隐晦地给自己起了个“半血王子”的绰号;他是斯莱特林的院长,也是邓布利多死后的继任校长;他受到老师和学生的猜忌、憎恶,而从不屑于解释。这一切的标签贴在他身上,却抵不过一句,“一生挚爱,莉莉•伊万斯”。


邓布利多跌落高塔的那一瞬间,我看到的是解脱后的安详;可是斯内普临死前的那一句”Look…at…me”,我看到的却是不舍和钟情。斯内普的回忆重现那段,看到这位从来都是面无表情的教授那么撕心裂肺的伤痛,眼泪止不住地就下来了——

当邓布利多逼问他,“你拿什么来交换呢,西弗勒斯•••”

当他看到莉莉死去,突然失去重心瘫坐墙根,抱着莉莉号啕大哭•••

当他答应邓布利多永远隐藏在暗不见光的角落里保护哈利•••

当他愤怒地指责邓布利多,“我为你做间谍,为你说谎,为你身陷险境。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要保护莉莉•波特的儿子。现在你却告诉我,把他养大就是为了把他像猪一样宰——”

当他大叫“呼神护卫”,魔杖尖端跳出一只轻盈的银色牝鹿转瞬消失窗外,眼里噙满泪水,嘴唇颤抖而坚定地吐出”Always”•••

那一刻,我不禁要恨起老校长那该死的理性来。是的,虽然充满不少疑问,哈利从始至终都那么信任邓布利多,甚至通过斯内普的回忆得知真相后,仍能在濒死梦境里那么心平气和地与之对话。因为追求强大魔法和永恒正义,邓布利多在这条路上牺牲了很多,他并不如哈利景仰的那般毫无弱点。面对厄里斯魔镜,他心中永远无法企及的,亦是亲情,是爱。所以在岩洞里,他会沉湎于往日的痛苦回忆难以自拔。

可是,隐忍地爱了一辈子,背负着对莉莉的愧疚日夜啃噬那永不得见光的伤痛,斯内普,你快乐吗?

西弗勒斯,愿你曾被世界温柔相待。


伏地魔对哈利这个“大难不死的男孩”是充满厌恶的,因为,他是有史以来最强大的魔法师,却挫伤在一个小小的婴儿身上。他曾经承认,“那个活下来的男孩,这个传奇是多么的虚伪。我该不该说出13年前那个晚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我该不该说出我到底是怎么失去了力量?是的,我应该。那就是爱•••”可他最终还是败在了这个“爱”字上面——十三年前,莉莉用母爱结成的古老咒语使得伏地魔几近丧命;十三年后,纳西莎出于对儿子的爱,谎称哈利已死,使伏地魔放松警惕——他对十三年前的失败耿耿于怀,却始终不肯面对,最终换来了灰飞烟灭的下场。


他把自己的灵魂分成了七片,孜孜不倦地寻找死亡圣器,妄求得到无上法力和长生不老。可他不知道,爱、信任和勇气,未尝不是无往而不胜的“死亡圣器”。


最后的战役结束了,废墟中的霍格沃茨终于迎来了暌违多时的日光。没有胜利的欢呼,没有死亡的悲戚,孩子们相互倚靠在一起,面容安宁。


再多汹涌的感情终将归于平静,再多鲜活的记忆终将逝于光阴。


而我只是庆幸,在成长的路上,遇见了你。


若干年后,当我隔着波光粼粼的湖水与霍格沃茨宁静相望,那些记忆中的吉光片羽,我一定会想起,曾经,我第一次在九又四分之三站台遇见你。


Thank you Harry.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 Part 2(2011)

又名:哈利波特7:死神的圣物2(港/台)/哈利·波特与死圣(下)/哈7(下)/哈利·波特大结局

上映日期:2011-08-04(中国大陆) / 2011-07-15(美国)片长:130分钟

主演:丹尼尔·雷德克里夫 Daniel Radcliffe/艾玛·沃森 Emma Watson/鲁伯特·格林特 Rupert Grint/海伦娜·邦汉·卡特 Helena Bonham Carter/拉尔夫·费因斯 Ralph Fiennes/艾伦·瑞克曼 Alan Rickman/玛吉·史密斯 Maggie Smith/汤姆·费尔顿 Tom Felton/邦妮·赖特 Bonnie Wright/朱丽·沃特斯 Julie Walters/迈克尔·刚本 Michael Gambon/伊文娜·林奇 Evanna Lynch/多姆纳尔·格利森 Domhnall Gleeson/克蕾曼丝·波西 Clémence Poésy/詹森·艾萨克 Jason Isaacs/海伦·麦克洛瑞 Helen McCrory/马修·刘易斯 Matthew Lewis/梁佩诗 Katie Leung/约翰·赫特 John Hurt/大卫·休里斯 David Thewlis/加里·奥德曼 Gary Oldman/吉姆·布劳德本特 Jim Broadbent/艾玛·汤普森 Emma Thompson/娜塔丽·特纳 Natalia Tena/蒂莫西·斯波 Timothy Spall/大卫·布拉德利 David Bradley/罗彼·考特拉尼 Robbie Coltrane/凯莉·麦克唐纳 Kelly Macdonald/塞伦·希德 Ciarán Hinds

导演:大卫·叶茨 David Yates编剧:斯蒂芬·科洛弗 Steve Kloves/J·K·罗琳 J.K. Rowling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相关影评

gera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