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晨午夜的票没有抢到,只好去看早场10点的。结果一天情绪都很澎湃,措辞不当,请留余地。


哈里波特的现象在现在文化史中是一座丰碑,除了在文学史上成为一部传世经典以外,在电影商业史上开创的franchise模式,绝对可以让全球娱乐产业研究到2020年 ( 利润和附加值也能让投资方花到那时候——全部franchise 不包括这部,仅仅算票房就到20亿美元)。

这周末肯定会诞生一个新的票房奇迹,这个不需说的。阿凡达——小心!

而这个成功的核心,无疑依赖于J K R的的故事。 整个哈利波特的传奇(Mythology)的顶峰高潮,就将在这一季中全部实现——所有的秘密,所有前文的铺垫和哈利波特世界的原委,将如泄洪一样的冲击你心灵的堤坝——我的就在影片中端没到的时候决堤了。

我为了你的观影体验,不会透露任何你已经读道,猜到或者隐约明白的情节要点。我只是在哈利波特这部传奇完满的落下帷幕之时,能够拥有比较充分的理由来分析创作者——主要是JKR 的初衷和意图。这个分析不是理性和客观的,因为我是哈迷,这个传奇中有很多主题思想吸引我,让我感动和鼓舞我的东西. 可能是我的人生中,也有一个Hogwarts, 也有一个dumbledore.

1. JKR 讲了一个 Anti-establishment 的故事

要明确这个传奇其实并不是一个这个时代主流的叙事,这其实在西方属于 Counter-Culture - 即”反主流文化“的叙事。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故事中的价值观,道德评价,主题前提都是符合主流儿童文学规范的反动宣言。

反主流的价值观主要但诞生于六,七十年代的反战时代,年轻人尝试了很多有悖传统道德的解放运动。个人的自由搁在了深潭,永恒的真理和权威被砸烂,西方社会民主主义运动兴起。(很巧合的是,中国也在出于不同动机搞同样的东西)在那个时候西方的,至少是英联邦国家内,宗教生活在,从形式上淡出了普通人的生活,耶稣基督被人看做是保守派的代表,应该退休了。

JKR 生长在这个时代,她反叛了自己的父亲没有学习会计,而是学习了文学,她年纪很早就结了婚生了孩子,马上离了婚。她为了大赦国际工作很久,在那里目睹难民的悲剧给他未来的创作找到了很多题材。

如果你回忆哈利波特的传奇中每个阶段,对已有教条的“反叛”是一个恒久的主题。从第一集开始,JKR设计了哈里的衣食养父母,来代表压迫创造力和自由的权威,之后在Hogwart学校的几次政治斗争中,凡是认知社会等级规范的人物,都是哈里波特攻击的对象,也是JKR攻击的对象。违反教条,破坏规矩,不但是哈里破特优秀的体现,而且是学校校长,老师的道德要求。

这个就是 Anti-establishment. 无论世界的主流要求是什么,你为了寻求真理,必须勇于违反规定,达到自己和朋友们的目的。我就事论事,不是在批评这种主题思想。

和很多“反主流文化”的影片相同( matrix 比如), 故事里面其实借用了很多古老,恒久的故事套路。

但是JKR 因为赋予了这些故事一个JKR独创的情节进展技巧,即不予承认历史先例,而是直接借喻古典叙事。比如扭转情节的物品;

比如铺垫隐瞒人物动机,使用揭开历史中的秘密推动情节;

比如经典的侦探小说套路(从传奇中”哈里为什么活下来“的大悬疑,到每一集中借用人物警告(但是隐瞒背景),心灵相通)等方式增加悬疑,增添整个故事的主题强度,和画卷的广度)

JKR 毕竟学了多年的古典文学,一旦抓住了历史的archtype,作家就可以创造新的东西,并且宣布那是自己的(咒语,社会组织形式,徽章和生物种类)。

其中以咒语是JKR 最独特的故事情节系统——每一个魔法,每一个魔法使用效果,和这个效果之后带来的情节上的后果,是JKR必须让读者信服的。JKR的最核心的成功元素,就是来自于把咒语,和人物心灵的发展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每一个咒语其实代表了整个传奇当中一个未经开垦的道德净土,要通过一个新咒语(或者魔法能力)发生以后,所有人对此的道德评价,从而有目的塑造每个相关人物。

