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中没有一个完美的偶像:哈利一直崇拜思念的爸爸在学校时也是个傲慢的小魔头;邓布利多年轻时甚至可能错手杀死了自己的妹妹,并一度沉迷于黑魔法。唯一获得不变称赞的是哈利的母亲,莉莉,几乎每个接触过她的人都喜欢她,但她对斯内普也算是有一点残忍吧,后者对她深沉的爱意并没有得到回报。她最终离开了最好的朋友,带着一点背叛的意味,嫁给了那个她曾经骂过“无知而傲慢”的詹姆斯,而后者曾一度以折磨斯内普为乐。罗琳一直试图告诉她的读者们偶像的软弱,偶像之所以会成为偶像,是因为他们也曾经犯错但懂得自省,并最终成长为一个了不起的人。没有天生了不起的人。没有。就连天生被命定以特殊使命的哈利.波特,他几乎每集都有缺点,都有让人烦躁的地方,到第七集的时候,他差点重蹈邓布利多的覆辙,想拥有“死亡圣器”,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正确的道路,真正成长为一个偶像。

《哈利.波特》中没有被轻视的人:纳威,那个一开始愣头愣脑,总是被嘲笑,很笨,总是出错的男孩子,最终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英雄。他不仅在第一集为格兰芬多赢得学院胜利贡献了关键的分数,在第七集决战的最后关头,砍下蛇头的不是罗恩,也不是赫敏,而是他。当哈利.波特把杀死那个重要魂器的任务交给他时,他在最恰当的时机果断地完成了。就连那个从一开始就以反派人物出现的德拉科.马尔福,都在最后关头以不自觉的方式起了关键的特殊作用。相信看过书的人都懂。这是教育年轻人们不轻视自己也不轻视别人,不管是什么样的人,在其有限的世界里都是极其重要的。

《哈利.波特》从不吝于提起死亡:死亡是一种无法改变的东西。没有人在这个漫长的魔法故事中复活,罗琳从不试图给人以假象。即使被复活石唤醒的死人也是不快乐的,最终还是要回到坟墓去。哈利.波特能打败伏地魔是因为他真正接受了“死亡”这件事,慷慨赴死。

《哈利.波特》中还有很多很多的细节:对于种族平等的追求;朋友间的互相谅解与支持;教育最本身的意义在于教出何种人而不是教出何种本领……

好吧,所以,成年人也应该多看看《哈利.波特》,除了它本身故事很好看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很多成年人在青年时期就没受过这样的教育,所以成年之后依然盲从,对死亡没概念……该补补课啦!

…………………………………………………………………………
早晨在家把《哈利.波特7》的书又看了一遍,现在可以耐心等待最后一部《哈利.波特》了!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 Part 2(2011)

又名:哈利波特7:死神的圣物2(港/台)/哈利·波特与死圣(下)/哈7(下)/哈利·波特大结局

上映日期:2011-08-04(中国大陆) / 2011-07-15(美国)片长:130分钟

主演:丹尼尔·雷德克里夫 / 艾玛·沃森 / 鲁伯特·格林特 / 海伦娜·伯翰·卡特 / 

导演:大卫·叶茨 / 编剧:斯蒂芬·科洛弗 Steve Kloves/J·K·罗琳 J.K. Rowling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相关影评

gerald