所以学会飞行,学会将别人缴械,变身水;不仅仅是为了视觉的冲击,而是有非常深厚的道德灌输——自由,不杀,欺骗敌人 这些都是JKR赞许的品质。

哈利波特情节关键点的那些魔法更是富含意义: 分类帽(选择vs.能力), Griffindore剑, Patronus Charm,甚至是偷学Snape几乎至Malfoy于死命的魔法,都塑造了哈里这个人物的最终性格。

在这个英雄成长的过程中,凡是尊重,善待哈里一班人的成年魔法师,(或者说纵容他们按照自己选择发展的)都成为了他们的榜样人物,他们的道德评价起到了关键的定性作用——同时作者也让他们都走上了圣人的祭坛——为了最终胜利,他们甘愿牺牲自己。这

终结篇里面的烈士,竟然许久让我们怀疑他的阵营——但是最后他证明了自己的价值观是一个圣人的价值观——对于JKR来说,对”爱“的忠诚,就是最伟大的灵魂。

2. 主题思想不是正与邪的较量,是 真实生命vs.永恒生命

我们很难想象,如果大环境里没有这样一个糟践人命,这么威力巨大,永生不死的敌人, 作为威胁,哈里的成长还会不会这么健康,成为一个五道杠的”反主流英雄“(和Matrix的Neo一样)。

我们能够经历终极篇的感情宣泄,全身心的感受这种情感震撼,完全来自与整个传奇对情节的铺垫。从火焰杯开始,死亡的阴霾就一刻不停的压抑着harry 和他的朋友,朋友的亡故,对未来的恐惧,都是让我们看不到如何在这种状况下,有个任何美满的结局的可能。

死亡永远缠绕在哈里的心头,被杀害的父母,被杀害的成人榜样,还有那么多友善,支持自己的朋友。就是这一切的原因Voldemort。自己的生命永远在危险中,就是因为voldemort复活之后,第一个要干掉就是哈里。

在这种永恒的危机下,哈里所经历的那些温暖,关怀和爱,才显得弥足珍贵——也是哈里使用魔法的力量源泉。对父母的思念,各种年龄朋友的保护,是哈里抵挡心灵控制,最后由弱变强的基石。

和伏地魔通过残害,杀戮,把自己灵魂粉碎成几块寻求永恒不同——哈利波特是 the boy who lived.

这个讲法真的很高明——你愿意成为一个宇宙中独一无二的魔法师,永生不死,还是只是想去经历平凡人生中的情感,友情,爱情,成长,养育后代,包括承受亲人的死亡 —— just living?

我觉得影片遗憾的地方就是在这个故事主题还没有更刻骨的去挖掘,那种复活自己亲人的诱惑,如果更好的刻画,那就更震颤观众的信仰。

但是哈里波特已经非常成功的代表了 living - 从获得了教父天狼星的关爱,得到了Gini的爱,失去亲人,几乎失去友谊,又坚定了友情,我们看到是一个成长中的人,虽然他可以要求成为最伟大,最无敌的魔法师,甚至克服死神的威胁。但是他选择和朋友们在一起,过一个人应有的,自然的生活。

JKR 的价值观就是如此,任何人,无论能力,种族,地位,都值得拥有爱,拥有生活。 如果一个人生活中获得过那些经历和情感,就是一个完美的人生,不在乎你是谁。是否永恒,是否强大,是否能控制别人,都是恶人的想法,他们最可悲。


漏题一句: 去攻克奴役,自卑,和恶的最强武器不是变得更强大——而是用“爱”去套牢敌人。


主题如果浓缩到一句话就是:

Life goes on. But no one lives forever.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 Part 2(2011)

又名:哈利波特7:死神的圣物2(港/台)/哈利·波特与死圣(下)/哈7(下)/哈利·波特大结局

上映日期:2011-08-04(中国大陆) / 2011-07-15(美国)片长:130分钟

主演:丹尼尔·雷德克里夫 / 艾玛·沃森 / 鲁伯特·格林特 / 海伦娜·伯翰·卡特 / 

导演:大卫·叶茨 / 编剧:斯蒂芬·科洛弗 Steve Kloves/J·K·罗琳 J.K. Rowling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相关影评

gera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